小胖子又在厚德殿裡待了會,天子依舊沒有理會他,手中抓着一本有些破舊的《孫子兵法》手抄本,認真的翻閱着,小胖子屢次好奇的探過頭來,最終便被不耐煩的天子趕了出來,小胖子也不知道,阿父為什麼遲遲沒有對這些家夥下手,可是他并沒有直接返回東宮,反而是來到了典庭。
找來一位黃門,讓他通知宋典前來東宮,這才返回了東宮,宋典原本正在忙着宮中雜事,聽聞太子有召,立刻放下了手頭上的事情,前往東宮。
當他趕到了東宮的時候,王越親自守在門口,他和氣的與王越拜見,方才走進了東宮,一路走到了大殿,小胖子坐在大殿上,手持一卷書籍,正在認真的閱讀着,這番模樣,像極了天子,宋典心裡一驚,他可沒有想到,原先隻會舞刀弄槍的太子,如今也會老實的看起書來,這顯然是跟天子學習的,宋典知道,每當天子空閑下來的時候,手裡總是捧着書籍,安靜的翻閱。
宋典靜靜的站立在小胖子的身邊,沒有敢出聲驚擾,反正他也習慣了,天子便是如此,他每次召見大臣,總是喜歡讀着書,讓大臣在身邊待上一會,太子翻閱了片刻,擡起頭,好似這才看到了前來的宋典,臉上堆滿了笑容,笑着說道:“宋公來了,請入座。”
“奴婢不敢當殿下尊稱,還望殿下勿要折煞了奴婢!”宋典惶恐的說道。
“哎,宋公公勿憂,你跟随在阿父身邊多時,比之那些大臣,我對你更加親善啊...”
“多謝殿下!”
小胖子又開始與宋典寒暄了起來,聊了許久,小胖子才有些無奈的說道:“我看阿父最愛讀書,我願随之,卻不知阿父讀的都是些什麼書,想必宋公是知曉的,日後阿父所讀之書,能否也抄寫一份,遞送與東宮....”
“這...殿下為何不親自告知與國家?”
“阿父為國事操勞,我豈能因為這些事而勞煩阿父呢?還望宋公相助啊...”
宋典無奈的笑了笑,說道:“殿下,奴婢不識字,不知國家讀了什麼書,若是殿下有意,可自問之...”
“唉,那便算了,宋公,這點小事,我也不想去勞煩阿父..若是宋公公無能為力,也勿要再驚擾了阿父,不必告知他....”聽到宋典委婉的拒絕之後,小胖子也沒有絲毫的憤怒,反而是諒解的說着,也沒有讓宋典離開,熱情的跟他叙話,表達出了相當大的善意。
“奴婢會想想辦法,若是能夠為殿下效勞,奴婢定然令人将書籍送來....”
又閑聊了半個時辰,宋典這才離去,小胖子笑眯眯的送走了他,看着他遠去的背影,眼裡閃爍着莫名的光芒,他令人搬來了坐席,坐在了離大門不遠的地方,安靜的坐着,似乎在等待着什麼,王越也有些搞不懂,有些不解的問道:“太子是在等待什麼?”
“等忠仆...”小胖子笑着回答道。
過了許久,小胖子都準備要起身返回了,忽然間,四五個黃門從外走了進來,手持諸多書籍,看到了小胖子,臉上有些驚愕,又恭恭敬敬的遞了上來,口稱:乃是中黃門宋典派遣而來。
小胖子極為開心的拿了書,哈哈大笑,說道:“謝過宋公公的好意,來人,賞!”
他叫着,身邊随身奴仆走了出來,給這幾人遞了一些錢财,這些小黃門不敢拿,還是小胖子一再逼迫,他們方才拿了錢,連聲道謝,這才離去,小胖子令人将這些書籍搬運到了書房之中,看到他笑的如此開心,王越也是輕輕笑了起來,說道:“原來殿下等的是這些啊...”
“正是如此啊!”
小胖子交代了王越,不要另他人驚擾自己讀書,這才笑着走進了書房,關上了書房的門,小胖子的臉色便立刻陰沉了下來,快速的将這些書籍一本本的翻開,似乎是在尋找着什麼,過了片刻,他從書籍之中拿出了一本略有些殘破的《孫子兵法》,皺着眉頭,咬了咬牙,輕輕的歎息了一聲,将書籍放在了木案上,低聲說道:“宋公公,你是阿父的忠仆,卻不是我的啊...”
東宮裡的事情,天子并不知曉,不過,現在他還是沒有辦法繼續讀書了,一方面,是因為他剛才将自己正在讀的書送到了小胖子那裡,另一方面,則是皇後來了,在他身邊哭哭啼啼的,天子知道,這是為了太子之事,看來自己不僅蒙蔽了百官,就連與自己相處最久的皇後,也一樣如此啊,他歎息了一聲,拉着皇後的手,讓她坐在了自己的身邊。
“皇後啊,你是知道,辯兒出生的時候,朕是有多麼興奮的,甚至,他還未曾出生,朕便召集百官,為他想好了名...朕從未怪罪過他,反而是全力的培養他,他這豎子啊,倒也不笨,隻是,行事從不深思,略有魯莽,好戰好勇,自視甚高,朕若是改變不了他的惡性,就隻能為他減少些日後的阻礙,很多事情,朕不好與你明說,你是個藏不住事的,不過,你不必擔憂....”
天子緩緩的為皇後講解着,擔驚受怕的皇後這才停止了哽咽,天子揉了揉額頭,有些無奈的說道:“可是太後讓你來尋朕的?”
“嗯...陛下還是親自前往宮裡解釋罷,陛下若是再不去,隻怕太後便要手持拐杖,前來毆打陛下了...”
“唉,好,好,朕自會解釋...”天子有些頭疼。
..........
蔡邕坐在書房之中,将關于考核之事一一列在了表格上,對于這些日子以來,天子極為反常的行為,這位老人是心知肚明的,即使他是個治經大成的大儒,可是他畢竟也在廟堂之中待了十幾年,這些事情,他怎麼會看不透呢,天子是想要為太子掃清障礙啊,可惜了這些與自己同朝為官近十年的大臣們啊,他們精明了一生,卻在此時被心中欲望所蒙蔽。
太子根本沒有什麼大過錯,天子怎麼會厭惡他呢?
蔡邕也理解,這些大臣是從心裡不希望另一位公羊派的天子出現,更不希望這樣的事情成為日後的常态,不過,蔡公還是與天子做了一場戲,一場成功的戲,也拉下了不少的同僚,讓他們在天子面前無處遁形,這又能怎麼辦呢?畢竟是自家的女婿,自己若是不相助他,自己的女兒日後要如何自處呢?早在他同意了婚事的那一刻,他便與太子被緊緊的栓在了一起。
一損俱損,一榮俱榮。
不過,這些事情還是要交給天子去辦理的,至于自己嘛,如今要做的,便是相助太子,将考核之事順利完成,可千萬不能出現任何差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