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大唐貞觀第一逍遙王

第二六三章 出鋼了

  “出鐵了。”

  “把模具拿來。”

  就在蘇烈糾結于李慕雲注意力的問題時,不遠處的煉鋼廠,不,或者說煉鋼房更合适一些,從裡面傳出一陣吆喝聲,接着便看到有工人從裡面沖出來,抓起地上用粘土制作好的模具火急火燎的跑了回去。

  王傑被那聲音一叫,也顧不上與李慕雲扯蛋,丢下他與蘇烈也沖了進去。

  工人的習慣叫出鐵,但是王傑他們都是知道,那裡面煉的是鋼,燒出來的東西要比鐵強上不知多少倍。

  畢竟一把普通的鐵刀隻賣不足百文,而一把鋼刀卻要賣到兩貫五左右,這已經不是不是十倍的差距,而是二十或者三十倍的差距。

  ……

  ‘哐’李慕雲提前制作好的模具被人從裡面擡了出來,冒着滾滾的熱氣。

  “這就是你說的破甲箭?”蘇烈遠遠的看了一眼,他知道這東西現在熱的很,所以沒有靠過去,隻是伸出腳,用腳尖指了指。

  “對,一會兒冷卻之後就可以拿出來用了。”李慕雲笑着說道。

  “你不貴得這東西太貴了麼?如果真的用這東西打仗,隻怕沒有幾年大唐就已經打窮了。”蘇烈看着地上正在等待冷卻的模具,決定與李慕雲好好談談。

  “打仗難道不就是在打錢麼?再說破甲箭隻在敵方有護甲的情況下才用,如果對一些草原牧民,隻要弄一些這種箭頭再插上木杆也就行了。”有感于蘇烈的正式,李慕雲總算是正常了一些。

  “為什麼你一定要用這種箭頭,以前的不好麼?”蘇烈皺着眉頭,還是覺得李慕雲有些不可理喻。

  “以前的箭頭是不錯,但是破壞力太小,中箭之後拔出來縫一下也就沒事了,可咱們現在這個是三棱帶倒刺的,中箭之後隻能從另外一頭取出來,而且傷口也要比平頭箭造成的傷口難處理的多。”李慕雲舉着手中的軍刺,對蘇烈解釋着三角型箭頭的實用性,從理論到實際都有。

  蘇烈聚精會神的聽着,驚訝于自己這個妹夫竟然對殺人如此有研究的同時,有些納悶的問道:“你說了這麼多,有意義麼?就你手底下那幾顆蔥,用得着這東西麼?”

  “誰說我要自己用了,我這是留着賣錢的,一枝二文錢。”

  “那你還是自己留着吧,就你這個價錢,十枝箭都夠朝庭正常買一捆了。”蘇烈對李慕雲的報價嗤之以鼻,滿面不屑的說道:“我看你是想錢想瘋了,也不考慮一下實際情況。”

  “實際情況?實際情況就是我拿這個東西頂帳,五年還一百萬貫,誰也沒有規定一定要拿真金白銀。”李慕雲對蘇烈還以顔色,看着他的眼神就像是在看一個土鼈,氣的老蘇吹胡子瞪眼的說道:“你别忘了,你可是在陛下私庫借的錢。”

  “那也隻是二十萬貫!”李慕雲指了指遠處山寨的方向:“還有,我可沒說一定會還陛下錢,陛下那裡說不定我也拿東西頂帳,畢竟我重修太極宮也是要花錢的,總不能讓我白幹。”

  “那按照你的意思,這些錢你都不打算還了?”蘇烈面色有些沉重。

  如果李慕雲真的不打算還錢,萬一李世民追究起來,那可是欺君的大罪,蘇烈絕不會讓這樣的事情發生。

  但李慕雲顯然是另有打算,搖了搖頭說道:“還錢和還東西其實都是一回事兒,隻要陛下滿意,我才不管用什麼方式來還這筆錢。而且,大哥,這件事情裡面水深的很,您還是不要問太多了。”

  李慕雲本來是想要把整件事情對蘇烈說一下的,但後來想想還是算了,畢竟李世民從國庫把錢弄到自己的私庫這種事好說不好聽,如果傳出去對誰都不好。

  蘇烈被李慕雲說的有些猶豫,但最終卻沒有再多說什麼,隻是深深的看了他一眼勸道:“你心裡有數就好,不要忘了,你現在已經不是一個人了,要多考慮考慮以後。”

  “放心吧大哥,我心裡有數。”李慕雲嘿嘿一笑,然後看了看地上放着的模具說道:“時間差不多了,這東西也該涼了,咱們打開看看。”言罷,李慕雲對着不遠處的幾個工人招了招手。

  ……

  破甲箭其實并沒有什麼特殊,看上去與後世那種細鋼筋差不了太多。

  隻不過三棱錐式的箭頭看着便讓人心生寒意,稍微打磨一下之後,寒光閃閃,不用試射蘇烈便知道這東西是殺人的利器。

  “怎麼樣?這東西不錯吧?”李慕雲擺弄着手上的十餘枝全鋼打三棱矢,對蘇烈擠了擠眼睛。

  “哼!”蘇烈哼了一聲,從他手中接過一根:“東西是好東西,隻不過成本太高,并不實用。”

  是的,這東西的确是不實用,大唐眼下還沒有富裕到可以使用全鋼打制的弩矢,也就是說這東西造出來之後一點用處都沒有。

  畢竟這東西不是原子彈,一顆丢出去就能弄死一大片人。

  這東西就算是再厲害,左右也不過就是殺一個人而已,普通的弩矢同樣可以做到,這樣一來全鋼打造的弩矢就成了擺設。

  不過李慕雲顯然有着自己的打算,全鋼弩矢不可用,那就打造箭頭,三棱錐的破壞力絕對不是普通箭矢能夠比拟的,這一點就算是李世民來了也不得不承認。

  而就在此時王傑也興沖沖的跑了過來,懷裡抱着兩塊拳頭大小的鋼錠,一邊跑一邊喊道:“慕雲,這真的是鋼,真的是啊。”

  是的,這當然是鋼,李慕雲無語的看了王傑一眼。

  高爐煉出來的是生鐵,那是因為在高爐中鐵礦石與焦炭中和,裡面含有大量的炭。

  可是平爐不一樣,平爐之中,那些生鐵完全不與燃料接觸,它隻是在火焰的高溫下融化,經過一些源材料的中和,炭成份大量被排除,所以便形成了鋼。

  隻可惜,在大唐并沒有人懂這個,盡管在這個時代有一些作法同樣是的滲炭與脫炭,但大家都是隻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懵懵懂懂的胡亂煉制,最後煉出來的東西有時候好有時候壞,根本就沒有一定的标準。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