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都市言情 七零資本大小姐,掏空祖宅嫁軍少寵瘋了

第141章 懷疑成果真實性

  助理員帶來的文件一共有兩份。

  部長先打開了最上面的文件袋,看到上面的一剎那,臉上的笑止都止不住。

  助理員:「部長,是有什麼喜事嗎?」

  部長敲著文件袋,心中的激動難以言說:

  「培養基的問題解決了!」

  培養基一直是華國現在醫藥行業的痛,葯二廠的這一份報告的培養基,就和進口的培養基有2%的糖分偏差。

  這樣的差距已經算是很小了。

  旁邊的助理員眼眶微紅:「這些年我們受夠了國外技術封鎖的氣,連一個小小的培養基都要看人臉色。」

  「這下好了,我們終於有了自己的核心技術,再也不用低三下四地去求購那些天價的培養基了!」

  部長的心情難以平復:「你去把中科院的院士叫過來!」

  助理員:「好!」

  部長喝了茶壓驚,突然想起,好像還有一份文件。

  想著,他將另一份文件袋拆開,再看清內容的剎那,他一口茶全噴了出來。

  他用袖子粗魯的一抹嘴,抖著手,將文件翻來覆去的看。

  還是——青黴素!

  部長的心跳驟然加速,彷彿被什麼猛然揪住。

  他顫抖著手,再次確認那份文件的內容,眼前赫然是一份關於青黴素提純技術的突破性報告。

  從菌種的疊代篩選,然後再到提純技術,這完全是兩個闆塊的內容,居然合併在了同一個文件中。

  他轉而拿起滬市製藥廠的報告,仔細對比。

  正在這時,幾位頭髮斑白的專家匆匆趕到。

  他們一進門,便察覺到氣氛的不同尋常,對視一眼,加快了腳步。

  部長還沉浸在報告中,絲毫沒注意,幾位專家已經站到了他身旁。

  「……LN-3青黴素菌株的孢子存活率23%,很不錯的數據。」

  部長回過神,直接將手中的滬市製藥廠青黴素提純技術報告遞了過去:「快看看,這是剛送來的!」

  幾位專家接過報告,戴上老花鏡,低頭研讀起來。

  「熱原質聚合物小於0.35%,不錯不錯。」

  他們眼裡全是欣賞,其中一人道:

  「我看這是滬市製藥廠送來的,他們才鑽研兩三年,有這樣的成果很不錯了。」

  部長卻未立刻回應,臉上的神色複雜難辨,像是懷揣著重重心事:

  「付院士,以您的專業眼光來看,青黴素的生產效價達到每毫升單位,這個數值,在我們的現實條件下,真的合理嗎?」

  付院士聞言,鏡片後的眼睛微微眯起,他緩緩搖頭:

  「在國際上,這樣的高效價或許並非不可能,但就我們當前的技術水平而言,恐怕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啊。」

  說著,他輕輕嘆了口氣。

  部長又問:「那我要是說,在我們現有基礎上,發展效能提升98%,結晶純度突破96%,生產周期縮短23%,這樣的數據,有可能嗎?」

  他話音剛落,整個房間氣氛凝重起來。

  這樣的數據比之前說的更離譜。

  付院士的臉色變得異常嚴肅,他緩緩摘下老花鏡:

  「部長,我理解您對這項技術的渴望,但科學容不得半點虛假。這樣的奇迹性提升,除非有顛覆性的技術突破,否則在現實條件下,絕對不可能做到。」

  部長:「你們看看這份報告。」

  他將第二製藥廠的兩份報告輕輕推至付院士面前,紙張邊緣已經被他攥的微微髮捲。

  付院士以為自己看花眼了,伸手摸向鼻樑,才意識到老花鏡還掛在兇前。

  戴上眼鏡,他再次審視起來,眉頭漸漸擰成一團。

  「不可能……這培養基的優化數據,精確到小數點後四位,穩定性甚至超越了國際水平!」

  「還有這青黴素提純報告,效價、純度、生產周期的數據,完全是說謊。」

  另一位院士也覺得不太可能:「我之前可從來沒有聽說過南至市的第二製藥廠。」

  部長看向旁邊的助理員。

  助理員翻了翻手中資料:「第二製藥廠是半年前辦的廠,他們廠申請的青黴素研究項目,立項時間是在……三個月前。」

  三個月前?

  三個月的時間給出這樣的實驗成果,簡直就像個笑話。

  部長的血也冷了,面色發沉:「如果這是造假。第二製藥廠是怎麼說服省軍區後備部,直接把文件遞到我桌上的?」

  助理員額頭冒汗:「我去打電話。」

  部長說:「我親自來。」

  電話那頭一陣忙音後,終於傳來沉穩的聲音。

  部長神色冷峻:

  「我是總後勤衛生部部長。麻煩讓你們後備部部長接電話。」

  片刻沉默,接線員的聲音換成了另一個低沉的男聲。

  部長單刀直入:「你們兩天前送來了一封關於青黴素菌種疊代及工藝優化的報告,這份報告的實驗數據,我們懷疑有造假的嫌疑。」

  說到「造假」二字時,他特意加重了語氣。

  不知道對方說了什麼,部長態度居然緩和了下來:「好,我知道了。」

  掛斷電話後,幾雙眼睛齊齊的盯著他。

  部長說:

  「這個項目的主導人是之前研發出瘟青一號研究員,有一定可信度。」

  「先買票,我派讓幾個專家親自去核查。」

  付院士一怔:「瘟青一號研究員?」

  那不就是時櫻嗎?

  部長:「對,是她。」

  付院士把拳頭攥了緊緊了松:「這次核查讓我去,我也想見識見識這位研究員。」

  旁邊的崔院士有些忍不住了,老付不會真信了吧?

  「如果這數據是真的,我國卡脖子的抗生素問題就能迎刃而解了。但是三個月的時間,實在太短了」

  部長嘆了口氣:「是與不是,等專家看完再說,我們比誰都希望它是真的。」

  這倒是。

  ……

  滬市製藥廠。

  場長辦公室。

  一群研究員急得實在有些上火。

  這已經三四天過去了,衛生部那邊還沒有個信。

  石頭砸下都有水花,再怎麼說,也應該先回一通電話吧。

  廠長也挺疑惑:「是不是我們的文件沒交上去?衛生部還沒收到?」

  「這不可能啊,我們走的是加急通道,而且也是省上送遞的,不可能出差錯。」

  最後廠長拍闆:「打電話問一問吧——」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