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立新朝
李老頭也不知道是高興還是喝多了酒,一張臉更加紅了。
等李滿倉行完了禮,柳大夫便佯怒著打趣他,
「以後春花也是有娘家的人了,你可不許欺負她!」
緊接著,大牛也笑嘻嘻的跟著起鬨,
「對,以後可不準欺負我妹子!」
李滿倉連連保證,說自己必然不負她,又沖何春花挑眉一笑,讓她也跟著紅了臉。
一群人被兩口子之間這點眉眼官司逗的哈哈大笑。
氣氛一下子被這笑聲烘托到了高潮。
樂呵呵的吃過了飯,接下來就是守歲。
李老頭和柳大夫今天著實喝酒喝痛快了,暈暈乎乎就拉起李滿倉兩口子,又開始提起生娃這件事兒來。
話頭一出來,何春花就拿火鉗撥火堆裡正燃燒著的木棍,低著頭當鵪鶉。
李滿倉餘光瞥她一眼,就要開口反駁。
他的理由無非還是那一個,孩子太小,離了大人睡覺會害怕。
所以未等李滿倉蹦出一句完整的話,李老頭已經把他們安排的明明白白。
「大郎已經十歲了,帶著三郎睡覺不成問題。至於三娘,就跟著你娘睡。」
劉氏如今已經懷孕四個月,正是害口的時候,半夜都要吐上兩三回。
而大牛每次倒床就睡,打雷都吵不醒。
趙氏為了方便半夜看顧她,就和她歇在一個屋。
大牛便被趕去跟多寶兩個娃子擠一張床。
李老頭說完,又怕李滿倉兩口子找其他理由搪塞,冷哼一聲,梗著脖子繼續道,
「以前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那是我沒立場去管你們的私事。
如今我可是你們的長輩,自然該過問,難不成你們剛認完親,就要忤逆我?」
二娘也覺得自己爹娘不太一樣,別人爹娘都是睡一個被窩,偏偏他們連對方的房門都不踏入。
要是這樣下去,她什麼時候才能有自己的親妹妹。
所以等何春花兩人被堵的啞口無言的空檔,就趕緊接話了,
「我就跟阿奶睡,我喜歡跟阿奶睡。」
好好的貼心小棉襖,大年三十居然漏風了。
何春花是又好氣又好笑。
而趙氏也似乎是怕兩人陽奉陰違,子時一過,拉起二娘就回了自己屋。
大郎也非常有眼力見的拉著二郎去了他們那屋。
何春花磨磨蹭蹭滅了洞裡的火堆,最後回了房。
屋裡並沒有點燈,但借著皎潔的月光,依然能看得見屋內的情形。
李滿倉已經在床的一側躺下。
見著何春花進來,神色如常的說了句,「娘子,快睡吧」便不再多話。
看著他如此坦蕩的模樣,何春花再扭捏就有些做賊心虛的意思了。
何春花愣了一下,昂首挺兇的沖他點點頭,利利索索脫了外衫,踢下鞋子爬進了被窩。
炕已經提前燒過,被窩裡暖洋洋的。
身邊是李滿倉輕盈平緩的呼吸。
鼻尖傳來他身上若有若無的皂莢味道,跟她身上的一模一樣。
窗外是簌簌的北風,偶爾有冰淩子掉落在地面,發出咔擦的聲響。
不知怎的,何春花並沒有覺得忐忑,反而莫名的心安,躺下沒多久就進入了夢鄉。
一夜好眠。
第二日醒來,李滿倉已經起了床。
看著桌子上的溫水、被子裡捂的暖融融的衣裳、還有擺放整齊的鞋子。
何春花才後知後覺想起來,昨晚不是做夢,她是真的和李滿倉同床共枕了。
然而見到李滿倉,他依然是一副神色自若的模樣,何春花隻好藏起她心中的那點尷尬。
日子一天天過去,山上的積雪逐漸消融,嫩芽從枯黃的草地裡鑽出來,春天又到了。
李老頭早就已經摩拳擦掌,今年他們要多開些荒地出來。
一朵棉花有五六顆籽,今年他們的種子可比去年多好幾倍,所以他們得把這些棉籽都種上。
等到了冬天,每個人就都有棉襖穿了。
得著空子的時候,何春花幾人依然往山裡跑。
采各種野菜和草藥,深山裡各個犄角旮拉基本上都被她們摸了個遍。
李滿倉還帶著何春花成功找到了野蜂蜜,填補了她去年的遺憾。
夏天時,冬小麥剛收割上來,劉氏如願以償生下了一個大胖丫頭,取名叫妮妮。
一家子歡喜的不行,鴨圈裡的鴨子又遭了秧。
這一次李老頭沒有再阻攔,因為春天的時候,趙氏又用鴨蛋孵出了好幾隻小鴨子。
去年養的那些鴨子也正是下蛋的時候,他們現在完全不愁沒有鴨蛋吃。
很快,收苞米紅薯,翻地種麥子,摘棉花。
一群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周而復始,恍如隔世。
與此同時,外面的世界也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安樂王準備多年,又打著清君側的名號,跟隨著眾。
一路勢如破竹,已佔據大曌國半壁江山。
前不久,已在甘州城建新朝,立國號為景,與舊朝分庭抗禮。
人們都說,憑藉這種勢頭,安樂王一統江山指日可待。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天下百姓苦朝廷的苛捐雜稅已久。
不管誰做皇帝,誰能讓他們吃飽飯就認誰。
作為安樂王的封地,俞州自然在新朝的管轄範圍內。
安樂王上位以後,雷厲風行,各種政令一條條頒下來。
與老百姓最息息相關的就是,將滯留在各個州府,城內城外的流民遣送回鄉。
流民聚集,一來會使滋生事端不好管理。
二來,土地都荒廢無主,誰去種地?
自古以來,打仗都講究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在冷兵器時代,打仗拼的就是人和糧。
沒人種地,那誰來給新軍提供糧草?
在深山裡住的何春花等人可不知道如今已經改朝換代。
一年兩季的麥子收下來,她們已經完全解決了溫飽問題。
不用交稅,種多少都是她們的,所以付出多少汗水就能有多少收穫。
但她們心裡依然有些惴惴不安。
也不知道這兵亂還要持續多久,她們手裡的鹽已經隻能支撐到明年開春了。
雖然心裡有些擔憂,但是眼下的日子他們還得過。
所以田裡莊稼都種上以後,大家依然忙自己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