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都市言情 穿到古代深山我靠挖野菜發家緻富

第200章 修溝渠(一)

  一路到了半山腰,就能看見不少女人孩子,拿著鋤頭挎著籃子撲在草叢裡翻找野菜。

  看到此情此景,大貴不由的感嘆一句,

  「春天來了,野菜也多起來了,至少比冬天好熬許多……」

  何春花知道他是在安慰自己,點點頭便接話道:「再等等,日子馬上就要好起來了……」

  等下了山,大貴便把村裡人往曬場那處召集。

  大家都猜到了何春花這回下山要做什麼,各自都放下了手中的活兒,揣著手等在曬場那處。

  前邊到的人已經開始忍不住向何春花確認,「裡正,是不是今兒發工錢啊?」

  何春花笑著點點頭,「是哩,就是發工錢!」

  得到何春花肯定的答覆,村民的臉上都難掩激動之色。

  「太好了,要發工錢了……」

  對於他們來說,幾十文雖然辦不成什麼大事兒,但是積少成多,誰家的錢不是慢慢攢出來的呢?

  不多時,姜德發也過來了,後面跟著他的兩個兒子。

  兩人一起擡了個大木闆,越過人群朝何春花走來。

  見著何春花面露疑惑,姜德發朝她尷尬一笑,拱手解釋道:「裡正,實在對不住,家裡沒有紙筆,委屈你將就一下了……」

  何春花湊過去一看,發現木闆上用炭石密密麻麻寫著人名,以及多少銀錢等字樣。

  何春花一下子明白了,看來這就是「賬本」了。

  此時再看向姜德發,就有些愧疚,忙向他拱手行禮,「姜老,對不住了,是我的疏忽。光想著讓你幫著記賬,卻連筆墨紙硯都忘了備上。」

  姜德發連忙擺手,「這有什麼,那些玩意兒多貴啊,咱們村裡現在什麼情景大家都清楚,能湊合就湊合著用唄,隻要這賬本你能看的明白就行。」

  對於他的包容與理解,何春花十分感激,忙朝他點頭,「看的明白,有您出馬,我自是放心的……」

  說話間,大貴湊上前來,小聲提醒她村裡人都來的差不多了。

  聽了這話,何春花便止了話頭,讓李滿倉把拎著的錢袋子拿出來,開始給大家發工錢。

  村裡人早就看到了李滿倉手上拎著的那個鼓鼓囊囊的錢袋子,各個眼睛都不眨的盯著。

  村裡20多戶人家,每戶60文的工錢,摺合下來也不過是1兩多銀子,可是換成銅闆就是1000多個了,看著確實不少。

  這兩天李滿倉騎馬去了鎮上,買了些他們要用的鹽石和針頭線腦的回來,因此也換了不少銅闆,再加上他們之前家裡還剩了些,所以給村裡人發工錢應當是夠了。

  這一次,不用何春花眼神示意,村裡人自發的安靜下來。

  姜德發清了清嗓子,朗聲喊道:「李長喜,做工兩日,合計60文!」

  聽到叫自己的名字,李長喜紅著眼眶從人群中走出來,雙手接過何春花遞過來的銅闆,彎著腰朝她行禮,「裡正,多謝,多謝……」

  何春花笑著擺擺手,「不謝,這本就是你應得的,快數數有沒有少,離了這裡我可就不認了」

  「不用數,我自是信你的,就算少了我也認!」

  被何春花這樣一打趣,幾年來頭一回往家裡摟錢的那種激動也衝散了許多。

  李長喜將銅闆放進懷裡,又拍了拍兇脯,笑著望向何春花回話。

  第一個領完,後邊的人也陸續收了銅闆,利利索索的放進懷裡揣好。

  20來戶人家的工錢發完,連半個時辰都沒用到。

  村裡人都是對她千恩萬謝,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何春花看著時間還早,又見著村裡人各個都喜氣洋洋,便趁機說起自己另外一個打算,

  「眼下大家地裡的活兒都忙的差不多了,那麼我們便趁著這兩天大家都有空閑,日頭又好天氣暖和,把清淤的事兒做了……」

  這也是她一直掛在心頭的大事,如今總算能說出來,何春花隻覺得一身輕鬆。

  而村裡人確是面面相覷,他們往年都是碰到天幹,地裡的稻子又要灌溉,村裡這才組織人去清理溝中的淤泥,如今這才二月,而且前些日子才下過雨,現在哪裡就用得著做這活兒了?

  李家村依山而建,村民的房屋大多靠著那條出村的黃泥路列成兩排。

  一排靠山,一排靠田。

  一排排切割成方塊的田中間,穿插著一條羊腸小道,道路旁邊是一條一米多寬的小溪,小溪是由村外的河水引過來的分支,最後一直流向村尾的蘆葦盪,最後匯入河裡。

  小溪的另一邊也依次排列了幾畝地,然後就是一小片荒草叢生的樹林,樹林的一邊就是幾乎貫穿整個宜安縣的雎河了。

  因著夏季時常河水上漲,所以靠樹林的那排田地一直都是無主的荒地,誰都不傻,會把種子撒到那個隨時可能被大水淹沒,要顆粒無收的地裡去。

  李家村較好的水田都靠近這條小溪,水稻種植需要大量的活水灌溉。

  而其他離水源較遠些的地,隻能指望著上一塊地灌好了水流出來,分到自家地裡。

  所以,在夏天的時候,人們不僅要天不亮就爬起來扒口子灌水,還要成日裡守在地裡,防止自家田裡的水沒灌好,已經有人從另一邊開了口子把水引出去。

  一到這個時候,幾乎每天都有人因為放水問題吵架。

  要是碰上天幹,為了搶水打的頭破血流的也是屢見不鮮。

  村裡人雖然覺得清淤這事兒確實要做,但是也沒必要現在就開始,於是便試探著問道:「裡正,可是聽說今年要天幹?」

  這是每個人最關心的問題,他們原想著裡正也是去過縣城的,沒準碰到了能掐會算的老道,得著了什麼消息。

  想到這裡,各個臉上方才領工錢的喜悅一掃而空,均是一臉愁容。

  連還不懂事的小娃子都感受到了突如其來的低氣壓,不安的看著何春花。

  何春花笑著搖搖頭,「我又不會求仙問道,哪裡就算的出來這種大事。隻不過我知道一個道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水渠不修好,就算撒再多種子下去都沒用。

  李家村已經幾年沒人居住,水渠也無人打理,不僅裡面淤泥堵塞岸邊更是荒草叢生。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