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農忙時節
王氏瑟縮了一下身子,訕笑道:
「二牛畢竟是跟著我們走的,如今丟了性命,又是因我那不成器的妹妹而起,我們怎麼敢去見你?」
何春花上前半步,木棍直接抵上王氏的額頭,質問道:
「你的意思是,二牛被害你們完全沒有參與?」
「沒有,我們要是害他性命,還敢回清豐縣嗎?」
王氏想都不想的回道,隨後又趕緊補充,「你要是不信,我拿我兩個孩子的性命起誓,若是二牛的死與我們有半點關係,就讓他們流膿生瘡全身潰爛而死!」
都說虎毒不食子,就算王氏再狠心,但是也不會輕而易舉拿自己的孩子開玩笑,看來說的是真的了。
就在這時,胡老大也已經反應過來,連忙問道:
「你們怎麼上來就說要為二牛報仇,是找到他的屍首了還是尋到我妹子的蹤跡了?」
其實,李老頭昨晚已經問過二牛,這裡面確實沒有胡老大兄弟倆什麼手筆。
隻是他擔心這是兄弟倆人躲在暗處使壞,或者將胡春桃藏了起來。
所以這才說要找他們要個說法。
可是如今也明白了,他們並沒有藏匿始作俑者。
李老頭雖然心疼自己兒子遭此大難,但並不是不講道理的人。
兒子是被胡春桃背叛的,是被那些人斷了雙腿,確實跟胡家兄弟沒什麼關係。
所以,胡老大問起,就把二牛的真實情況說了。
胡老大聽完,明顯愣住了,好半晌才試探著問道:
「那……我們能去看看他嗎?
雖說這事兒確實不是因我們而起,但也怪我沒管好自家妹子……爹娘早逝,我也隻忙著討生活顧不上她,才把她養成這種膽大包天的性子……」
李老頭擺擺手,「他現在不想見人,以後再說吧。」
李滿倉和大牛一起給兄弟二人鬆了綁。
大牛將草繩奮力一丟,隨後道:
「你們走吧,以後見了我最好繞道走,咱們這門親戚也就此斷了……」
兄弟二人皆是一臉慘然,說了句對不住,便互相攙扶著往大路上走。
何春花看著他們離去的背影,終是不忍心,朗聲喊道:
「你們妹子要是回來了,就趕緊去報官,可千萬別讓她留在家裡。跟她相好的那男人很可能就是專門幹拐賣人口的勾當的,小心自家孩子也被她擄去了……」
二牛一個鐵骨錚錚的漢子,都被她們摧殘的不成人樣。
更何況是胡春桃一個瘦小的女子。
他們這次能找到二牛完全是運氣好,又加上李滿倉一身的武藝。
所以胡春桃要是能從那夥人手中逃出來幾乎是不可能。
那麼,她要是有一天完好無損的出現在胡家兄弟面前,隻能說明胡春桃為了活命已經加入這種邪惡組織了,這種人已經喪失了人性,從身邊人下手也十分有可能。
何春花此時可不知道,她這句話在不久之後挽救了胡家兄弟一大家子。
這次沈長雲聯合州府摸進這組織在渝州府的一個據點,解救了三十多個被殘害之人,將據點裡的十來個參與者一網打盡。
附帶情況說明的摺子層層遞上去,剛好碰到新君即位。
新君十分震怒,下令全國徹查,隱在黑暗中的這夥人被逼的東奔西走。
半年以後,走投無路的胡春桃找到了自己哥嫂,一番訴苦就讓胡老大軟了心腸。
還好王氏把何春花這番話聽了進去,所以一直防備著她,甚至暗自報了官,捕快來的時候,他們一家子除了王氏,都被胡春桃做的飯菜迷暈了過去,隻差半柱香這人就要得手。
不過,這都是後話了……
事情弄明白了,李老頭心裡那口氣也算吐出來了,左右兒子回來了,他也不用再牽腸掛肚,於是又開始醉心於研究龍骨水車。
大概是老天眷顧,僅僅過了兩天,居然連著下了三天的雨。
這讓村裡人那顆提著的心終於放下了。
此時家裡的房頂已經蓋了瓦,黃師傅在鋪磚之前,讓李滿倉把當初說好的炕給做了。
於是李滿倉就喊了大貴過來學手藝。
作為男人,李滿倉自然知道大貴怎麼想。
他跟霍知雨可謂是郎有情妾有意,如今卻遲遲不去提親,說白了是看著何春花如今蓋了青磚大瓦房,霍知雨的日子也跟著越過越好。
所以就覺得自己那兩間茅草屋有些委屈別人姑娘。
但是光憑他手上的那點銀子想要蓋個青磚瓦房怕是遠遠不夠,就算挖草藥能賣錢那也不是一年之內就能攢夠錢的。
所以李滿倉就想著把這打炕的手藝教給他,左右他家裡還有一個弟弟幫著幹活兒,學了這門手藝,以後跟大牛出去接活兒幹也能掙些錢。
大貴自然是沒什麼好反對的,所以把地翻完就趕緊過來。
此時稻田已經除了草翻過一遍,但是種水稻,還得先灌水進去,然後用木闆將它修平整才行,不過這活兒他已經交給自家弟弟來做。
左右麥種已經撒到育苗地裡,剛長出嫩芽,等栽到水田裡還得七八天,怎麼著也來得及。
於是,等他過來便放下鬥笠開始幫著提泥沙。
見了何春花正在竈台忙活,就忍不住笑著道:「我看啊,這次是老天爺都偏幫著我們李家村……」
何春花十分捧場,擡起頭問他,「這話是從何說起?」
「你是不知道,我昨晚上去溪邊洗澡,發現任家村已經在那頭紮上檔子了,整得我連澡都沒洗成,結果昨天後半夜就開始下雨,我今兒早上特意去看了,那任家村的人已經偷偷把檔子撤了!」
李老頭聽得仰天大笑,「該!還想拿捏我們,沒門兒!」
「定根叔,這下你忙活一個多月做的水車怕是用不上咯!」
李老頭笑著擺手,「用不上才好哩,我巴不得用不上!」
這場雨下過,村裡人的地也都整好了,隻等著秧苗長出來移栽。
何春花便又雇村裡人幫她翻自家的地。
反正人多力量大,要不了兩天的功夫就能把地翻好。
隻是任家村的又把檔子紮了起來,這種做法讓人看的直反胃。
不過何春花早有應對,直接讓人搬來李老頭先前的水車,讓各家的孩子輪番上陣踩水車。
看著各家田裡滿滿當當的泥水,那頭的任裡正氣的鬍子都翹了起來,卻也無可奈何。
何春花家的地修整好,氣溫也升的差不多了,秧苗也長了出來,插秧的日子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