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溪微微一頓,隨即說道:「我自然不會反對了,畢竟喬家人是在為我們做事,就像你所言,下山的路那麼遠,有輛車也方便些。」
她對男人的決定,向來是無條件支持。
「我就猜到你會同意,娘子,告訴你一件事,你絕對想不到。想不想聽?」
陳家旺突然一臉神秘地湊到小溪面前。
「什麼事情啊!能讓你如此高興。說來聽聽。」
「其實也不是啥大事,就是黑娃和喬欣竟然看對了眼,而且喬家父母也十分贊同。」
「啊!真的嗎?」小溪滿臉驚訝,「這也太有意思了吧!原本我還在想,要不撮合一下白芷和黑娃,剛好兩人年歲相仿,如今看來是用不上了。」
她萬萬沒想到,黑娃竟會同喬欣那丫頭產生火花。
陳家旺輕輕點頭,「當然是真的了。仔細想想,其實兩人還挺般配的,就是喬欣的年紀小了點,若想要成親,怕是還得等上兩年。」
「可不是嘛!不過,既然兩人看對了眼,咱也別過問,想必等到時機成熟,黑娃自會過來找我們。」
得知又一個下人,找到了自己喜歡的人,小溪打心眼裡為他感到高興。
陳家旺也跟著點了點頭,又同小溪簡單聊了幾句,便起身去了鋪子。
來福擡手拍了拍三郎的肩頭,「還是三郎厲害啊!這才多久,親事就定下來了。你小子可真有福,找了個好媳婦。」
聽聞此言,三郎別提多開心了,笑得嘴都要咧到耳後根去了。
畢竟他已不是第一個說這番話的人,大家皆誇他運氣好,找了個溫柔賢惠的未婚妻。
就連大壯也跟著連連點頭,「來福大哥說的對,我三郎哥確實有福氣,淩雪姐姐不但長的好看,性格也特別溫柔。」
三郎聽到大壯的話,心裡更美了,淩雪確實比他長得好,如果不是父母雙亡,要帶著幼弟一起出嫁,怕是也不會同意這門親事。
畢竟自己房無一間,地無一壟,要啥沒啥,就連現在的棲身之所也是租的,試問哪家爹娘,會同意女兒嫁給這樣家境的男子。最重要的是,還帶著一個老娘。
也不怪大家都這般說了,畢竟條件擺在那裡,其實就算淩雪不嫁人,也照樣能將弟弟扶養成人,無非是日子緊巴一些罷了。
但一對沒爹沒娘的姐弟,相依為命,哪有那般容易,即使不缺吃少穿,卻總有一些不懷好意之人,打她們的主意。
每每出門辦事,總會遇到鎮上的小混混,被言語上調戲幾句都是輕的,更有甚者,直接伸出爪子動手動腳,如果不是被淩雪隨身攜帶的匕首劃傷,還不肯罷休。
表叔擔心她的安危,勸她放棄一輩子不嫁人,將弟弟獨自撫養長大的想法。
經過多日的思想鬥爭,這才同意嫁人,為自己和弟弟找個依靠,不然,哪裡有他的事。
這個時辰,鋪子裡的食客並不多,隻有三五桌,否則,他們也沒有時間坐在一角,扯閑話了。
「來福大哥也別說我了,你同小蓮姐啥時成親?」姚三郎給客人上完茶回來,輕聲問道。
「我們啊!來年吧!今年是沒希望了。」提起此事,來福不禁有些悶悶不樂。
他也想早日成親,畢竟年紀不小了,老娘也想早點抱孫子,奈何丈母娘覺得,女子成親太早,生孩子容易難產,說啥也不同意,硬生生推到了來年春天。
「你和小蓮姐年紀也不小了,為何要來年呢!如果早點成親,來年這個時候,孩子怕是都生了。」對此,三郎百思不得其解。
「我倒是想早點成親,奈何嶽母不同意,說是小蓮身體單薄,怕太早生孩子,有危險,非要在將養一年……」來福語氣中滿滿的無奈。
「難怪呢!我還納悶呢!你同小蓮姐感情那麼好,為何不成親,原來癥結在這裡啊!不過,張嬸說的不無道理,我們村,曾經就有兩個小媳婦因為還未到及笄之年便嫁人生子,結果生孩子那日難產而死,一屍兩命。
如今回想起那凄厲的叫聲,都覺得瘮得慌,雖然小蓮姐早已過了及笄之年,但身體確實單薄了一些。」
三郎能理解張嬸的想法,畢竟男人已經沒了,如今隻剩一個女兒同她相依為命,若是再有個三長兩短,怕是也活不下去了。
來福輕輕點了點頭,「嗯!當娘的心疼女兒,我理解,所以,隻能在等一年了。」
忽然想起他同小蓮剛好上那陣,嶽母甚至還懷疑過自己,是否因為在桃紅那裡愛而不得,才退而求其次,選擇了她的寶貝女兒,對他不是很滿意。
如今回想起來,不禁想笑,他承認自己對桃紅確實動過心,可在知曉她被劉福所打動,兩人好上之後,便將那還沒來得及說出口的愛,深藏於心,把對方認做了妹妹。
直到桃紅同主家一起搬去新宅伺候,見面的次數屈指可數,他便將其一點點淡忘,再到後來,被小蓮所吸引,兩人自然而然地走到一起。
他的心便被小蓮填滿,再未想起過桃紅,奈何嶽母心中始終過不去這個坎,擔心生孩子太早有危險,不過是身為一個過來人,對自己的考驗罷了。
畢竟小蓮已經十六歲,身體也沒有她老人家所說的那般單薄。但誰讓自己喜歡呢!那就隻能好好表現,期待早日過了嶽母那關。
在官道上忙著招呼客人的桃紅卻不知因為自己的關係,來福同小蓮的喜事,被張嬸一拖再拖。
「桃紅啊!要不,你去那邊歇一會,娘自己招呼。」
劉母看了眼挺著個大肚子,忙著招呼客人的兒媳,滿臉擔憂。
「娘,沒關係的,人家都說懷孕以後,多運動,到時生孩子也快。」
桃紅一臉不以為然,沒有什麼事情比有錢賺,能讓人更快樂了,累點又何妨,睡一覺,第二天便可滿血復活。
「可你這月份已經不小了,娘擔心……」
經過長時間的相處,劉母越發覺得大兒子有眼光,桃紅當真是勤快能幹,每天起早貪黑,來官道擺攤,卻從不喊苦喊累。眼中總是帶著笑意。
老話說的好,外有摟錢的耙子,家有賺錢的匣子,這個兒媳不但勤儉節約,還總是想著如何賺到更多的錢財,來改善家中的生活條件。
若是將來小兒子也能尋個如此能幹的媳婦,她就心滿意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