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我回來了。」院外傳來喬安的喊聲。
「安兒,你咋回來了?可是都種完了?」
喬嬸擡頭望去,就見兒子邁過門檻,風風火火地進了屋。
「嗯!所有活計都幹完了,終於可以喘口氣了。」
喬安抓起桌上的大肚水壺,就往嘴裡灌水。
「你爹他們呢!咋就你一個人?」
喬嬸瞅了眼兒子的身後,卻不見其他人的身影,不禁滿面狐疑。
「東家和我爹他們下山去拉小雞仔了。我便先回來了。」
喬安終於捨得放下水壺,如實說道。
「難怪呢!我說咋不見他們的身影,正好缸裡的水要見底了,你幫娘去挑幾擔回來。」喬嬸瞥了眼水缸,對兒子說道。
喬安是個孝子,即使有點累,不想動,依舊起身,挑著擔子出了家門。
「哎呀!終於忙完了,如今隻等收秋了。」
驢車上的陳長安,望著漸漸遠去的山頭,感嘆道。
陳家旺也跟著點了點頭,「是啊!沒想到一忙就是這麼久,也不知鎮上那邊咋樣?我不在這段時期,小溪定然忙壞了。」
「能不忙嗎?那可是三間鋪子,也就弟妹厲害,若是換成我家你嫂子,哪有那本事,你小子有福氣,娶了個好媳婦。」
雖然自家婆娘也不錯,但終究不及堂弟媳婦那般聰慧,不然,也不至於被自己爹娘欺負多年,還不懂得反抗,如果換成是弟媳,誰也別想好過。
聽到大堂哥的話,陳家旺不禁嘴角微揚,謙虛地說道:「不要這麼說,我覺得嫂子就挺厲害,你瞧,第一次做買賣,就這般好,若是有朝一日,你給她開一間鋪子,照樣能打理的極好。」
心中暗道:那可是我媳婦,能不厲害嗎?簡直就是錦鯉轉世,自從娶了她,日子過得那是一天比一天紅火,用老人的話說,就叫旺夫命。
陳長安苦笑一聲,搖了搖頭,「開鋪子?我這輩子是不敢想了,畢竟家裡就那幾畝田,隻能勉強填飽肚子,你嫂子擺攤也賺不了幾個錢,指望攢夠開鋪子的銀兩,怕是要等到猴年馬月。」
他深知自己和婆娘的頭腦,遠不及堂弟兩口子靈活,開鋪子的事於他而言更是一種奢望,壓根想都不敢想。
「你可不要小瞧小買賣,若是做好了,照樣發家緻富,當初,我們家不也是從幾文錢一斤的滷肉,做起嘛!才一點點有了今天的好日子,慢慢來,說不定哪天發現商機,就賺個盆滿缽滿呢!」
陳家旺輕聲寬慰道,他從不小瞧任何一種小買賣。
聽聞滷肉鋪旁邊那家店的掌櫃,曾經還是個賣油郎呢!將多年攢下的全部積蓄,拿出來買了那間鋪子,你看,如今做吃食生意,不也是風生水起嗎?
「但願借你吉言,如此一來,春生將來也能定門好親事。」
自己隻有這麼一個兒子,唯有他過得好了,孫輩才會跟著享福,幾個女兒也能有個靠山,婆家若是想欺負,也得先掂量掂量。
他這輩子,沒有本事讓妻兒過上好日子,隻願幾個女兒將來能找個通情達理的好婆家,千萬別遇到像爹娘那般不明是非之人。
這一路,黑娃和喬叔幾乎沒有言語,主要是,實在插不上嘴,兄弟倆聊得熱火朝天。
驢車晃晃悠悠,終於來到山腳下,此時正值晌午,家家戶戶都升起了裊裊炊煙,路上幾乎沒啥人,隻有幾個孩子在外面嬉戲打鬧。時不時傳來一陣開心的笑聲。
「家旺,那我就先回去了,你要是有啥活,儘管知會一聲,保證隨叫隨到。」
剛進村沒多遠,陳長安就從驢車上跳了下去。
「好,不過暫時應該是沒啥事了,若是有需要,到時,一定找長安哥。」
不是陳家旺不肯留堂哥吃完飯再回,而是他不幹,非要一同下山。
兄弟二人簡單寒暄幾句,便各奔東西。
「當家的,你咋回來了?可是山上那邊忙完了?」
正在準備午飯的劉氏,看到突然出現的男人,還有些意外。
陳長安輕輕點了點頭,「是啊!這回沒啥事了,明日我便去田裡瞧瞧,有沒有大草,這段日子辛苦你了。」
劉氏忍不住翻了個白眼,心中直犯嘀咕,這個男人啥時也學會心疼媳婦了,莫不是同那寵妻如命的小叔子待久了,受了感染。
以往他雖然顧家,卻從不會說這般體貼的話,心中瞬間泛起一絲甜蜜。
這個榆木腦袋,終於開竅了,真是難得啊!早知如此,以前就應該讓兩人多接觸。
隨即調侃道:「今日這是怎麼了?莫不是在山上吃了蜂蜜,嘴巴竟然這般甜。」
聽聞此言,陳長安有些難為情地撓了撓頭,「那個……謝謝你,這些年,不嫌棄我嘴笨沒本事,還給我生了五個兒女。」
媳婦自打嫁給他以後,就沒過過一天好日子,還要受老娘和大嫂的氣,越想越愧疚,自己這輩子上對得起天,下對得起父母,唯獨對不起陪他一起吃苦,生兒育女的妻子。
劉氏嘴角微揚,笑眯眯地說:「你雖笨嘴拙舌,但勤快能幹,同你在一起過日子,很踏實,哪怕吃了上頓,沒下頓,我也甘之如飴,因為你值得。」
恰在此時,春妮領著二妹妹挎著一個籃子,從外面走了進來,「爹娘,我們回來了。」
「是春妮春燕回來了呀!今日收穫咋樣?」
劉氏擡頭看向出落得愈發好看的大女兒,難怪那個死老太婆背地裡惦記,原來不知不覺中,她的寶貝閨女已經長大了。
「娘,您看我和二妹妹足足采了一籃木耳呢!若是曬乾,怎麼也能賣百八十文吧!」
原來今日家中無事,姐妹倆進山尋木耳去了,運氣還不錯,滿載而歸。
「是嗎?我們春妮春燕可真厲害,你娘我每次去,皆是空手而歸。」
劉氏滿臉喜色,連忙將大女兒手中的籃子,接了過去。
得知兩個女兒進山采了不少木耳,陳長安別提多欣慰了,也湊上前來。
「慧娘,要不,明日我們也隨孩子們一起進山吧!人多力量大,相信定能尋到更多的木耳,到時,賣個好價錢。」
每年秋季,林子裡的腐木上都會生出木耳來,但並非棵棵都有,也是靠運氣的,有那比較幸運之人,一個秋天,就能賺好幾兩銀子呢!
陳長安也想去碰一碰運氣,若真能尋到,就換了銀錢,給幾個孩子每人添件新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