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婆子揉了揉兩個孫女的頭,滿臉憐愛的說道:「樹大分杈,兒大分家,你們的父親也老大不小了,是時候自立門戶了,到時,你們想買啥,便能買啥,再也不用找祖母商量,難道不好嗎?我們雖然分家了,但你們若是想祖母了,隨時可以過來,知道了嗎?」
兩個小丫頭,一個四歲,一個五歲,除了餵奶,皆是孫婆子一手帶大,有著很深的感情,不捨得也實屬正常。
「你們還在磨蹭啥?趕緊給我走。」三郎媳婦上前一步,拽著小丫頭的胳膊,就往外走。
二郎媳婦也一樣,任由小女兒如何掙紮,苦苦哀求,都無濟於事。始終沒有鬆手。
雖說,二郎三郎兩夫妻人品不咋地,但耐不住人家會生,皆是一兒一女。
而大郎兩口子卻接連生了三個兒子,一直想要個女兒,始終未能如願。
這也是孫婆子格外喜歡兩個小孫女的主要原因。
看著兩個兒媳不管不顧地拉扯著孫女,心疼的不行,呵斥道:「你們下手就不能輕一點嗎?那可是你們的親生女兒,哪有你這般當娘的。」
「你要是心疼,大可將這個死丫頭片子留下,自己來撫養,否則,就閉嘴,從今以後更是無權過問。」
此時此刻,三郎媳婦恨透了看似慈眉善目的婆婆,本就重男輕女的她,聽到這番話,乾脆連稱呼也不叫了。
孫婆子雖然喜歡兩個可憐的小孫女,但也清楚,如今已分家,自己同老頭子的身體,一年比一年差,根本無力撫養,即使她有心,老大兩口子也不會同意,畢竟他們還有三個兒子要養,又怎會給弟弟平白無故養孩子。
隻能眼睜睜看著老三媳婦,拽著小丫頭出了院子,隨即重重地嘆了口氣,也不知是在替孫女有那樣一對父母,而感到悲哀,還是為心有餘而力不足,覺得自己無用。
這些年,如果不是自己百般維護,兩個小孫女,還不知要受多少委屈,畢竟老二老三兩口子,皆是把兒子當成眼珠子一樣來疼,卻視女兒如草芥。半點關心也沒有,喂完奶,就往自己屋一扔。
想到兩個孫女離開老宅以後的命運,孫婆子不禁紅了眼角。
「娘,您怎麼還哭了?」大郎媳婦見此情景,連忙拿出帕子,幫忙擦眼淚,「可是捨不得二弟三弟分家,若是如此,那咱就不分了,我這就去把人給叫回來。」
雖然兩個妯娌同自己關係不睦,但婆婆對她還是很不錯的,看到老人家難過,大郎媳婦心中很不是滋味。
「不用,那樣對你和老大不公平,若沒有他們兩家拖累,娘相信你們可以把日子過得更好,老婆子我,隻是有些心疼小滿和小麥,你也知道,二郎三郎兩口子皆重男輕女,離了我的庇護,兩丫頭怕是要吃苦了。」
「終歸是他們自己的孩子,雖然有些偏心,但也不至於往死裡打罵,娘,您不用擔心。」
大郎媳婦就想不明白了,閨女多好啊!多貼心,可兩個妯娌卻整日將「賠錢貨」三個字,掛在嘴邊,若是自己得了兩個那般乖巧的女兒,疼還來不及呢!哪裡捨得打罵。
孫婆子輕輕應了一聲,「你說的對,兒孫自有兒孫福,老婆子我,護得了她們一時,也護不了一世,一切皆是命,你兩個弟妹在不是東西,也不至於,往死裡打小滿和小麥,算了,咱們回屋吧!大郎在外忙了半日,肯定是餓壞了,因為這事,午飯都耽擱了。」
大郎媳婦聽聞此言,便扶著婆婆回了屋。
而已行至半山腰的主僕三人,卻對後續的事情,一無所知。
「老爺,那您還啥時候回村?」喬叔知道女兒喜歡黑娃,但也隻有老爺回村,他才會隨同,不由問了一嘴。
「如果沒啥大事的情況下,我應該不會回村,就那幾畝莊稼,也有二狗哥幫忙收。」陳家旺如實回道。
許久未見妻兒,他回鎮上要好好陪陪小溪和孩子們,然後再去一趟碼頭,還有莊子。
也不知荷塘裡的魚苗如何,上次過去倒是不錯,並沒有遭損,若是全部存活下來,來年必能賣個好價錢。
「哦!」喬叔輕輕應了一聲,心中暗自琢磨,如果老爺不回村,閨女哪有機會同黑娃那孩子相處。不禁有些犯愁。
自從昨日開始,閨女便時不時的嘆氣,他就知道,肯定是因為黑娃和老爺要離開了,這才如此。
「喬叔,您是有啥事嗎?無妨,儘管說便是。」
陳家旺一邊說話,一邊觀察著道路兩旁的林子。
馬上要回鎮上了,若是能獵點野味就好了,不由讓他想起了,當年抓到的那隻狍子,聽聞涮鍋子特別好吃。
可狍子哪有那麼好碰,山上最常見的獵物,也隻有野雞野兔,鵪鶉鷓鴣等小動物。
看來隻能空手而歸了,不過想到自己懷中那塊馬蹄金,心情瞬間好了許多,娘子是個小財迷,若是知曉他撿到了一塊金子,還不定咋高興呢!
喬叔連連擺手,「沒事,就是隨口問問。」
總不能說,不知黑娃啥時還能再來吧!畢竟自家是女方,那多難為情啊!
黑娃聽到喬叔的話,不禁想起昨晚喬欣看他的眼神,滿是不舍。
他已經可以確定,自己對活潑開朗的喬欣動了情,可她才十四歲,還沒有及笄。
這兩日他想了很多,要不,等小姑娘及笄之後,再同老爺和夫人講此事,可又擔心,遲遲不表明心跡,對方會胡思亂想。總之很矛盾。
「我想了一下,驢車就留在山上,日後出行,也方便一些。宋叔,您覺得呢!」
這也是陳家旺深思熟慮後,才做的決定。
原本他沒打算將驢車留下,但考慮到下一次山,至少要走半個多時辰,出行實在不便。
至於日後黑娃去後山砍柴,他已經想好了,宋叔那邊不是有一頭驢,還有一頭牛嗎?回頭就把那頭小毛驢牽來,待到農忙時節,再送回去翻地便是,啥也不耽擱。
再說喬叔,聽到老爺要把驢車留下來,頓時喜不自禁,連連點頭,「那敢情好啊!可若是您將驢車留下來,日後黑娃用啥?」
這幾日他就在想這個問題,若是有事找老爺相商,下趟上,要用幾個時辰,太耽誤功夫了。
要是有輛驢車就好了,當真是想啥來啥,能不高興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