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小溪踏入餃子館時,食客尚不算多,僅有四桌客人,比起傍晚時那座無虛席、人聲鼎沸的喧鬧場面,這會要清凈許多。
以往,這裡總是人聲嘈雜,異常喧鬧,吵得她耳膜生疼。
唯有清晨和剛過晌午時分,鋪子裡的食客才會略少一些。
若是趕上飯點,門外的桌子也會被坐得滿滿當當。
「夫人,您來了?」正在給客人倒茶的夏楓,見小溪進來,立馬放下茶壺,上前打招呼。
小溪輕聲問道:「嗯!怎麼樣?還能適應嗎?」
夏楓是個特別勤快的人,隻要外面不忙,就會回到鋪子裡幫忙。
這幾桌客人點的都是餃子或是家常菜,閑不住的他,便回到屋裡幫忙端茶倒水,或是清掃地面。
對了,如今這鋪子裡可不止賣餃子、炸貨和烤串,還有家常菜。
這事兒的起因,還要從幾日前來的那三位客人說起。
他們聽聞自家店鋪的餃子,味道相當不錯,便慕名而至。
每種餡料的餃子,他們都各點了半斤。品嘗過後,無不讚不絕口。
可他們總覺得隻吃餃子似乎有些單調,便詢問小二能否做些家常菜,他們出來多日,有些思念家鄉母親做的飯食。
三郎不敢貿然應允,畢竟自家鋪子主打就是餃子、烤串、還有油炸食品,便匆匆去了後廚,將此事告知了楊大娘。
楊大娘聽聞此言,立刻來到了大堂,對三人說明,自家鋪子本是不賣炒菜的,隻因沒有廚子。
但自己會做些家常菜。味道雖說比不上酒樓裡的廚子,可也還不錯。若是他們不嫌棄,她可以試著做一下。
幾人一聽,連連點頭,直接報了幾道菜名。
楊大娘一聽,都是些比較常見的菜品,便爽快地答應了。
沒想到,幾人品嘗之後,連連稱讚,說是這味道一點不比酒樓大廚的差,更重要的是,他們竟從中吃出了家的味道。
還問她做菜如此美味,為何鋪子裡不賣炒菜,如此一來,豈不是能多一份進賬?
楊大娘便將此事對小溪講了,她從未想過此事,畢竟大娘廚藝雖佳,但與酒樓大廚相比,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
不過轉念一想,開酒樓成本高昂,競爭力又強,若無真本事,豈能擔當大任?
但自己隻是一間吃食鋪子,主打的就是好吃不貴,既然如此,又何必糾結於廚子的水平呢?畢竟面對的食客群體截然不同。
能去得起酒樓吃飯的人,皆是些家境殷實、非富即貴的達官顯貴,而來她們家鋪子吃飯的人,大都是普通百姓,或是家中做著小本生意的群體。
對於這些人來說,好吃實惠才是關鍵,楊大娘的廚藝雖無法與真正的廚子相媲美,但也相當不錯了,肯定會有人來光顧。
就這樣,兩人一拍即合,便試著在店中的招牌上,寫下了幾道拿手的家常菜。
沒想到一經推出,反響異常熱烈,當天就賣出了好幾道家常菜。自那以後,附近村民皆知,陳記餃子館不僅賣餃子烤串,還增添了家常菜,量足價優,口口相傳,沒過幾日便聲名遠揚,生意愈發紅火。
夏楓聽聞此言,呵呵一笑,「多謝夫人關懷,小的自幼在鄉野間長大,這點活計對小的來說,並不算什麼。」
在背井離鄉之前,他什麼臟活累活都幹過,鋪子裡的活計雖然忙碌了些,但其實並不累,與從前的生活相比,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如此甚好,若是有什麼不明白,或是不會的地方,你就詢問來福和大壯,他們倆來得最早,最熟悉店裡的情況。」
小溪與夏楓寒暄了幾句,便來到了櫃檯前,一眼就瞧見大壯正全神貫注地低頭練字。
那字雖說不上多麼賞心悅目,卻也能讓人看出個大概,對於初學者來說,能寫成這樣已經相當不錯了。
「夫人,您來啦!」
大壯隻覺得眼前忽地一黑,擡頭一看,這才驚覺,不知何時夫人已悄然來到面前,隻怪自己太過於專註於,竟然絲毫沒有察覺。
「練字呢!寫得真不錯啊!比你夏竹姐姐寫得可漂亮多了。」小溪發自內心地誇讚道。
夏竹寫的字那可真是龍飛鳳舞,如果不是她自己指給小溪看,根本就認不出那是何字。
「真的嗎?夏竹姐姐也識字?」大壯滿臉驚愕,臉上的表情彷彿見到了什麼不可思議的事情。
小溪微微點頭,「我覺得還是應該識些字的,所以買了兩本孩童啟蒙的書籍,放在鋪子裡,閑暇的時候,就讓她們學著認字,如今也認得百十來個簡單的了,跟你可沒法比。」
不得不說,大壯在讀書識字方面,簡直是天賦異稟,若是他沒有出生在窮苦人家,說不定還能考個秀才呢。
隻可惜他爹娘身世悲慘,即使拼死拼活地勞作,也隻能勉強糊口,根本沒有多餘的錢財供他讀書。
「可我覺得自己寫的還不夠好,書生寫的字才好看呢!」大壯對讀書人有著一種難以言喻的崇敬之情。
「書生寫的字比你好看,那是因為人家從小就進私塾讀書,你想想人家可是有十幾年的功底,哪是你這個初學者能比得上的?不過,你也別灰心,隻要你堅持不懈地練習,總有一天會超過那些讀書人的。」
大壯聽了這番話,瞬間像打了雞血一樣,鬥志昂揚,「夫人,您說得對,隻要我認真練習,總有一天會追上那些人的。」
他豈敢妄言超越,畢竟那些人皆是飽讀詩書十幾載,而自己不過是自學成才,怕是永遠無法相提並論。
小溪在餃子館,稍作停留,約莫半個時辰,就離開了。
主要是沒有她和相公在,大壯也能將鋪子打理得井井有條,自己在此,反倒顯得有些多餘。
而後,她便去了滷肉鋪,這邊的生意遠不如餃子館那般忙碌,畢竟賣的吃食不一樣。僅有三兩個食客在挑選著滷味。
王虎和李小川詳細且耐心地介紹著各種口味以及價格。
沈浩陽還是像往常一樣,手中捧著一本紙張泛黃的書籍,看得如癡如醉。
這些書皆是他從舊貨市場淘回來的,雖比書肆裡的新書要便宜許多,除了稍顯陳舊,並無其它瑕疵,如此一來,還能節省下不少銀錢。
再過幾個月,媳婦便要生產了,郎中說是個男孩,將來還要娶媳婦置地,用銀子的地方多著呢!他必須得精打細算。
正如那句老話所說:「吃不窮,喝不窮,算計不到才受窮。」
若是大手大腳,老丈人和妻兒豈不是要跟著受苦受累,他好不容易再次擁有了令自己牽腸掛肚的親人,又怎能讓他們吃苦受罪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