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沒有變化快。
張顯離開上京城時同陳公威和劉墉做的作戰計劃,因為敵我雙方态勢變化很大,有些既定的方案已經失效。
張顯當時制定計劃時就有所準備,必定計劃隻是死物,态勢變化是經常的。
所以他在計劃書後面标注;各級指揮官可因勢而變。
作戰計劃;是指揮部達成作戰任務而制定的指導作戰準備、作戰行動的指揮文書。
所以并不是說你非要按着計劃書按部就班去做。
有變化,你就得随機應變。
原本計劃讓黑旗軍打一場漂亮仗,結果這個計劃因為晉陽侯突襲武陵城,結果沒能實現,張顯随即派遣黑旗軍穿插到敵後,黑旗軍也不負衆望,劫了糧草,把秦軍逼入絕境。
谌江北岸看不出有大規模軍隊調動迹象,南岸聯軍卻在緊張的調整着。
武嶽候站在瞭望塔上靜靜地望着南面。
西南風吹動着旌旗獵獵響,兩岸号角鼓聲隐隐傳來,半個多月以前的江水轟鳴聲已經微不可聞。
江面上原本漁帆點點,現在卻是空無一物,就連鳥雀,魚鷹也被這肅殺之氣驚得不敢靠近。
良久武嶽候擡頭看向天空,幾片烏雲遮住了初升不久的太陽,涼風開始肆虐起來。
伴随左右的幾位文士,不由打起冷顫,這才讓他們想起來,這已經是深秋和立冬交界日了,忢月曆十月初了,可是他們還穿着單衣,武将有修為并不太在意,可他們這些文士和普通士兵卻有些受不了寒冷。
“阿嚏、、”
“阿嚏、、、”
噴嚏有着傳染度,有人打起阿嚏,接着便是數聲阿嚏聲。
武嶽候似乎被驚醒,轉過身了皺眉看向幾位文士,也就是那些參謀軍師們。
“侯爺,對不起。”
“啊?哦,下去吧。”
武嶽候不知心裡想着什麼,驚訝了一下,随後揮揮手首先走下瞭望塔。
衆人緊随其後,那幾位謀士捂着嘴巴,強行按耐住繼續打噴嚏,一個個憋得臉通紅,像得了便秘似的。
回到中軍大帳,武嶽候問軍需官,冬季裝備運過來沒有。
“回侯爺話,下一批物質中就有。”
武嶽候皺起眉頭,他揮手将軍需官趕走,下一批糧草物質那還來得了,被人燒了,劫走了。
“傳令、、、”
武嶽候知道不能拖了,必須盡快行動,糧食和物質沒了,現在他還在封鎖着消息,可這事終究是捂不住的,一旦傳開,必定動搖軍心,必須馬上開戰,一旦打起來,将士們就顧不得這些了。
忢月曆十月五日午時,秦國大軍毫無征兆的,突然開始了渡江。
武嶽候果然用的是全面開花戰術。
他的命令就是;每十萬為一軍,以所住地就近渡江,不管你想什麼辦法,隻要渡過谌江,就是首功一件,過江後任其所為,也就是燒殺搶掠各施其能,所得錢糧歸自己所有,三天為限,西路四軍由安西将軍秦平川統領向西殺奔沁陽城,轉道攻取武铎城。
東路四軍由安平将軍陸凱統領,殺向蘇汕國境内,中路七軍由武嶽候自己親帥。
曆朝陽三十萬人馬擊退聯軍,駐守江北待命,西戰區還有二十萬人,武嶽候臨時抽調護軍将軍秦敏統領,佯裝渡江,伺機奪取虞前關。
“此戰隻有前進,後退怯戰者殺無赦!!!”
衆将還有很多疑問,但是看到武嶽候滿臉煞氣,眼露兇光,誰也沒敢提出疑問,領令而去。
至于怎麼渡江,武嶽候不管,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不管你用什麼辦法,死多少人,打過江去是首功,過了江任你所為,也就是放縱了,隻要是向前,沒有什麼約束,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搶來的東西都歸自己。
武嶽候的意圖很明顯,此戰不能中規中矩,以三天為限,放縱軍隊,沒有軍紀約束,三天後給你指令,給你作戰意圖達到的目的。
這也是沒辦法之事,不放縱他們,就沒有動力,就沒有吃喝,如果順利,三天足夠他們搶到足夠自己幾天的吃喝和所需物資。
然後在收攏軍心,執行下步計劃。
武嶽候這是借鑒舞陽候上次的經驗,不過他卻比舞陽候清醒很多,雖然放縱,卻有時間限制,還有後續計劃。
一聲令下後,三百裡谌江熱鬧起來,一百七十來萬大軍湧向谌江。
有很多地方,秦軍早就準備了搭建浮橋的物質,迅速搭建起浮橋,沒有準備的地方,就把帳篷拆掉,用木樁做出木排,反正是能想到的辦法全用上了,是在不行的就幹脆跳進谌江,雖然不善水性,可江水平緩,票也要飄過去。
三百多裡江道,全都是大部分退去盔甲隻帶武器的秦軍。
“侯爺,對面夏軍退走了,這裡面肯定有陰謀,需謹慎啊!”
參軍看着江對面夏軍留下的殘營提醒武嶽候道。
“這不是陰謀,是陽謀,他們是想在我軍過江後立足未穩,予以反擊,哼哼,據密司情報和我觀察,對面之敵也不過十萬之衆,我至于此四倍兵馬,看他如何吃掉我等。”
武嶽候冷哼道。
隻要能過江,武嶽候就用人海戰術淹沒所謂的聯軍。
現在唯一的不确定,那就是他的一百七十萬人馬能不能全部渡過去。
不過武嶽候也沒奢望全部都過去,能過去一半那就勝券在握了。
“秦鐘,你也該出發了。”
“喏。”
“你可不要讓我失望啊。”
“定不負侯爺所望。”
秦鐘是武嶽候親兵統領,武嶽候給了他一個特别任務,出奇兵奪取宜春城和宜陽城。
這兩座城是蘇裡國兩座富饒之城,占據這兩座城,就相當于把聯軍一刀兩斷,南北不能相顧。
不過想要攻取這兩座城也很不容易,因為得渡過谌江不說,還得穿越蘇裡國西部山區,那裡可是沒有路,而且地勢險峻。
但是武嶽候卻又五萬山地軍,他全面開花戰術就是為了掩飾兩路奇兵突襲。
第一路就是秦鐘帶領的五萬山地軍,奇襲宜春城和宜陽城。
另一路,或者說另兩路,那就是沁陽城或者武陵城。
西面這一路,有兩個打算,由秦敏看形勢自己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