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這檔節目被觀衆好奇主要還是來自于博客上的病毒式宣傳再加上聶唯、何炯等一衆明星的推薦,但是第一集播到一半的時候,基本上所有的觀衆都完全被節目的内容所吸引了。
他們很好奇明星參與普通人的工作又會帶來怎麼樣的影響呢?
六位明星,六個不同的工種,造成的影響顯然也各不相同。
像是謝那打工的川菜館,為了增加食客,謝那也是怪招百出,又是打造‘謝那專屬套餐’,又是拉着所有服務員到店門口刷臉攬客。
這種種做法在股嚴重看來就十分的新鮮,是以往的綜藝中從來沒出現過的,很多觀衆恨不得哪家川菜館就開在自家旁邊,說不得自己也能親身享受一番明星的服務呢。
還有像是程坤,在以往的節目中你能看到他給孩子換尿布,給小女生紮頭發的畫面麼?最搞笑的是,以往在大家心目中高冷的程坤,也會因為肚子餓偷幼兒園的香腸吃,結果還被園長發現了,園長訓斥程坤時,程坤那副委屈的模樣,不知道讓多少小女生不由自主露出了笑容。
因為她們忽然發現,原來高冷的男神在私下也是非常接地氣的,他溫柔,也會因為肚子餓偷吃,甚至還調皮的和小朋友玩遊戲時作弊,不知不覺中,原本在觀衆心目中程坤固有的印象就被悄悄打破了,而在他們的心裡,一個新的程坤正随着節目慢慢重塑。
還有馬冬,這家夥長了一張能說會道的嘴,一路上又是調戲節目組,又是調侃其餘的幾位兄弟姐妹,可到了真章的時候又變成了膽小鬼,嘴上逞強,但身體卻很現實,尤其當攝像機給到他那雙不由自主哆嗦的腿一個鏡頭時,真的是讓觀衆覺得太有趣了。
哪怕他已經進入了吊籃,還是止不住的問這個安不安全,節目組有沒有為他上保險,讓觀衆好笑之餘也覺得他這張嘴是真的沒救了,都吓成這樣還是說個不停。
除了這三人,像是被拉到工地去搬磚的陳建洲,又或者被送到澡堂搓澡的尉遲琳佳,當然最慘的還是被送到煤礦的歐弟,幾個人都有獨特的表現,觀衆看着歡樂的同時,也漸漸被他們展露出來的一面所吸引,不知不覺中就給他們打上了各種各樣的标簽。
像是馬冬的碎嘴、膽小鬼,尉遲琳佳的滑頭、懶漢,陳建洲的肌肉男、大力士等等。
這些标簽很快讓這些明星的形象深入觀衆的心裡。
不過這檔節目最精彩的還是讓觀衆感覺到它的真實,這簡直是開了内地綜藝的先河,在現如今訪談、八卦、遊戲類綜藝橫行的年代,這檔綜藝的出現真的是前所未聞,因為它真的是太真實了,完全沒有一絲劇本的痕迹,很多綜藝制作人在看到這檔節目都大呼‘不可思議’。
觀衆們是真真正正在這檔節目中嘗受到了一種名為‘中毒’的感覺。
就像是去年在網絡上引起一陣熱潮的韓國節目X-MAN和情書,這兩檔迥别于内地綜藝的節目抓住了無數華夏網民的心,尤其是情書這種從來沒出現過的明星配對節目,不知道引起多少男女的瘋狂關注。
而如今聶唯推出的《無限挑戰》,無疑也有異曲同工之妙,都帶給了觀衆十足的新鮮感,就仿佛鶴立雞群一般,一下子就在華夏綜藝圈裡冒出了頭。
當第一集播出之後,根本就用不着聶唯再去讓水軍宣傳什麼,凡是看過這一期節目的觀衆,全都紛紛化身自來水,去主動宣傳這一檔綜藝。
當然聶唯也不會就這麼任由熱度溜走,很快他就吩咐後期制作專門給這期節目的幾位主持人截了一些圖,像是歐弟從煤礦中出來時一臉黑,笑着露出一口大白牙的圖畫,一經放出,立刻就成為了當日的網絡最熱圖片。
還有陳建洲的肌肉照,馬冬懸在高空中吓的眼睛緊閉,還有程坤給小女孩紮小辮時認真的模樣,這些圖片出現在網絡後,着實引起了不小的熱潮。
随後在聶唯的指示下,節目組還特意把一些特别搞笑的點截出一段幾分鐘的小視頻,一些本來沒隻是好奇點點看的觀衆,不少都被這幾分鐘的小視頻所吸引,自然而然去找完整版,一方面增加了博客的點擊率,另一方面也為電視台第二天的重播加了一把力。
很快第一期節目的收視率就出來了,1.87的成績對于一檔綜藝來講已經相當不錯了,尤其還是這麼沒有名氣的主持陣容,能有這樣的首播收視率,不得不說已經很不一般了。
而随着細化出來的收視率報表來看,這檔綜藝在前半段一直都維持在1的收視率左右,這些人應該是被宣傳短片和聶唯等明星的宣傳效應吸引來的,而在後半段,這檔綜藝的收視率就徒然上升了一大截,中間歐弟哭着在煤礦裡吃飯的一幕則是達到了1.87的高峰。
而後來的這些觀衆,顯然就是被網上一些邊看電視邊評論的人說的話給吸引過來的,而且這檔節目也成功的把這群人留住了,一直拔高的收視率也證明着節目的吸引力非常強大。
如果說收視率還不能體現出這檔節目的現象級别的話,那麼網絡上超高的讨論度完全能夠證明這檔綜藝節目到底有多火。
節目播出短短一天,原本隻有兩萬多人關注的《無限挑戰》博客,關注人數瞬間增加到了八十萬,而且這種增長的速度還在持續,很有可能在幾個小時後就能突破百萬關注度。
而在《無限挑戰》所發布的幾條最新消息下面,每一條的評論數也都有幾千條,最多的一個消息下面甚至評論數都超過了萬條,裡面的内容絕大部分都是觀衆的贊揚聲,又或是詢問下一期節目的内容等等。
還有一點能證明觀衆熱情的就是第二天重播的收視率,出來後簡直驚掉一堆号稱資深綜藝制作人的眼球。
3.68!!!
重播收視率竟然比首播收視率高出了一倍!!!這是什麼鬼?很多關注這檔節目的綜藝制作人一開始都還被這個數據給弄懵了,不少人第一個想法就是給錯數據了,不過大家再三确認後證明,這并沒有錯,就是3.68!!!
至于原因,這個并不難調查,因為選擇看重播的不光有被網上熱議而吸引的新觀衆,甚至很多有時間的老觀衆也選擇了再看一遍。
如此高的收視率,還僅僅隻是這個節目的第一集,這一下連媒體也坐不住了,紛紛開始報道關于這檔綜藝的新聞。
有的稱這檔綜藝是跨時代的節目。
有的則是覺得這檔綜藝為内地綜藝圈開辟了一條新路,是這條路上的引路者。
還有節目的六位主持人,在媒體的眼中一下子就成了香饽饽,而他們的資料也被媒體和網友們翻了個底朝天。
像是馬冬,就被媒體挖出他竟然是京都電影學院畢業的,還做過湘南衛視和華夏衛視的主持人,甚至還當過春晚的語言類節目的導演之一。
還有馬冬的父親,竟然是大名鼎鼎的馬集老先生,這個消息讓很多人都恍然大悟,怪不得這個小胖子看着很眼熟呢,原來是那位馬集老先生的孩子,這父子倆長得可真像,而馬冬嘴碎的原因似乎也浮現出來了,相聲世家的孩子顯然就比普通人能說回答嘛。
尉遲琳佳也被媒體挖出來他曾經的輝煌經曆,曾經在《挑戰主持人》節目裡獲得了‘九連霸’的成就,而那檔綜藝也借着尉遲琳佳的光,再度被翻了出來,而尉遲琳佳當時精彩的表現也被很多網友做成了集錦,一時間在網絡上廣為流傳。
而陳建洲之前當過職業籃球員的消息也被媒體挖掘出來,大衆們恍然,怪不得這家夥又高又裝,原來已經是職業運動員來着。
不過最讓大家覺得好笑的是,歐弟這家夥的家底被媒體報道後,所有人都傻眼了。
這小子在做綜藝前竟然是偶像組合的一員,在想象歐弟一臉煤灰,哭咧咧的樣子,所有人都是一邊大笑一邊控訴節目組,對我們歐弟實在是太狠了。
當然,很多觀衆随後也會加上一句‘我喜歡’,來表達對節目組‘狠心’的贊賞。
而歐弟做偶像是發表過的專輯一下子也成為了香饽饽,一時間歐弟的前公司忽然發現來了很多内地的訂單,詳細了解過後才明白,原來當初解散後的那個組合裡的歐弟,竟然在内地又走紅了,還帶起了一波老專輯的銷量。
而歐弟當天晚上就接到了來自寶島那邊的電話,本來已經沒聯系的一些關系,此刻也開始紛紛和歐弟再度建立的聯系,這讓歐弟着實體會了一番什麼叫做人氣帶來的現實。
除了讓幾位本來在觀衆眼中無名的主持人漸漸被大衆所了解,還有像是程坤,也通過這檔節目,改變了觀衆對他固有的印象。
第一集節目播出後,女觀衆們對程坤的評價除了‘變得更帥了’之外,最多的就是溫暖這個詞句。
他會小女孩紮頭發,會教小男孩什麼才是真正的男子漢,他可以給小朋友換尿布,也能帶着他們唱兒歌,在小朋友犯錯的時候他又會有耐心的教導他們該如何去改正。
這一切的做法,都讓觀衆在程坤的身上,看到了一個名叫‘好爸爸’的标簽,當年的那件事情一直都為程坤帶來很多負面的困擾,哪怕是幾年過去了,還有網友會念念不忘,但是随着這一期節目播出,這種聲音一下子就小了許多。
網友們對待程坤的态度一下子就變得豁達了不少,程坤不多的粉絲也終于能夠站出來,為這幾年程坤的改變發聲,而大衆接受的程度也高出了很多,雖然依舊還有一些頑固分子認為程坤錯就是一輩子的事兒,但至少很多人已經願意相信程坤是一位有擔當有責任心的男人了。
最先發現這一變化的是程坤的妻子,程坤雖然開了博客,但是他很少會去看評論,這已經成為了他的一個心結,但是這一次程坤的妻子卻主動讓他去看看這些評論。
在妻子的慫恿之下,程坤鼓起勇氣,把目光對準了電腦屏幕。
當一條條鼓勵的評論出現在程坤眼前時,程坤真的有種撥雲見日的感覺,而且他打從心裡真的佩服聶唯,當初聶唯所和他說的一句句話,現在都成功了,這讓程坤對即将開拍的電視劇也越發期待了起來。
謝那也在節目播出的第二天就接到了《快樂大本營》的邀約,讓她再回快樂大本營做主持人,而且這一回不再是臨時代班,而是邀請她成為真正的主持群的一員。
而謝娜最關心的主持費也有了明顯的增長,這一回湘南電視台邀請她主持《快樂大本營》,給出的主持費和另一位固定主持維佳是相同的,這個價格已經是國内一線主持人的價位了,可見湘南台這一次是真的下了決心要抓住這位綜藝圈冉冉升起的新星。
六個人都有了生活上的改變,而六個人集合在一起的主持團隊,也被媒體譽為年度最大的黑馬團隊,幾乎所有的媒體都一緻看好這支主持團隊,認為隻要他們沿着這套路順利的走下去,畢竟會成為華夏最火的主持團。
而這些贊美在節目第二集播出後更是達到了一個巅峰,看這5.56的超高收視率,所有媒體早就把自己能用的贊美全都用在這檔節目和幾位主持人身上了,而随着第三集的預告,聶唯的登場更是讓這個節目的話題性瞬間登頂博客和千百度等網站的熱搜榜首。
一時間,網絡上關于綜藝節目的讨論,絕大部分都是關于《極限挑戰》的,看着這檔節目的收視率,看着它在網絡上的熱度,口碑等等,綜藝圈的這些人都知道,一檔現象級的綜藝在華夏出現了,在《無限挑戰》這檔節目的風暴席卷之下,綜藝圈顯然也将要面臨洗牌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