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朔銘略感意外的是于豪辦的是家宴,而且在一個很不起眼的小飯館裡,除了朔銘之外隻有于豪的老婆孩子。
于豪一兒一女,也算是得意人生了。笑呵呵的接待朔銘。
朔銘把玩具送給于豪的女兒,又把璞玉遞給于豪的老婆,說了些好聽的話。
于豪說:“你看你,來就來吧還帶什麼禮物。”
于豪肯定不會在乎這點東西,但情誼在這。
菜很快上齊,于豪端起酒杯說:“朔銘,過多的話我就不多說了,你可是我們家的恩人。”
“哪裡。”朔銘笑笑:“機緣巧合,這隻能說明我們有緣。”
客氣話說了一籮筐,于豪就開始說朔銘的事,也問了幾句前段時間朔銘被砍是因為什麼。于豪聽完朔銘的話,眉毛一挑:“原來朔銘有這麼大的背景,這倒是讓我有些意外。”
“我可沒什麼背景,無論什麼背景在于哥這裡也不是背景了。”朔銘在于豪面前可不敢裝大尾巴狼。
于豪又問朔銘最近在忙什麼工程,朔銘立即就想到了三甲醫院這件事,試探着問:“于哥,有家京城的醫院要落戶豐城,這事你知道?”
“你說的是那個挺有名的三甲醫院吧?”于豪點點頭:“我倒是聽說一點,不過這是之前的事了。當時我聽說想要落戶明山市,可沒說是豐城。怎麼,你聽到什麼小道消息了?”
朔銘既然要求到于豪,自然要把話說明白,不然肯定得不到于豪的認可。朔銘就說:“我是聽一個領導說的,他說三甲醫院要落戶在豐城,就是南紅關那個位置。”
“那倒是個好位置。”于豪眉頭一下舒展:“我之前還在想,南紅關這麼好的地方為什麼突然沒人理了,原來是因為這個。豐城這個地方地理位置很好,雖然經濟不發達交通卻四通八達。如果三甲醫院落戶豐城那可是大好事。明山市,甚至周邊幾個市都沒有這麼高規格的醫院。現在這個局勢就是這樣,普通醫院沒人,有名的醫院擠破頭。豐城如果開設一個三甲醫院,周圍幾個市的人都會過來看病。”
“這麼誇張?”朔銘覺得這事有些玄,除非是些疑難雜症當地看不了,不然肯定還是會優先選擇當地的醫院。
于豪畢竟見識廣博,對朔銘擺擺手說:“我說的一點不誇張。你想,現在的醫院是什麼,我說他是個工廠也合适,一大堆先進的醫療設備,醫生像看配方一樣看每個人的檢驗報告,根據這些報告開藥就行,除非是比較疑難的症狀。比方說你去檢查身體,醫生看化驗單,告訴你你缺這個缺哪個。缺了就補,多了就開刀切,其實就這麼簡單。”
朔銘雖然還是認可醫術,但于豪說的并不是一點道理沒有,大部分病症去哪家醫院都差不多,關鍵是設備的差異。當然了,于豪說的也太過片面,賀美琦是創傷科的,一個人傷勢如何應該如何醫治這些東西可不是醫療設備能給的。
不過于豪說了一句大實話,普通醫院沒什麼人,大醫院人滿為患,這是事實。如果三甲醫院在豐城,各種牽來看病的人多如牛毛,這些人不吃不喝?這些人就不買點水果看病号?所有一切的消費都能帶動當地經濟的增長。
于豪說:“看來你對三甲醫院感興趣了。”
朔銘點點頭:“那可是大工程,不惦記就不對了。”
于豪笑笑:“這工程你拿不下來。”
于豪的話就像給朔銘判了死刑一樣,說不出的難受,朔銘問:“為什麼?”
“因為你沒有資質,也沒有那麼大的關系。”于豪說:“醫院不是小區,分成很多樓座,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主體工程,你做不了。如果你想做,隻能做哪些配套工程,比如說水路電路。”
說到這于豪呵呵的笑了幾聲,又說:“我隻是個人看法,你背後有人興許可以。”
于豪肯定不會無緣無故的這麼說,朔銘說:“最近手頭上也沒什麼工程了,在家都閑出毛病了。”
“有些事着急是沒什麼用的。”于豪端起酒杯示意朔銘喝點。
于豪的老婆說:“你們怎麼都不吃,就知道喝酒,傷身體不知道嗎?”
于豪對老婆非常好,賠笑兩聲趕緊吃菜。朔銘感同身受,一個男人成不成功與家庭有絕大的關系,一個和睦的家庭能給人營造一個非常健康的心理,隻有待人接物撐得起場面才有可能成功。
吃完飯,說明與于豪兩人喝點茶水閑聊。于豪說:“如果你真想做就要盯着運營。無論做什麼行業都要多看看其他行業,不然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朔銘很不解,心理不禁覺得郁悶,自己的格局相比于豪差的太遠,站的高度不同視角自然不同看問題處理問題的态度也決然不同。
于豪看出朔銘沒明白,就說:“我給你說幾個例子。你去超市肯定買過結賬櫃台旁的口香糖吧?”
朔銘點點頭,這跟工程有什麼關系。于豪說:“我敢說現在口香糖的銷量比以前低了很多。”
朔銘就更不解了,說:“我平時也吃點口香糖,口味沒變,吃着也還行,需要了自然也會買啊。”
于豪笑笑說:“你去超市看看,很多人結賬已經開始用手機了,或者等待結賬的時候都在玩手機。目光不四處看,也就沒注意邊上有什麼商品,這樣銷量能不下降?”
朔銘恍然,的确,現在排隊過程中一大半人手裡拿着手機按來按去,要不就是翻看什麼感興趣的東西又或者玩手機遊戲。
于豪又說:“我再比方說,方便面,銷量肯定下降了。”
朔銘知道于豪肯定有自己的一套理論,沒問,就這麼靜靜的聽着。于豪說:“比方說你自己在家,一個人懶得做飯。你會怎麼做?”
“點個外賣不就好了,一會送家裡來。”朔銘說。
“幾年前可沒有外賣,那時候你會怎麼選擇?”于豪問了一句,呵呵笑幾聲喝口茶水。
朔銘頓時恍然,仿佛一個大師對你說了什麼禅理一瞬間明悟了。以前沒有外賣或者沒這麼普及的時候,朔銘家裡常備方便面的,餓了又懶得動隻能下包泡面吃,沒什麼營養口味也單一。朔銘已經很久沒有買過方便面了,因為隻要想吃什麼手機上點一點就能送到家,而且也多花不幾個錢。
于豪知道朔銘已經明白了,對朔銘說:“你現在做工程也賺錢,可你要想到你的将來,如果有一天你不做工程了你會做什麼?”
朔銘一時不知道該說什麼,回想一下自己似乎隻會做工程,如果沒工程可做,或者說自己的人際關系全都沒了,朔銘沒有一技之長恐怕要餓肚子。
朔銘會的東西不少,做預算看圖紙以及現場操作與管理,但朔銘有一條不達标,建築企業不會用他這種人,朔銘不是科班出身,沒有證。
是啊,如果自己做不了包工頭了能做點什麼,做個小販去夜市賣燒烤?想想自己朔銘突然覺得什麼也不會。
朔銘說:“于哥的意思是我現在就要考慮以後是不是換行業,是嗎?”
于豪一直在點撥朔銘,老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于豪是要給朔銘開闊一下眼界。
“也不是這個意思。”于豪說:“比方說這個三甲醫院,主體工程做不了你可以想配套工程,如果配套工程你還拿不下來那你就要想其他門路,比如說日後醫院運營哪些東西需要外聘或者外包。比方說一個醫院的食堂,比方說醫院裡的商超,再比方說你能不能代理什麼藥品,以後可以直供醫院。”
“對啊,這些都是門路,我怎麼就想不到。”朔銘笑起來,這些東西不需要你會什麼技能,隻要你不笨又有門路就行了,朔銘最擅長什麼,不是看圖紙,不是監管工地,而是為人處世與人打交道。用句銷售的話說是銷售員銷售的第一件商品是自己,隻有把自己成功的推銷出去才能賣出想要成單的商品。
與于豪吃完飯,朔銘覺得上次沒要于豪的好處是正确的,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朔銘是應該琢磨琢磨其他掙錢的營生。
于豪客氣的問說明用不用安排車把他送回去,朔銘擺手拒絕,目送于豪離開。
于豪的老婆上車之後對于豪說:“你今天是不是說的有點多了,你知道人家願不願意聽你啰嗦。”
“他願意聽。”于豪笑着說:“朔銘有點悟性,而且也有關系,将來肯定會越做越大,到時候想起我這番話肯定會深有感觸的。”
“你的經驗不代表是别人的,幾句話就能改變一個人?”于豪的老婆不認可。而于豪卻不再說,笑着摟着自己的寶貝女兒。
朔銘站在飯店門外想了很久,這段話或許對他以後的選擇有非常直接的影響。
于豪說的很對,三甲醫院的主體工程自己不要想了,那是一份大工程,資質倒是其次,主要是朔銘沒有管理這麼大工程的經驗,而且也沒有那麼多錢墊資。之前沒考慮這一點,光想着拿工程賺錢。或許有一天朔銘還真有可能在醫院裡承包食堂。
今天第十更求月票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