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娛樂宗師

第494章 節目變動

娛樂宗師 猩猩崛起 2363 2024-01-31 01:09

  “經慎重決定,10月1号将震撼開播的《海峽兩岸心連心》欄目修改為《記住鄉愁》,不過新的一期并不會改變播放時間,但是内容會改變,具體的内容請随時關注官方微.博與微信。”

  京城電視台文藝頻道的這麼一條微.博讓業界有些嘩然。

  “怎麼回事?這,這京城電視台文藝頻道說好的要播放新節目竟然突然變卦了?”

  “是啊,開播前改名字了竟然?這,這是要作死不成?”

  “不清楚,但是韓子琪一直以來都是相當的穩重,這一次要搞什麼呢?”

  “我也不清楚,這好像是突然改變的吧,昨天晚上我和京城電視台的人吃飯時好像還沒有說這件事情?”

  ……

  一時間很多人是紛紛讨論,業界可以說是有些震動與嘩然,甚至很多人覺得本來京城電視台文藝頻道就特麼快死了,還這麼作?

  難道是嫌死的不夠快嗎?

  關于這件事情一些電視台也是想知道怎麼回事?

  可是京城電視台文藝頻道好像是被下了封口令一般,竟然都不知道。

  這件事情也是讓一些電視台的人搖頭哭笑。

  “這搞什麼?莫非還想玩什麼36計不成?”

  “是啊,我也是有些跪了,完全不理解這到底在搞什麼鬼?”

  ……

  面對着兄弟頻道與兄弟衛視的議論紛紛,韓子琪卻是笑了起來,現在網上的讨論度不夠,既然這樣那麼先讓其它衛視讨論起來再說。

  這一次對于這檔欄目既然已經下定決心要制作了,他自然需要精益求精。

  對于10月1号的第一期,自然不可能再僅僅按照原來的計劃了。

  所以他讓趙亮臨時把國内的幾大文人全都邀請了過來,這第一期就當是科普了,至于《記住鄉愁》的團隊也是在緊密的敲定着,這一次他們電視台的攝像牛人全都請來了。

  時間緊迫,韓子琪甚至讓趙亮連夜飛往台灣,對于這《記住鄉愁》前兩期可以說至關重要,因此無論如何都得需要林塵給一點意見。

  網上的熱度差不多的時候,微.博名已經改成了‘記住鄉愁’的官微也是開始宣傳了起來――――

  《記住鄉愁》接下來将會震撼開播,那些曾被世代傳承的家規祖訓将會第一次出現在熒幕上,你的家鄉是否也有片中呈現的那些鄉愁故事?有沒有讓你終生銘記的家規祖訓?如‘自強不息’、慎獨修身‘?如果有,那麼說說你家世代傳承的處事良言,回憶一下那些不該被遺忘的鄉愁情懷?

  ……

  不得不說,這條微.博反倒是讓很多人熱鬧了起來,而且不少的人也是紛紛的轉發微.博并且讨論了起來。

  你好朱先生:“好吧,我先說,我們家是甘心一個小鄉村裡,我們村裡的祖訓是‘忠’,戰時,我們把“忠”用于衛國;和時,我們把“忠”移于建設。我們族譜上明初時我們朱氏祖先立下赫赫戰功,所以我們後人便把“忠勇傳家”作為家規祖訓寫進了族譜”

  合歡:“好吧,我也來一句,在我們村裡邊,一直都是把‘積善成德”當成我們的家規,這些年看着網上的各種冷漠,可是我想說的是在我們村裡卻是路不拾遺,夜不閉戶。”

  天野銀次:“以前聽得這節目是什麼所謂的訪談我是沒啥意思,可是現在看得竟然要拍攝紀錄片我不得不說必須果斷支持一下,希望這檔欄目可以拍攝的好一些。”

  ……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讨論自己那邊的風俗習慣,這也是讓網上不少的人都給漲姿勢了,要知道大家從來沒有想到竟然特麼的在現在還有這些祖訓嗎?

  而在讨論之中,《記住鄉愁》的話題度竟然稍稍的多了起來。

  就在這個時候,‘記住鄉愁’官微把《鄉愁》這首詩也直接給傳了上去。

  這首詩的火爆程度不異于一顆炸彈!

  “這,這首詩寫的太好了有木有?”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裡頭,聽着這首詩哭成狗了,想起了自己的母親。”

  “這,這首詩應該是台灣人寫的吧,真的是聽着感覺到傷感不已。”

  “誰說不是呢,《鄉愁》這首詩簡直太應景了。”

  ……

  不僅僅網友們推崇,這個時候中國作協的一些人也是紛紛的表示這首詩寫的太有感情了。

  中國作協副會長馮老則道:“很想知道這首詩是台灣的哪位同胞寫的,這首詩側重寫個人在大陸的經曆,那年少時的一枚郵票,那青年時的一張船票,甚至那未來的一方墳墓,都寄寓了詩人的也是萬千海外遊子的綿長鄉關之思,而這一切在詩的結尾升華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這讓我想起來我從小玩到大的夥伴,他臨死都沒能回到我們大陸,現在台灣和大陸的隔閡越來越小了,這真的是好事,可是依舊有一些台灣的激進黨卻是故意的在阻擾統一,我想說的是這樣的人就是人民的敵人。”

  馮老,在整個華夏都是有極高的身份與地位,甚至這些年他已經不再過理作協的事情,已經處于退休的情況了,可是誰也沒有想到一首《鄉愁》卻是讓馮老發生。

  這時,宋老也是發聲道:“這首《鄉愁》恐怕隻有台灣那些思念着内地的人深有感觸,不提他的文學價值,我隻想說的是很期待《記住鄉愁》這檔欄目可以辦的更好一些。”

  兩位在文壇有着舉足輕重的老人紛紛發聲,更是讓大多數的人紛紛的跳出來力挺支持。

  同時,更多的人則在好奇,這首詩到底是誰寫的?

  從字裡行間都是台灣的人寫的,所以很多在在想着這首墳場應該是台灣的一些文人寫的。

  而且這應該不是年輕的文人,應該是上了歲數的詩人寫的。

  那麼是誰呢?

  另外,台灣的臉書上某個ID也是看到了這句詩同時寫了出來,然後道:“這首詩哭成了狗,你們呢?”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