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李缙起的比昨天略晚一些,待洗漱完畢,他騎馬又去了十裡坡。
由于時間拿捏的剛剛好,所以在去十裡坡的途中,李缙遇到了一些在昨天已然過了詩關,與他同是前去參加今天比賽,要闖詞關的參賽選手,這些參賽選手有安陸本地學子,也有外地學子,那些外地學子都住在城内或近郊的一些客棧裡,那些外地喜愛文學,或是喜歡湊熱鬧,專程來看比賽和詩作的百姓也一樣,也都住在了安陸州,以至于現在州城内外大大小小的客棧都住滿了人,早已是客滿為患了。
這些參賽選手,不管是本地學子,還是外地學子,李缙昨日都與他們見過面,但卻不熟,連話都沒說過,所以他也沒有主動跟那些人打招呼,要是打了招呼,人家不理他,那他不是自找尴尬嗎。
因此他就裝作沒看見那些人,悶頭趕起了自己的路,待不疾不徐地乘馬來到十裡坡,他沒有再去閑逛,而是直接去了參賽選手候場時所待的那間極大的木屋。
這時候餘茂林已然到了,他一看見李缙,立刻就丢下他的那幫朋友,向李缙走了過來,随後和李缙聊在了一起。
雖然餘茂林也是商人子弟,是一個标準的富二代,可是他卻沒有一些富二代慣有的一個通病,那就是狂妄,相反他為人很謙卑,另外心兇也極為寬闊,不會嫉賢妒能,所以李缙對他的觀感還不錯,已經把他當成自己的一個朋友了。
李缙與餘茂林說了會兒話,在快要到辰時的時候,就去找自己的座位了,今天屋子裡的桌椅明顯少了不少,這桌椅一少,座位自然就好找了許多,他沒費多大工夫就找到了自己的座位,而後在他坐下以後,緊接着就開始點卯查點到賽人數了。
昨天實際到賽參與詩關闖關的人數是318人,闖關結束之後,一共淘汰了103人,過關的人數有215人,今天實際到賽的人數正好是215人,無一人缺賽。
點完了卯,清點過人數,還是老一套,有幾位官員又來說了一通話,勉勵了李缙他們這些獲勝者一番,要他們戒驕戒躁、再接再厲、再攀高峰、續寫輝煌……然後這幾位官員就閃人了,跟着在賽台之上,有專人做過開場之後,李缙他們這些參賽選手就排着隊上台了。
昨天下了一夜的雪,到清晨天才放晴,雖然雪下的不大,可也積了厚厚的一層,但在賽台上卻看不到半點積雪,隻能看到一些水漬,因為賽台上有許多炭盆,溫度比較高,積雪都融掉了。
等所有參賽選手都上了台,各就各位之後,州衙禮房的那位禮書大人,随後就來到了台前,他和昨天一樣,二話沒說,直接就報出了第二關的題目……
這第二關詞關的題目,也隻有一個字,那就是“雪”,而應對的時間,則由兩個時辰變為了三個時辰。
李缙早上在來的路上還在想,這昨天下了一場雪,今天這詞關,出題之人會不會為了應景,就把這題目給改成雪了呢?為此他還在腦中搜刮出一首跟雪沾邊的詞,并加以修改了一番。
哪成想,還真讓他給猜着了,這題目還真的就是雪,所以他之前在腦中修改的那首詞就派上用場了。
李缙在聽到題目之後,想也沒想,直接就把那首詞寫在了紙上,那首詞是後世一位偉人所作的一首雄健、大氣的詞作,名字叫《沁園春?雪》,不過經過他的修改,那首詞已經有些不倫不類了,但依舊很大氣,并且有點大氣得過了頭了!
他修改後的《沁園春?雪》,全文如下: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望長城内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銀裝素裹,分外灑潇。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文豪競折腰。惜李白杜甫,略輸文采;陸遊蘇轼,稍遜風騷。一代才女,李家清照,隻識婉約胡亂飙。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寫完了這首詞,按照慣例,李缙又檢查了一遍‘錯别字’,接着他就搖鈴了。
李缙是第一個搖鈴交卷的參賽選手,但卻不是第一個應對完畢的參賽選手,在他之前,已然有人把詞寫好了,還不止一人,可是他們誰也沒搖鈴,要是搖鈴交了卷,他們很快就得下台了,他們不想那麼快下台,他們還想在台上多呆會兒呢,因為這是一個很難得的露臉機會,所以他們都裝模作樣地去附近的炭盆旁烤火了,這是一種很含蓄的炫耀,意思是在說,我已然應對完了,我就是這麼快,就是這麼才華橫溢,就是這麼……總之就是很牛B的意思吧。
而事實上呢,他們的确也很牛B,沒點水平,誰敢來參加詩文大會啊,那不靜等着出醜啊!所以偌大一個地區,總共才有幾百人報名參賽,這人數已然算是極少了,而凡是報名參賽的人,每個人都有兩把刷子,隻是水平高低,略有不同罷了。
李缙搖鈴之後,評審就朝他這邊走了過來,這回不是三個評審了,而是變成了五個,因為昨天刷下去了一批人,用不到那麼多組評審了,所以五組評審合并成了三組,每一組多了兩個評審。
等評審來到近前,早已站了起來的李缙,畢恭畢敬地把他寫好的詞呈了上去。
那五位評審,走在最前面,為首的那位評審,也就是評審A,接過他呈上來的詞,展開看了看,看完之後沒作聲,把詞遞給了評審B,評審B看過之後,也沒說話,把詞又遞給了評審C……
待B、C、D、E四位評審都一一看過李缙所作的詞之後,評審A才開口:“你們認為如何啊?”
最後看完這首詞,手中還拿着紙張的評審E說:“這‘沁園春’是常見的詞牌,雙調,共一百一十四字,上片十三句,四平韻,下片十二句,五平韻,都是一韻到底,前半阕四五句、六七句、八九句,後半阕三四句、五六句、七八句,均要求對仗,四個五字句,都是上一下四句法,此調大概的格律是,前阕起首三句均四字,上兩句句法相同,俱為仄仄平平………………後阕起首二句協韻,俱平聲………………前阕後九句與後阕後九句字數與平仄相同,而此子所填的這首詞,前阕還算合格律,可是後阙就極為不合格律了,尤其是在那些人名之處,像是胡亂改動過一般,所以我認為這首詞差強人意,馬馬虎虎,隻能算是還湊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