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折子戲,是指從有頭有尾的全本傳奇劇目中,摘選出來的出目,它隻是全劇中相對獨立的一些片斷,在這些片斷裡,場面精彩,唱做俱佳,因此折子戲脫穎而出,成為了觀衆愛看的精品,這是戲劇表演藝術強勁發展的結果,又是時間與舞台淘洗的必然。
那個中青年男子唱的就是一出折子戲中的一小段唱段,傳奇劇目有衆多的地方聲腔,也就是演唱的風格基調,流傳最廣的是昆山腔和弋陽腔,昆山腔較為委婉細膩,悅耳動聽,且字正腔純,通常有管弦樂器伴奏,弋陽腔是地方化聲腔,與各地語言有緊密聯系,僅以鑼鼓為節奏,但不管是昆山腔,還是弋陽腔,戲曲角色的分行都十分細緻,早先分為十多行,即‘生、旦、淨、末、醜、外、貼’神馬的,後來才歸并為‘生旦淨醜’四行,生,指的是男性角色,那個中青年男子演繹的就是生,用的聲腔是昆山腔,相對深沉,像是須生,也就是老生。
其實昆山腔就是後世的昆曲,李缙不能說沒聽過昆曲,但認識絕對談不上深,他隻是猜測那個中青年男子演繹的是老生,至于唱的怎麼樣,他就不好評說了,因為他是外行,不過他多少也能聽出點門道來,從那個中青年男子的換氣等演唱技巧,他判斷其多半不是一個專業的戲曲演員,頂多也就是一個稍微高階的戲曲發燒友,仗着會幾出戲,便參加比賽來了,因此他有了定奪,這回他要給一個‘否’。
事實上就算那個中青年男子是一個專業的戲曲演員,技藝高絕,唱的分外的好,李缙也會給一個‘否’,因為他精專的是戲曲,什麼雜技、魔術,倒是可以與歌舞摻雜在一起同場演出,可是戲曲好像就有些格格不入了。
李缙說是要尋覓各路達人,挖掘各種藝術形式,活躍京中的文化氣氛,豐富人們的文化生活,可其實他張羅舉辦這次選秀活動,目的卻是為了踅摸藝人,充實他要開設的歌舞團,既然戲曲格格不入,與歌舞團的表演範疇不符,那唱戲的人他自然也不會招收了,不招收就沒有必要讓其晉級。
當然了,這還是與人有關,要是這唱戲的人,是個絕色美女,就算唱的一般,李缙沒準也會給‘過’,讓其積累一些人氣,簽下來另作他用,反之人不行,他肯定是要給‘否’的,比如說台上這個中青年男子,歲數就有些大了,若其是小鮮肉,長得十分俊逸,能讨女子的喜歡,他指定會給‘過’,然後找人去與其商談,看有沒有簽約的可能,要是沒可能的話,再将其刷掉,名次他要留給那些能與他簽約的人,比賽哪有公平的啊,都有黑幕,他也要搞黑幕,搞暗箱操作。
三幾分鐘過後,等那個中青年男子表演完,李缙機械式地重複之前的話語說:“請評審舉牌。”
在說話的同時,李缙先把牌子舉了起來,跟着向其他評審看去,隻見有兩個‘過’,四個‘否’,不算他的‘否’,也是淘汰,便對那中青年男子說:“十分抱歉,你被淘汰了,請下台去吧。”
那個中青年男子看到一共有五個‘否’,心裡有些不服,因為他自我感覺唱的還不錯,所以沒動地方,請求說:“大人,我想留在台上聽下點評,知道哪裡不好,我才能改進,還望大人能應允。”
What,還要聽點評,我有說讓評審點評了嗎,要是挨個點評,得花多少時間啊!
李缙立馬就想拒絕,這個頭不能開,要是開了這個頭,豈不是哪個參賽選手都能要求評審點評了,到時候你要是不點評,反而會落下不是。
可就在這個當口,李缙隔壁的隔壁,坐在楊慎另一側的黃娥,拿起楊慎方才擱置在桌上的話筒,開口說話了:“我來說一下吧。”
暈,沒想到這個黃娥還挺愛出風頭的,是就這個個性,還是在家裡憋的啊!
李缙也不好阻止,總不能不讓評審說話吧,他唯有洗耳恭聽。
黃娥點評說:“我給的是‘否’,我為什麼不給你‘過’,會給你‘否’呢,因為你唱的不好,就這麼簡單。”
哇,這個點評霸氣啊,不錯,簡短點好,也不用說什麼原因,你愛服不服!
李缙還以為黃娥說完了呢,可沒想到卻隻是剛開了個頭。
黃娥接着又說:“哪裡不好呢,一是氣弱,即氣息不足,發出的聲音單薄無力,另外氣也有些濁,氣息渾濁,發出的聲音則滞澀不勻。”
“二是闆不準,慢闆難于緊,快闆難于穩,散闆難于準,你剛剛唱的是慢闆,犯了拖延的毛病,要唱得緊湊些才好。”
“三是沒有注意唱句的連貫和語氣的表達,戲念要像唱,唱要像念,連貫要自然,表達要明确。”
“四是情假,戲講究的是字清、情真,你的咬字倒是較為清晰,能在口中找到發聲的部位和着力之處,但腔不能傳情,沒有唱出動人的韻,醉人的音,所謂戲假情真,你沒有表達出這個情,你隻是唱,沒有情,若是換作有研究、有功夫的人,一樣的唱詞,能唱得既動聽又感人,因為他們可以把戲中人物的喜、怒、哀、樂,參蘊在唱腔旋律之中,做到悠揚婉轉,冷熱鮮明,冷時低回哀怨,融神之處,毛骨蕭然六月寒,熱時慷慨激昂,直入青雲,多少悲歡感煞人。”
“而想要做到有情,就必須要熟悉整出戲,對裡邊的人物有所了解,仔細審視人物的每一句唱詞,分清賓主,找出梁柱,着重要點,行腔時開腔要審,行腔要領,闆調要準,不漂不浮,準中見穩,因為調準便不黃,闆準便不頂,字準無訛音,腔準便不涼,隻有做到審、領、準、穩,唱腔才會有韻,有韻也就有情了,才會動聽感人,可是你全都沒有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