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改寫唐朝曆史

第一百六十六章 為官之道

改寫唐朝曆史 瀚海陽光 2429 2024-01-31 01:12

  五六月份的臨安又到了夏天即将到來的時節,相比較杭州的熱鬧來說,臨安還顯得十分的清涼,四面環山的原因,顯得格外涼爽。

  像臨安這樣的地方避暑就是聖地,很多人在夏季來臨安避暑,這裡有天然的避暑山莊。

  蘇緻遠深知避暑的重要性,他想借機大搞旅遊規劃,并且把臨安打造成一個旅遊業也不弱的縣城。

  從經濟上來看,這幾個月的發展已經不弱于杭州範圍内的其他任何一個縣了,但是和杭州比還差得遠。

  蘇緻遠正準備去視察,就有傳信兵發來了文件,一看又是征兵的公告。

  大唐内部雖然安定,但是周圍的邊界卻不太平,縱使太平公主和松贊幹布和親,吐蕃和大唐的關系也未必會好到哪裡去。

  兩個國家的關系怎麼能由一個夫妻的關系所能幹涉的呢?想想也覺得不可能。

  和未來相比,西藏地區還有内蒙古以及東北地區都是少數民族占領的地方,大唐的邊境并不怎麼安穩,征兵隻是一些人的出路而已,并不是一個多麼光彩的職業。

  吩咐手下把征兵的公告貼在牆上之後,蘇緻遠就去上河村和下河村的邊上去視察去了。

  不得不說有水的地方就是不一樣,樹林茂密,小河清流,如果在這裡建造避暑的莊園,打造成星級酒店那樣,還愁不能讓臨安的經濟再上一個台階嗎?

  蘇緻遠果然把這些地皮圈了下來,考慮到夏天蚊子多的原因,蘇緻遠還派手下去買了很多紗衣,打算回來請人做個蚊帳,那樣就完美了。

  這邊事情才辦了一半,那邊就有事情找上來了,原來是秦知府告老還鄉,新知府上任,宴請其他的地方縣令去杭州見面。

  其實像這樣的事情蘇緻遠是不大願意去的,但是同朝為官,官官之間的聯系是避免不了的,有的時候,還要拉幫結派,這都是沒辦法的事情。

  剛開始蘇緻遠就去了不少酒宴見了不少豪紳和其他的官員,大家有說有笑,有打有鬧,歌舞升平,真是像在酒吧一樣熱鬧,但是一圈酒敬下來,之前記住的名字忘了一半,第二圈酒下來,全忘了。

  回家睡了一覺,前一天發生了什麼都記不清了。

  蘇緻遠對此沒有辦法,有的時候奉承就是為官之道的基礎,像上司請吃飯,這不僅要去,見面禮還很重要。

  蘇緻遠不算是人精也差不多,他不着急也有比他急的,很快錢塘的縣令就來了,還問蘇緻遠應該帶什麼東西去見新任知府。

  這就膩歪的很了,我咋知道帶什麼呢?蘇緻遠就随口一說,書法畫卷或者瓷器。

  錢塘縣令包大人就很會說話了:“蘇大人真是慧眼如炬啊,帶畫卷書法都是說明大人是文人氣質的表率,送瓷器又說明了大人是愛美之人。真是妙啊。”

  蘇緻遠心裡暗道,你tm還真是會說,去的時候其他的東西不用拿,拿上你的嘴就夠了。

  說歸說,東西還是要準備的,買了點東西,蘇緻遠就和包縣令去杭州城了,畢竟這樣的事情趕早不趕晚,蘇緻遠還不能不放在心上。

  新任知府的情況蘇緻遠是一點不知道,他也沒有打聽,倒是包縣令是個典型的官精,别看職位不高,但是很多事情考慮的很周到,蘇緻遠知道他很會說話,但是他官職爬得卻不高,有的時候隻是阿谀奉承也要遇對人才行,何況包縣令對自己的處境非常的滿意,尤其是蘇緻遠幫他解決了案子之後就過得更加安穩了。

  在一個小小縣城裡其實是遠離官場鬥争的,又不是在朝堂之上,事情沒有那麼多,也涉及不到站位的問題,也避免成了官場鬥争的犧牲品。

  就好像是在大公司工作駐外的辦事人員一樣,蘇緻遠感覺自在的很。

  兩個人和幾個随從日夜趕路,一天多就到了杭州,找下客棧之後,包縣令非要和蘇緻遠一起先去知府衙門看看。

  在包縣令看來,蘇緻遠年輕有為,一看就是人中龍鳳級别的人,雖然沒有在科舉上有什麼顯赫的成就,但是蘇緻遠的辦事能力上遠比他強出了太多,很多東西都是他想不到的,臨安的發展他包某人也是知道的。

  上個廁所都跟着,走到哪裡都跟着,像一個跟屁蟲一樣,蘇緻遠哭笑不得,這包縣令一副唯他是從的樣子。

  剛才去了知府縣衙發現自己都來的很早,還有很多人沒來,況且和約定的時間提前到了兩天,蘇緻遠打算到了時間再過來拜訪。

  包縣令也沒事情做,跟在蘇緻遠邊上,問東問西,問長問短。

  “蘇大人可知這新任杭州知府大人是何許人也嗎?”

  包縣令一副賣關子的樣子,蘇緻遠就知道他肯定打聽到了什麼。

  “包大人不妨有什麼就說出來,畢竟我們身為下官,有些東西自然應該知道,免得後天才宴席上認錯人,那就不好了。”

  其實蘇緻遠不過是調侃,就算不知道是誰,依照古代這樣宴席座位次序來看,一目了然就能知道誰是老大,自然不會認錯人便是。

  “其實包某打聽道這新任知府名叫蔺崗,是蘇州人士,距離杭州也不算遠。”

  蘇緻遠淡淡的笑了笑:“你是不是還打聽到了這個知府大人喜歡吃什麼,或者喜歡玩什麼,或者他的夫人喜歡什麼?”

  包縣令一驚:“蘇大人果然是神人也,這都被你猜到了。”

  蘇緻遠忍住要罵人的沖動,因為邊上包縣令買的東西就說明了一切,這要是看不出來就是傻子了。

  “其實你我同朝為官也算是緣分,我等雖然是個小小縣令,但是卻很自在,幫朝廷收稅,打理縣政事物也沒有别的事情,但是一旦身居高位,那事情就多了,别人能看到的隻是我們官袍加深,卻不知到這官場的險惡猶勝虎穴三分,稍有差池萬劫不複,全家人頭落地。包縣令你我為新任知府恭賀道喜,更應該懂得不要得罪同僚才是。”

  這話說的包縣令有點雲裡霧裡:“蘇大人所言?”

  “你沒有必要買這麼多東西給新任知府,到時候你看别的縣令給多少東西,你再給多少東西,不然,小心引火燒身。”

  包縣令被提點了,但是這其中的深刻含義他并沒有領會,蘇緻遠也沒有多說。

  (未完待續)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