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都市言情 被退婚後,隔壁全村腸子悔青了

399.第399章 又來一位先生

  沈逸跟他們寒暄了兩句,隨蒲老爺去了書房。

  「蒲老爺我之前拜託的事情可有眉目了?」

  「沈大人說的是啟蒙先生一事?」

  沈逸點點頭。

  蒲老爺立馬來了幹勁,「還真有一個!三十幾歲,惟一不好的一點就是拖家帶口,有個病弱的老娘要伺候,對方就是因為照顧老娘,不得不返鄉,人是春耕後回來的,我也是最近才收到消息。

  這不是聽說沈家莊有了先生,還以為沈大人不需要了,就沒上門告知。」

  沈逸大喜,隻覺得今日大吉,做什麼事情都順遂得很,「那就麻煩蒲老爺幫我問問,若是對方願意的話可以讓他去沈家莊找村長沈英,至於拖家帶口倒不是什麼難事,村學的院子是新建的,寬敞得很,想必安頓先生一家不在話下。」

  「好好好!那明日我親自過去說。」蒲老爺看著好像比沈逸還高興。

  沈逸有些不解,卻沒有深究,他急著趕回去,好好休息一晚,明日大清早就要回縣衙,煤炭的事情估計能讓他忙上好幾年。

  蘇苔領著四個坐在堂屋靜靜看書。

  沈逸進了家門才知道四個孩子都沒歇息,不免詫異,「怎麼不睡?」

  蘇苔嗔怪道:「說要等你,兩個小的說許久沒見你,非要跟你一起睡,浴房有熱水,好好洗個澡,我去竈屋弄雞湯,吃完你帶著他們回屋睡覺。」

  沈逸心下劃過一道暖流,上前將雙胞胎抱到大腿上。

  兩個小傢夥也不嫌他身上臟就往他懷裡鑽,瞧著跟霜打的茄子的似的,沈逸不免輕聲一嘆,「你們先跟哥哥姐姐玩,爹去洗個澡再陪你們。」

  雙胞胎乖乖站起來,那乖巧的樣子看得沈逸莫名難受,轉身去了竈屋。

  「小苔,裕兒和安安知道錯了,差不多得了。」

  蘇苔睨了他一眼,「這件事你別管,他們就是故意在你面前裝可憐博同情,回頭你一心軟,我這段時間的努力全都白費了。」

  沈逸訕訕然摸了摸鼻子,灰溜溜去了隔壁浴房。

  堂屋裡,雙胞胎失望地對視一眼,嘆息。

  「哥哥,怎麼辦?連爹都幫不了我們,你說咱還要被罰多久?」沈月安要哭不哭,雷聲大雨點小。

  沈從裕跟個小大人似的嘆氣,「我也不知道,咱再乖幾天,等娘消氣了再說。」

  沈月安隻覺得前路一片黑暗,含著哭腔說道:「明天爹就要去縣城了,再也沒人幫我們了。」

  「你當我們是死的嗎?」沈月璋放下書,犀利的眼神瞪了過去。

  雙胞胎立馬乖乖閉嘴。

  葯膳雞湯燉了兩個時辰,香味濃郁,雙胞胎看見東西,立馬忘了悲傷,眼巴巴地等著投喂。

  沈逸原本還不落忍,見此,立馬收起自己泛濫的父愛。

  蘇苔看著被幾人瓜分乾淨的雞湯,慶幸燉了兩隻雞。

  翌日天剛蒙蒙亮的時候沈逸就出門了,正好隔壁的鍋盔出爐,他便進去看了一眼,拿上幾個帶走。

  一路馳騁到縣衙,不過用了半天功夫。

  陸通對於他的積極很是滿意,還跟他客套了兩句。

  沈逸是一點都不想來這些虛的,當下就直奔主題,「陸大人,你聽過煤炭嗎?」

  陸通眼睛裡透露出一種清澈的求知慾,「這是何物?」

  沈逸聲音有些急促,「昔年我在邊關服役,我們與龍夏國交戰多年,曾連吃幾場敗戰,我的副將提過,龍夏國能贏是因為他們的兵器比我們好,他們鍛造冶鍊兵器用的就是煤炭。」

  「如此說來,這煤炭還是金貴之物!」

  沈逸見陸通還沒反應過來,遂深吸一口氣,道:「我買的那座宅子,水池裡挖出來的就是煤炭。」

  「哐當」一聲,陸通從太師椅上摔了下來,「沈沈沈沈逸吶!你咋知道那玩意兒是煤炭的?會不會弄錯了?」

  陸通眼珠子不停地轉動,腦子已經快要燒乾了。

  沈逸相信蘇苔的能耐,她說是肯定是,當下就重重點頭,「絕對不會有錯,大人若是不信,可以找人再試試,煤炭可以燒火,我們先試驗再往上報,不就妥當了?」

  「對!對對對!你說的對,我這就讓人去不,我自己親自去!」陸通趕緊從地上爬起來,正了正官帽,匆匆往外跑,還差點被門檻給絆了一下。

  沈逸這邊忙著和陸通研究煤炭。

  蒲老爺這邊也帶著周然一家進了沈家莊。

  「沈家莊的情況我已經跟你們說過了,這裡都是縣丞大人的族親,縣丞大人的祖宅也在這裡,雖然是個村子,但村民家家富裕,這條件比縣裡甚至是府城的人家都要強,束脩方面肯定少不了,若是能在這村子落腳,老嫂子看病吃藥都不是問題。」

  蒲老爺不斷地強調,希望周然能抓住這次機會。

  周母趕忙道謝,心疼地看著兒子,「要不是因為我,他們一家也不用從府城趕回來,都是我拖累了他們!」

  周母眼淚緩緩落下,絕望難受。

  蒲老爺趕忙勸道:「老嫂子說的是什麼話!百善孝為先!周然念了這麼多年的書,若是連這點道理都不懂才有問題,他這是心疼你,也是他應該做的,你可別再說什麼拖累不拖累的話了!」

  「是啊娘,您別難受了,我在府城也是給大戶人家的公子啟蒙,回來村學教書一樣是給孩子啟蒙,與我而言沒什麼不同。」周然顯得十分豁達。

  周母卻想不通,「這能一樣嗎?府城多的是貴人,你們一家明明可以在那裡紮根的,如今全都白費了!」

  「老嫂子,話可不能這麼說!府城是好,但在那裡掙的未必有這邊多,若是周然在府城的賺的束脩高,也不至於拖家帶口回來照顧你。」蒲老爺一針見血說到重點。

  周然倒是不見半點羞赧,反而十分贊同蒲老爺的話,「府城雖然貴人多,但人情世故用錢的地方也多,我給兩位公子啟蒙,一個月束脩五兩銀子,聽著是不少,但養家糊口每個月就要去了一兩多,人情走動算一兩銀子,我娘看病吃藥需要一兩多二兩銀子,每個月能攢下一兩銀子已經是極好的。

  若是府中公子休學十天半個月,這束脩還得減,萬一公子學得不好,還會被請辭離開,期間的花銷卻是斷不了,以至於我在府城多年,竟是一文錢都沒攢下來。」(本章完)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