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4章 多謝顧大人,剛才為本宮仗義執言
更何況,他們什麼時候對宸貴妃喊打喊殺了?
他們隻是覺得宸貴妃德不配位,想讓陛下廢除她的貴妃之位而已。
殊不知……人言可畏。沈知念若是背上這樣的名聲,被廢了貴妃之位,在深宮還能活得下去嗎?
恐怕世人今她不詳,不配當貴妃。
明她是妖星,不配活在世上了。
輿論就能把她逼死。
南宮玄羽走到這一步,什麼風浪沒見過,怎麼可能不明白這些道理。
他冰冷的目光,從下方跪在的大臣身上一一掃過。
這些人裡,有的是真的為了大周著想,不願邊境的將士和百姓再出一點事。所以對於上天降下的這個示警,他們格外重視。
甚至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畢竟對大臣們來說,跟大周的國運比起來,一個貴妃算得了什麼?
隻要國家需要,他們隨時都做好了犧牲自己的準備。
包括南宮玄羽,從前也是這樣認為的。
可念念不一樣。
念念是他此生唯一動了真心的人,他絕不會因為流言蜚語就捨棄她!
但下面跪著的這些人裡,恐怕更多都有自己的私心。
畢竟他們的家族都有妹妹、女兒或孫女在宮裡,念念倒下了,與她們不就有利了?
南宮玄羽不容置喙道:「此事究竟是上天降下的示警,還是有人故意構陷宸貴妃,還沒查明真相。」
「朕已經下了聖旨,你們卻還在這裡苦苦相逼,當真是不把朕放在眼裡了嗎?!」
這麼大一頂帽子扣下來,哪個大臣能承受得住?
即便心頭有再多想法,這些大臣們也不敢再說什麼,隻能低著頭道:「是……」
這麼大的事,李常德當然不放心交給其他人去做,親自過去傳旨了。
……
鍾粹宮。
所有人都在等著最終的結果。
看到李常德過來,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他身上。
璇嬪眼底還帶著幾分希冀。
然而沈知念看到李常德的神色,心中就大緻有數了。
正因為從來沒有對南宮玄羽寄予厚望過,她此刻倒也算不上失望。
李常德在沈知念和璇嬪面前站定,恭敬地行禮:「奴才參見宸貴妃娘娘!參見璇嬪娘娘!」
沈知念淡聲道:「李公公不必多禮。」
璇嬪立即問道:「李公公,陛下怎麼說?」
「陛下那麼聖明,應該看得出來此事隻是意外。陛下是不是讓冊封禮繼續?」
李常德低著頭,輕輕嘆了一口氣:「陛下有旨,冊封禮暫時取消,宸貴妃娘娘幽居鍾粹宮,待查明真相後再行處置。」
璇嬪的表情瞬間僵住,眼底寫滿了不敢相信:「怎麼會這樣?!」
陛下不是最寵愛宸貴妃姐姐了嗎,此刻為何不護著她?
她以為,陛下對別人薄情就算了,對宸貴妃姐姐至少是不一樣的……
李常德明白,即便出了這種事,宸貴妃娘娘在陛下心中,依然有著舉足輕重的位置。
他安慰道:「請宸貴妃娘娘放心,陛下已經命慎刑司、刑部和大理寺一同徹查此事了,定會找出真相!」
沈知念低頭掩去了眸中的所有情緒:「……本宮知道了。」
要是宸貴妃娘娘與陛下之間生出嫌隙,他們的日子又要不好過了。
李常德左右看了看,壓低了聲音道:「宸貴妃娘娘,消息傳到軍機處時,陛下正在與諸位大人議事。」
「大周與匈奴的戰事有變,周小將軍意外負傷。故而聽到您的冊封禮上,寶璽突然裂開的消息,大臣們才群情激憤。」
「陛下此舉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實則是為了護著您啊!」
姦細已經抓到,此事也傳開了。李常德告知沈知念這些事,自然不算洩露軍中機密。
沈知念的心微微一沉。
上輩子,她可沒有聽說過周鈺溪負傷的消息啊。
也有可能是前世的這個時候,陸江臨初入官場,還沒資格知道這些事吧。
這就能解釋,南宮玄羽為何會下此等旨意了。
沈知念都可以想象到,兩件事發生得如此巧合,那些大臣怎樣將她視為妖孽的了。說不定還有人嚷嚷著,她德不配位,要廢除她的貴妃之位呢。
璇嬪的臉色微微一白。
在場的沒人不懂,流言蜚語的殺傷力有多大。
尤其是不祥之兆,跟國家大事扯上了關係……
多虧了是宸貴妃姐姐,在陛下心中有著不俗的地位。換成其他不受寵的嬪妃,冊封禮上發生這麼不吉利的事,哪怕是為了與匈奴的戰事,也會被即刻打入冷宮……
話都已經傳完了,李常德相信,以宸貴妃娘娘的聰慧,定會明白陛下的苦心。
他彎著腰,恭敬道:「奴才告退。」
帝王已經下旨取消冊封禮,眾人自然都將東西撤走,陸陸續續離開了。
內閣大臣與大學士並非針對沈知念,隻是不希望大周出現什麼被上天警告的事,影響國運。此時此刻,得到了滿意的結果,幾人自然不會再糾纏,也都離開了。
唯獨顧錦瀟還站在鍾粹宮門口。
然而事已至此,他也沒有再說話。沒人能看懂他那雙清冷疏離的眸子裡,帶著什麼樣的情緒。
哪怕沈知念的內心再強大,在自己無比重要的日子,出了這樣的事,導緻冊封禮都被取消了,她的心情也不會好。
甚至情緒都受到了不小的影響。
沈知念衣袖下的雙手微微握緊,感受到指甲掐著掌心的疼痛,她內心掀起的波瀾,才能稍微平靜一些。
遇到事情,憤怒是最沒用的東西。
壞事不會因為憤怒就變成好事。
敵人也不會因為你的憤怒,便就此收手。
冷靜下來想辦法,才是最理智的做法!
沈知念狠狠吸了幾口氣,平復心中的怒火與戾氣。
她一步步朝著宮門走去,在距離顧錦瀟不遠處停下。
兩人一人站在鍾粹宮的宮門內,一人站在門外,對視了一瞬。
沈知念率先開口:「雖說最終的結果不盡人意,但還是多謝顧大人,剛才為本宮仗義執言!」
顧錦瀟站在朱牆之下,日光淌過他緋色錦袍的暗紋,像凝著一層霜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