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安慰一點用也沒有,預防而已,用得著把你從沙州火速叫回來?太子在帝都就沒別的人用了嗎?
風細真恨自己沒提早在帝都安排耳目,竟然對英王一無所知!這會一點忙也幫不上。
暮雲平隻帶了一百人走,留下四百護送風細。他一走,風細哪裡還有心情看風景!隻恨不得再穿上男裝,和他並肩同行去!
奈何將軍夫人的身份讓她還有別的任務:「將軍受了風,不能再騎馬了,從今天起和我一起坐馬車。一路驛站的官員若請禮,都拒見!」
風細交待一通,為了更有信服力,到了驛站她會親自見驛站的小官,要點藥材啦,叮囑一下晚飯要清淡啦,把一個照顧生病丈夫的妻子演的像極了!
猛然想起很多年前和許元來從竹橋到帝都,一路上驛站的官員對秦王手書一點也不放在心上,那時得知驛站的官員都是英王一系。也不知道現在還是不是?
以防萬一,風細和親衛首領通氣,住驛站比露營還要小心謹慎!
臨近帝都,路上遇到同樣趕回帝都參加喪禮的官員更多了。一些官員看到新晉暮大將軍的令旗,還會停下來禮讓兩句。
這種考驗演技的時候,風細都表現很好,禮貌下車說將軍病了怕過了病氣,不好見人。不如等到了帝都再敘?
一天送了幾撥這樣的官員,詩華都佩服起來:「姐你現在說謊比說真話還真了!」
一路緊趕慢趕,到了帝都還是晚了一步,皇上已經下葬了。群臣守陵二十七天,風細這些外面趕回來的官員女眷,直接去了皇陵。開始一跪跪半天,一哭哭半天的國喪大禮。
詩華一進帝都就被小虎給接過了,風細怕震北候知道消息會來找麻煩,派了一百個親衛跟詩華同去。
她自己則在皇陵,跟一群不認識的官夫人、妃子、誥命被一群太監指導著哭喪。
沒見到太子,也沒見到皇長孫,更見不到暮雲平了!甚至連外面的消息都收不到。
跪在她後面的是帝都老勛貴滬國公的世子夫人,年約三十,是個有涵養的。期間風細做錯幾次動作,別的夫人都是一臉看笑話,隻有她好心提點了兩句。
因為這樣,在休息中,風細便與她聊兩句。風細得不到外面的消息,吳夫人卻能得到,隻要她的丫環過來伺候,就會傳來最新消息。
「今天,田禦史當著群臣的面撞死在了皇陵裡!」吳夫人小聲對風細道。
風細驚訝道:「為什麼啊?」
吳夫人的聲音更小了:「田禦史是英王的人,說是死諫問先王,問他為何將江山給一莽夫!哼,英王的走狗而已,死就死了,還敢弄污皇陵!」
風細一聽此言,立即明白滬國公定是太子的人,所以吳夫人才對她如此友善的!
第二日,田禦史之死已經在女眷中傳開了,大家都低聲細語的討論著。那些臉色凝重眼神躲閃的自不必說,定是英王系官員家的女眷。
「太子怎麼處理此事的?」風細小聲問吳夫人後續。
「國喪期間不易見血,太子讓田禦史家人帶走遺體,沒作處置。」
風細一愣,這不符合太子的脾氣啊!依太子的性子,就算不株連,也會這麼隨意處置啊!難道真是因為國喪守禮嗎?還是說,他有別的計劃準備把這些宵小一網打盡?
沒兩天,又一重磅消息,吳夫人臉都嚇白了:「皇陵封了!從現在開始任何人都不能出入!」
風細大驚:「為什麼?」
「太子遇刺,皇長孫救駕時受傷了!刺客雖被當場誅殺,幕後指使還沒查出來。」
這還用查嗎?除了英王……不對,別的王也有可能。現在幾個親王都在皇陵,而太子又在示弱,看似很容易近身的樣子,有人按奈不住了!
殿裡氣氛開始變的不安起來,一些膽小的夫人還偷偷地哭。不是哭喪式的哭,是真嚇哭了!
風細也急了,周叢玉受傷,也不知傷成什麼樣?她是不能離開大殿的,而小芝和小桂在這裡就跟傻子差不多。就是那種宮鬥劇中,一出場就得罪大人物被拉下去仗殺的宮女。
幸好還帶著秦王令牌,不知道現在人家升職當太子,這令牌還能不能用?
拿給稍微機靈一點的小芝:「你拿著這個到太子那裡找廖師爺,就說我問問皇長孫的情況?有沒有能幫上忙的?」
小芝嚇的脖子一縮:「夫人,外面來來往往的全是士兵,小芝不敢。」
風細鼓勵她:「士兵你在沙州見的少啦!你是我的丫頭,又拿著太子的令牌,沒人敢為難你的。
有人問你就大大方方的直說,別畏畏縮縮一幅做了賊的樣子。沒事的,你現在可是將軍夫人的大丫環,不是掃灑的小丫環,勇敢點。」
小芝帶著哭腔去了,風細忐忑不安地等著。先皇兒子那裡亂了,哭喪行大禮都停了。
女眷這邊,我們這些連先皇面都沒見過一次的人,還要接著哭。有些戲精,哭了幾天了不累,隻要有天使來,立即就能哭的跟死了親爹一樣!
風細哭不出來,找吳夫人借了洋蔥手帕,天使來的時候敷衍一下。一輪哭喪結束,休息時間小芝進來了。風細大喜,看來這傻丫頭還真見到廖師爺了!
「夫人,皇長孫傷的不重,說讓你一定要在這長生殿裡呆著,千萬別出去,聽到任何動靜都不要出去!
長生殿裡很安全!待守陵結束,他再見你。」
風細愣了片刻:「你確實是廖師爺說的?地動也不能出去嗎?」
小芝愣了片刻:「不是廖師爺說的,是皇長孫說的。我拿著令牌給一侍衛看,他就把我帶去見皇長孫了。
還有夫人,皇陵不會發生地動的!」
風細卻在沉思,這麼說周叢玉的傷完全沒事!那他們到底在打什麼主意?
沒兩天,風細就知道了。當時正在行叩拜大禮,突然幾個士兵進來把門關住,讓所有女眷進裡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