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時,皇上突然擡頭定定地看向風細:「柳夫人很擅長聚財啊!朕聽聞你初到帝都,窮的連弟妹的學費都付不起,卻在短短幾年功夫,創下一大片家業,甚至供養了幾百孤兒。」
風細冷汗直下,皇上把自己的過去查的那麼清楚幹什麼?難道是想替震北候討公道?
「柳夫人既然這麼擅長聚財,朕問你,若把沙州交給你,你能否在五年之內,讓沙州百姓衣食無憂安居樂業?」
這話說到了風細的老本行,說起經商嘛,當下忘了藏拙低調一慣的行事準則,而是拍拍兇口道:「別說五年,放開手腳讓我幹,最多三年,我就能讓全城百姓奔小康!」沙州地理條件好,地質卻不好,隻要開放成商業城市,很快商稅就能大過農稅!
頓時全場勛貴又陷入了寂靜,看來今夜不是柳夫人曲折,而是他們的心速一波三折啊!
這柳夫人不是農家出身的農女嗎?怎麼聽皇上的話,又會行醫,又會炒鋼,又會做武器鎧甲,經商還特別有一道!這到底是哪門子的農女啊?帝都貴女也比不過啊!
不想風細說完這話就後悔了,還沒弄明白皇上到底是什麼打算呢?怎麼能在全朝廷大員的面前誇下這樣的海口!可惜覆水難收,且看皇上如何打算吧!
「好!朕記下柳夫人的話!這沙州朕就交給你!翰林備案,沙州連同哈拉河五百裡草場,改設為新城,名為良安。
暮將軍為鎮守大將軍,柳夫人為城主,朕把良安交到你們夫婦手上。三年之內,替朕供養出良駒鐵騎,替朕建設一座西北最富貴堅固的城池!」
此言一出不可謂不驚人!連太子都驚訝的張大嘴巴,他知道今夜柳夫人若獻上黑火配方,父皇定會重賞,可怎麼也想不到,竟然會是這麼重的賞賜!直接賞一座城!就是賞一個親王也沒這個賞法啊!
百官鐵定不同意!太子想的沒錯,第一個出言反對的自然是禦史:「回皇上,此舉於禮不合!大周從來沒有城主一職啊!再說,怎麼能把邊疆一城賞給一個女子!皇上這是要裂土嗎?」
禦史們素來說話又直又重,是有原因的,因為祖制,非謀逆之類的重罪不得殺禦史!
再加上先皇晚年對禦史特別寬容,讓禦史們更加有恃無恐!皇陵清洗,除了一個自己撞死的田禦史,其他禦史也沒丟命,頂多流放之類的。對於禦史類的清水官,皇上並沒像對勛貴那樣下狠手。
可你禦史反對歸反對,這話卻不能這麼說,竟然在新皇宴會上說新皇是打算裂土,這簡直是批逆龍鱗!你說說腦袋是不是被門夾了!
果然皇上一聞此言大怒,一拍桌子要把他拉下去砍了!別的禦史自然起來求情,並且同樣說皇上大周國沒有這個先例,不能封個城主給一女子!
這下皇上冷笑道:「先例!追擊北疆千裡,哈拉河往北五百裡都歸於大周!在大周有這樣的先例嗎?諸卿記住,這是朕創下的先例!
朕平叛南楚,將整個南楚皇室滅宗滅族滅祠,化南楚為三郡歸於大周!這個先例也是朕創下的!
自朕成年封王起,創下的先例不勝枚數!為王時朕尚能不按祖制開創先例為國謀福,如今朕執掌這天下,執掌大周,竟然不能再創先例了?
國不設城主,這是誰定的?百年前定的制度能用於如今的大周嗎?百年前大周視北疆為兄長,年年納供!別說在哈拉河新設一城,就是看到哈拉河都要恭敬著走!
諸卿,朕創的先例很多,以後還會更多!你們最好習慣了!現在,朕要新設良安,諸卿誰還有異?」
勛貴們都老老實實低頭看桌子,鴉雀無聲。皇上現在說的是國策,是與百官商量。
而文武百官們則是你看著我,我看著你。對於新皇的專橫霸道又有一層認識,新皇不似先皇,兵權分散,文官也被先皇有意為之挑撥的不團結。
而皇陵事件中,不論文武官,洗血了一大批。這剩下的自然對新皇是萬分擁戴,特別是兵權,皇上本就領兵多年,可以說大周精銳兵力都在他手上。
現在的皇上權力即不受外戚勛貴掣肘,國事上官員還沒來得及抱團分派,正是他一人獨大說一不二的時候!
像先皇年輕時,想推新國策,與相國意見相左,最終罷免相國。可相國門生遍布三省六部,竟然抱團與新國策背道,讓皇上十分頭痛了一陣子。最後竟是等了整整三年,科舉後大批提拔天子門生,把相國的門生一點點換掉,才得以推行國策。
這件事成了先皇一生之恥,竟然被自己的臣子掣肘。所以新皇早就學到這一點,今年朝堂上的新面孔,全是翰林院提撥起來的。
並且他已經對策,但凡文官有抱團跡相,一律棄之不用!反正這天下學子多,有的是用不完的忠良之臣等著皇上重用。
所以此刻皇上這一問話,連左右相國都不敢直接反對,完全是反對沒用啊!不過還是爭取一下,右相道:「回皇上,臣等並非反對建新城,隻是反對這城主之位,給一女子。
並且這女子還是農家出身,即使有些小聰明,哪有擔一城之主的能力!不怕柳夫人生氣,依臣之見,柳夫人隻怕書讀的不多吧?這字跡就不像常執筆的。」
右相說的很客氣,就差直接罵風細是個大字不識幾個的農婦,有什麼資格擔此重用!他是在打心理戰,想讓風細自慚自己拒絕皇上的旨意。
這話風細聽得下去,有人就聽不下去了。暮雲平站起來想維護風細,卻被風細一拉坐下,因為右相身後,已經有一人站起來了。正是新晉諫議大夫廖榮萊,也就是皇上在潛邸時的廖師爺!
廖師爺一慣好脾氣,他站起笑問右相:「敢問右相可有看過《三國演義》這本書?」
右相一愣,正在跟皇上回話呢,你突然問這個做什麼?不過大家都知道廖大夫是皇上最寵信的臣子,他這麼問自然別的深意,便回頭道:「當世奇書,老夫已通讀幾遍。不知廖大人何故一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