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都市言情 農門長姐

第253章 良安春忙

農門長姐 童夕君 2435 2025-08-15 21:31

  

  南方小心道:「可是帝都還有幾船貨物要倒賣。」

  風細笑道:「想信我,把貨放著等到過年再賣,賣的價格會更高!你不說去年隻有你們的船買到域外的貨物嗎?一家獨大的生意,不必那麼急!

  等過年的時候你們再回去賣,並且別走商行商鋪來賣,搞大點,開個拍賣會。我會把你們介紹給太子,讓他撐場子,這回咱定能賺個盆滿缽滿!

  你們也別急著再出海,海上幾年都快忘了陸地的生活吧!在家休息休息,等過完年再安排。」

  「太子?咱們這生意還能搭上東宮?城主,太子會理咱們嗎?」小豹驚訝問道。

  旁邊的詩華手一緊,趕緊去收拾種子,掩飾心情。風細假裝沒看到,笑道:「太子和將軍是好友,放心,他也缺錢,給他一些紅利,他絕對會幫忙的!」

  說笑一陣小芝來報晚飯好了,府尹也來了。暮雲平鄭重地把南方和小豹介紹給府尹,兩人要在良安留幾個月,認識地方官方便以後行事。

  有了銀子有底氣,風細手上一堆項目終於順利開展了!先給官府那些窮小吏一人發個大紅包,連府尹也沒落下。這段時間他們同樣縮衣節食忙開荒。

  然後搭大棚蓋暖房試種新菜種,都不用雇百姓,劉林手下一半兄弟都是種地好手。

  照他的話說,這兩年在帝都,兄弟們都老老實實種菜的,別管什麼菜什麼種,隻要不是熟的,他們都能種活!

  再然後就是這段時間沒日沒夜開荒的奴隸,其實他們才是最辛苦的。可是全大周的人都不把這些北疆降奴當人看,風細若給他們太多好處,估計能被唾沫星子淹死。

  能給的好處隻有一個,那就是加餐。每天晚餐加個羊肉大骨棒或者一個雞蛋,就這樣,奴隸們幹勁更足了。

  挖渠放水,清理河道,開山採石,修路鋪橋,整個城牆,遠遠都聽到他們幹活的吆喝聲!所有良安的辛苦活,全都不必招百姓做徭役,都給這些奴隸們幹。

  百姓省事省力,奴隸為能吃上肉而開心。甚至因為奴隸太多,而每天隻許一千人過河幹活,他們天不亮為了掙工作打架鬥毆。

  很快良安百姓不必服徭役的事傳到涼州肅州,兩州府尹一起上門找暮大將軍商量,能不能派些奴隸到兩州去幹些苦力,因為兩州百姓對服徭役意見很大,說太耽誤春耕了。

  暮雲平二話不說,一州派去一千奴隸聽從指揮。風細追加條約,首先絕不許虐待奴隸,奴隸是大周的共同資產,死一個傷一個,府尹負責跟朝廷上報!

  二是,不能白乾,不要銀子,給糧食。府尹二話不說同意了,百姓不服徭役是要給錢的,隨便收一收就夠一千奴隸的費用。並且這些奴隸隻要不死不傷,隨便用,多劃算!

  當這兩州府尹借奴隸的事傳開後,由河西往內地之城也都來借,暮雲平以離開河西地界奴隸不好管理有隱患為由,拒絕了。

  因為男奴隸出門幹活,剩下的女人和孩子十分擔心害怕。風細便多給那些女人編織羊毛兔毛的活計,賺的糧食十分可觀。

  至於孩子,風細找暮雲平商量,不能這麼把幾萬奴隸放養著,養一代兩代還好,養個三代往上,要麼逃跑了要麼死絕了。得慢慢的把他們都變成大周人才好。

  風細的意見是奴隸有自己的信仰,年紀大的不好拿咱儒家一套來管理。但小孩子卻很容易轉變思想,不如在哈拉河旁開個學校,隻許奴隸裡五歲到十二歲的孩子就讀。

  教他們習漢字說漢文,穿漢服習漢禮,待大一些,再派到到良安做事,慢慢的把他們都變成大周人。

  暮雲平覺得這是大事,大周從來沒有教習奴隸這一說。須得寫摺子上奏皇上,否則讓禦史知道,肯會說他別有據心。

  風細自然認同,兩夫妻一起上摺子,把想法詳細寫下。這摺子到帝都,皇上的回復再回來,少說也要三個月,不能急的。

  第一批池塘種的蓮菜順利出芽時,風細恨不得全良安同慶!到官府登基租憑蓮菜池和果林的百姓很多。

  凡是家中人口有幾個,而田地不多的,幾乎男女老少都跑來登基了。五年不收稅,簡直是白撿的蓮塘,誰會不幹!

  不少富紳鄉紳也來登基了,風細卻直接道,家中良田超過百畝的,都不能再租官府開墾的荒地!

  富紳們很有意見,準備也僱人開荒,城主立即又出新政策,自已開荒,隻免兩年稅,並且先得報過官府堪察過才能開!

  因此,富紳對柳城主很有意見!背地沒少嘲笑她是農家出身,竟然受護那些泥腳子窮農民,更甚他們這些富紳!

  這些流言風細聽不到,哪怕聽到了也不會當回事的。這個年代可不講先富帶後富,共奔富裕路。

  普通百姓別說富,單單是吃飽這一點,就已經耗盡他們的精力了。風細此時有這個能力和機會,又怎麼會不幫幫他們呢?

  因為第一批蓮塘才幾百畝,就是一人按十畝來租也才幾十人。因為府尹之前替部下小吏請示過風細,這第一批自然要優先他們。

  按人頭來算,一人十畝任誰都是這數。小吏們租憑完後,劉林竟然表示,他們也有一部份兄弟想租憑。

  風細直接表明,這一租就是五年,他們確定會在良安呆五年?南方哥已經回來了,他們難道不想秋後跟他一起回帝都嗎?

  劉林當即表示,包括他自己,都想在良安安家。若非城主吩咐,不會回帝都的。

  風細放心了,又給自強幫的兄弟們分租一批,還剩下幾十畝,分租給了登基前頭的幾個百姓。

  很快,蓮塘每天都是人來人往的,拉鐵線分畝,放魚苗,清理雜草,送肥料,十畝的蓮塘似乎也有著幹不完的活。

  以往過了春耕,大部份百姓都是進山找山貨,現在好了,不必跟野獸搶吃食了。

  更搞笑的事,經常有百姓組團上門問各種問題,比喻說自家蓮菜長過界了,長到對方塘裡,那收的蓮菜歸誰?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