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看了半天資料,丁一一給出了方案:「我們先一步步來,製造防彈汽車需要裝甲鋼,如果隻生產一輛的話,這個不難,至於以後批量生產,鋼材不夠的問題,以後再解決。」
「另外,就是防彈玻璃,我們拆卸的那輛防彈汽車所採用的玻璃,是由多層玻璃粘合在一起。
當被子彈擊中時,外層玻璃會碎裂,但裡面的膠片具有很大的粘性和韌性,能夠吸收大部分能量,並牢牢抓住子彈碎片,防止其穿透內層玻璃傷害到汽車內部的人員。
即使被擊碎,玻璃也不會散落,仍能保持一個整體,提供視野和後續防護。
這不僅涉及到玻璃的熔制、研磨、拋光、熱彎、夾層等工藝,對粘合的膠水要求更高,必須要研發出這種膠水來,那麼這就需要另外的工藝了。」
江才跟著分析:「別說我們這些門外漢,估計就是汽車廠的專家們也未必能解決膠水的問題,這就需要其他部門的人員了。」
「我看了資料,目前這項技術,汽車廠的專家確實還沒有突破。」頓了下,她又道:「稍後我們和高師長、沈旅長溝通,讓他們向上級申請,看能否協調相關專業領域的人,來製造出我們需要的膠水。」
畢竟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這樣效率更高。
江才又指了指手上的圖紙:「關於輪胎我想到了一個辦法,可以採用實心的橡膠輪胎,完全沒有空氣,根本不會被射穿,但行駛舒適性會差一些。」
丁一一點點頭,這一點,汽車廠的資料也提及過一嘴,但防彈汽車生產出來畢竟是給那些重要人物坐的,如果舒適性不夠,他們會願意嗎?
雖然生命更重要,但有時人就是會有僥倖心理,圖那一時的舒適,而讓自己陷入危險中。
另外,她還有個私心,防彈汽車生產出來,她是一定會要一輛的,雖然她的身份不能暴露,但她可以以沈明徵的名義來要。
這車以後是自己坐的話,那麼舒適性這個問題,就必須要考慮在內。
所以,她想到了一個辦法:「除了用實心橡膠輪胎外,也可以採用支撐環輪胎,在輪胎內部裝有一個堅硬的橡膠或金屬環,即使輪胎外部的橡膠被子彈擊穿漏氣,但車輛仍然可以依靠這個硬環支撐,以一定的速度繼續行駛。」
「採用這種輪胎,舒適性更好,隻是工藝上,還要仔細琢磨一下。」
江才忍不住對丁一一豎了個大拇指:「001同志,你果然是這方面的專家,想出的每一個點子,都很有新意,並且可實施性很高。」
丁一一苦笑一聲,不是她厲害,而是她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擁有先天性的優勢。
江才得徒弟們也紛紛誇讚她。
丁一一連忙道:「我本就對汽車領域的知識懂的多一些,倒是你們,完全是跨行業研發,你們才是真的厲害。」
她不是恭維,而是實話。
這個年代雖然生產力落後,但有些人,是真的厲害,腦子特別好使。
就像江才等人,往往是一點就透,很多機器甚至隻看一眼圖紙,就明白原理。
在拆卸汽車的這十多天時間裡,江才帶領他的徒弟們,提出了很多新奇的點子。
丁一一雖然前世看過不少關於汽車的資料,但並沒有詳細到汽車的每個零部件都了解。
她隻了解大緻的發動機、電機、輪轂、輪胎等問題,對於再詳細的,就不知道了。
所以這次研發,不止是她給江才等人指路,他們也給她指路,大家互相學習,互相提升。
現在其他問題解決了,剩下一個最難解決的,就是發動機。
普通發動機努努力,在汽車廠拿來的資料上可以看到目前進行的程度,隻要他們在此基礎上繼續研發試驗,就可以成功。
但大功率的發電機,就非常難了。
丁一一沒有氣餒,而是不斷想辦法提升發動機的馬力。
按照前世學過的物理內容和她看過的相關資料,想要提升馬力,可以從幾個方面來入手。
她紛紛講出來,然後大家逐條討論:
「第一:可以增大發動機的排量,通過增加氣缸容積,讓氣缸可以吸入更多空氣,提高汽油燃燒的效率。
第二:提高發動機的轉速,但這種方式,對發動機內部零件的質量要求比較高,以現有的工業生產水平,恐怕很難實現。
第三:通過渦輪增壓的方式來增大壓力,也可以提高燃油效率。
第四:降低發動機進氣的氣體溫度,這樣可以吸入更多的氣體,同樣能提高汽油燃燒的效率。
第五:使用高能穩定的火花塞,降低點火系統的能量損耗,以此來提高馬力。
第六:使用口徑更大的排氣管,也可以提高馬力。」
這是她基於物理原理想出來的幾個辦法,但具體是否容易實現,就要靠江才等人來分析了。
因為他們對於國內目前的生產力水平和材料情況,比她了解的更透徹。
江才和他的徒弟們又補充了幾條,然後大家逐一分析。
最後敲定了幾條方案。
具體是否可行,需要不斷嘗試。
晚飯時,高衛民和沈明徵一起來探望大家,對他們表達了敬意和上級對他們的重視,以及將來研發成功,會給他們什麼樣的榮譽。
丁一一聽的心不在焉,在她看來,這行為,就是畫餅。
她前世走過最長的路,就是領導的套路。
每當他們熬不動的時候,領導就開始給他們畫大餅、打雞血,甚至有段時間,每天給他們喝雞湯,一天三大碗。
好在高衛民知道他們的時間很寶貴,並沒有說很久。
他剛說完,丁一一就拋出了她的訴求:「首長,我們能否立功,得看你們這些首長是否給力。」
聽到她開腔,高衛民就覺得準沒好事,但不得不硬著頭皮接她的話:「此話怎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