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434章 所以我絕不會成為他
樊團長神情一僵,滿腔怨言在得知這一消息後,通通咽了下去。
卓清淮很快來了,有他在這裡陪伴,文工團的人也沒有多待,她們還要回去安撫其他女兵。
“首演搞砸的事情就這麼算了啊?”車裡,孫領隊十分生氣。
“不然呢?”樊團長歎了口氣,“文工團這邊,就讓她别來了。”言下之意,要開除田敏靜。
孫領隊對這話持懷疑态度,但她心情也差,怕自己語氣太沖,隻得抿唇忍耐。
“咱們表演的挺好的,”姜瑜曼出主意,“最後把歌聲重新插入就可以了,并不耽誤事。”
聽了這話,樊團長的臉色又好看了點兒,還好其他人給力。
孫領隊則直接說:“還是讓張素梅練習,她之前有底子。”
領唱的名額兜兜轉轉,終于還是回到了張素梅手裡,她很珍惜這個機會,練習十分刻苦,文工團的領導們不約而同松了口氣。
被換下名額,還能在緊急之際重新接過挑子,也隻有素來老好人的張素梅才能做到。
田敏靜那邊靜悄悄的,聽張玉容說,卓清淮專門請了幾天假在醫院照顧她。
“和她媽媽吵得不可開交,不要她媽去照顧,就要清淮。我昨天看見清淮,他眼睛裡都是紅血絲。”張玉容補充。
姜瑜曼問:“吵什麼?”
“讓她寫假條,請長假。田敏靜直接說要退出文工團,這下她媽媽又急了,讓她不來,就推薦她妹妹。我還是第一次看見田敏靜發怒,母女兩個這次怕是成仇人了。”
她和田敏靜不對付,但她在保胎,又是孩子們的舅媽,張玉容的禮數讓她做不到不聞不問。
拿着果籃去探望,誰知道剛好撞見了那一幕。
“好在清淮人不錯,要給她撐腰,”想到當時的情況,張玉容唏噓不已,“要不是清淮攔着,她肯定要打田敏靜。”
自己女兒的身體情況不一樣了,尋常母親都想着怎麼給孩子圓回來,她卻忙着給小女兒撈好處。
姜瑜曼心情有點複雜,對田母來說,這個沒了名聲又不願意幫扶娘家的女兒,已經沒有絲毫價值,一點溫情都吝啬給予。
或許張玉容也是看出這點,她對田敏靜的情緒裡添了憐憫,畢竟靠掐尖要強才能得到愛的環境裡,是很難養出人情味的。
到了飯點,秦東淩留張玉容吃飯,問了一些卓家的情況。
看得出來,他對這些事十分關心,問的十分仔細。
傅景臣看在眼裡,在卓清淮休假這段時間,默默接管了他的事務,因為太忙,晚上就住在宿舍。
兩天後,卓清淮休假結束,知道之後,下訓特意去了他的辦公室一趟。
沒碰到人,又隻能回來,路過食堂,看着外面一排洗碗的水池,上前去沖了把臉,風一吹,就清醒了。
他不想回宿舍,晃晃悠悠轉到了訓練場上。
有人正握着單杠做引體向上,手臂上的肌肉線條有力又漂亮。
卓清淮走到另一個單杠處,脫掉外套,一言不發也跟着做。
剛開始,兩人的節奏不分上下,不知道做了多久,汗水打濕了眼睛,卓清淮才放開手,靠在單杠旁邊坐下來。
傅景臣又過了一會兒,才停下來坐在他旁邊。
“我在你這麼年輕的時候,也能做這麼久。”卓清淮側頭看着他。
傅景臣道:“我就鍛煉一下。”言下之意,這不是極限。
卓清淮一陣語塞,再開口時,語氣竟然有些釋然,“也是,你才是天才啊。體力變态也是正常的。”
傅景臣沒有回答,隻是用外套擦了擦汗。
兩個外人看來的天才,同樣一隻腿支起,一腿伸長,一左一右坐着,誰也沒有吭聲。
好一會兒,卓清淮道:“這兩天…多謝你了。”他望着天空,聲音足夠讓傅景臣聽見。
“就當是你和我切磋的回禮。”傅景臣說。
“你是故意的,還是真不明白?”卓清淮側頭,他當時可沒有那麼好心。
傅景臣揚起嘴角,并沒有說話,是不是這個意思又有什麼關系?隻要目的達到就夠了。
卓清淮當然看出了他這個意思,他低低哼笑一聲,無奈又欣賞。不需要再問,他也知道,自以為是沒有改掉的訓練方式,傅景臣也壓根沒往心裡去。
正因如此,這次幫他管理,訓練方法才一點沒改。
“我很讨厭我大哥,”卓清淮說,“所以我絕不會成為第二個他。”
卓雲起有很光明的未來,卻步步踏錯損了名聲,且這個錯誤與女人有關…卓清淮這個話,其實代表很多意思。
卓清淮太想撐起卓家的門面,傅景臣加入第二十四集團軍,令他失去了籠罩的“最年輕團長”光環,所以他一時間走進了死胡同。
這次在妻子田敏靜的身上,他看到了越來越窄的胡同,會通向什麼樣的結局。
訓練場上漸漸嘈雜起來,大家開始準備晚訓了。
“你耐力這麼好,訓練方法一定很好,”卓清淮起身拿好外套,朝着傅景臣伸出手,“之前的事,你多擔待。”
傅景臣握着他的手起身,兩人将外套放在手臂上,齊齊朝着訓練場中間走去。
有其它人看見了,不可置信揉了揉眼睛。
“副參謀長居然和團長在一塊,他們倆是不是剛剛打過?”
“有可能……難道他們不怕處分嗎?看起來也不像有傷的樣子。”
猜測紛紛的衆人,很快就打消了疑慮,因為第二天,卓清淮便按照改變過的訓練方法,讓大家進行訓練。
他和其他團長不同,在射擊這件事上,還能去請傅景臣示範。
百聞不如一見,親眼看了傅景臣槍法的厲害,大家對他心服口服,更加用心去訓練。
其他團長一看,也不幹了,通通跑去請人,在這種氣氛下,第二十四集團軍的訓練節奏空前的好。
一個月後的帶隊比賽上,力壓二十七軍、三十八軍、六十五軍,是當之無愧的第一。
其中,數卓清淮帶領的團拿的項目金牌最多。
卓清淮的名聲漸漸蓋過了之前的事情,想看笑話的人都閉上了嘴,他們心知肚明,有他在,卓家不會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