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新寵
提及欽天監,喬嫻妃面露幾分氣憤,一旁的麗貴人見她滿臉怒容,嘴角彎了彎,隱有幾分看好戲的姿態。
喬嫻妃沒理會麗貴人,仍固執地趕去了議政殿,在門口被太監攔下來:「嫻妃娘娘,皇上正在裡面忙著呢,您怎麼來了?有什麼事兒讓宮女來一趟,何必大老遠,哎呦,您小心著點兒。」
太監弓著腰上前,生怕喬嫻妃一時腳滑,驚了龍胎,喬嫻妃揮揮手:「本宮不礙事,你去通傳一聲,就說本宮在此等候。」
「娘娘……」
「今日見不著皇上,本宮是不會輕易離開的!」喬嫻妃下巴擡起,滿臉執著。
無奈,太監隻好硬著頭皮進去請安。
過了會兒走了出來對著喬嫻妃屈膝:「嫻妃娘娘,皇上讓您去偏殿候著。」
喬嫻妃二話不說起身去了偏殿,暖意撲面而來,她手裡攥著帕子,焦躁不安地看向門口。
宮人送來了茶水點心,喬嫻妃也沒心思看,頻頻蹙眉看向了外頭,這一等就是半個時辰。
鍾粹宮
「喬嫻妃去見皇上了?」淑妃正在翻開這一個月的賬本,目光正好觸及鹹福宮的開支賬冊,白花花的銀子宛若流水似的,單是吃這一項,就足以用奢侈二字形容。
淑妃見狀不禁秀眉一擰。
對面坐著的是麗貴人,她點點頭:「嬪妾正好在梅花園遇見了嫻妃,看著很著急的樣子,想想也是,攤上了這麼個流言,誰不生氣?皇上如今還不到雙十,六年……這不是詛咒皇上麼。」
麗貴人掩嘴笑,背靠在了椅子上:「早知嫻妃是這麼個不容人的,嬪妾倒寧可皇後娘娘一家獨大。」
至少皇後生不出小皇子,她們的機會就更大了,麗貴人摸了摸臉蛋:「不論出生,咱們誰也不比嫻妃遜色,憑什麼被她搶先一步?」
啪嗒。
淑妃將賬本子合上,越看越惱火,蹙眉看向了麗貴人:「也不知是誰在背後助力了一把,喬嫻妃這一胎,有的麻煩了。」
「甭管是誰,反正不是咱們。」麗貴人纖細的手腕扶著椅子站起來,來到了淑妃面前:「祺答應那個蠢貨,擺明了就是被喬嫻妃給利用了,嬪妾也不信筠妃,如今唯一能信得過的隻有淑妃姐姐。」
淑妃挑眉看她。
「嬪妾愚鈍,大抵也能猜出皇上遲遲沒有寵幸咱們四個的原因,小皇子未曾出生前,倘若咱們四個不論是誰有了身孕,血脈不純,唯恐有什麼想法。」
麗貴人娓娓道來。
除此之外,她確實是想不到其他的想法。
「咱們一直耗下去不是個法子。」麗貴人滿臉誠懇,舉起三根手指頭對天發誓:「嬪妾願意以母族起誓,這輩子絕不會背叛淑妃姐姐。」
見她這副模樣,淑妃面上立即換了幅笑容,拉著麗貴人的手:「麗妹妹,
見外了。」
麗貴人道:「在後宮多一個人朋友,多一層保障,臣妾覺得咱們和親公主入宮的妃子不能侍寢,可以先在幾個秀女之中物色兩個衷心的拉攏。」
聽她這麼說,淑妃面上露出幾分興緻來:「你可有看好的?」
「今年秀女中有個沈秀女,家世清白,論樣貌也不比喬嫻妃遜色,隻是得罪了嬤嬤,經常被罰,嬪妾願意替娘娘試探一二,到時娘娘再施以援手,沈秀女必定唯命是從。」
淑妃立即就答應了,反手將手腕上的玉鐲子套在了麗貴人手腕上:「就按照你說的辦!」
「多謝姐姐。」麗貴人大大方方收下後道了謝。
兩人閑聊著,淑妃忽然問:「你剛才說信不過筠妃,是為何?」
提到筠妃,麗貴人嗤之以鼻:「雖沒做過什麼令人不齒的事,但筠妃兩面三刀根本靠不住,那日嬪妾本想來看看姐姐,是筠妃攔著不許,嬪妾看筠妃和喬嫻妃相談甚歡,便知筠妃靠不住。」
四個人中,麗貴人樣貌最好,脾氣耿直有什麼說什麼,也是最早提出四個人團結的人。
但筠妃的本性被麗貴人看透了,不值得深交。
淑妃揚眉,此事她確實聽說過,對麗貴人笑了笑:「現在看清也不算太晚了,若能收復沈氏,讓沈氏侍寵,本宮就給母族寫信,助力你母族一臂之力。」
聞言,麗貴人感激涕零:「多謝娘娘。」
四人中,淑妃家族最盛,又是嫡公主嫁來和親,因此,冊封時淑妃位份最高。
正聊著外頭傳皇上今日召了筠妃侍寢。
兩人頓愣,淑妃看向侍女:「去打聽怎麼回事兒?」
片刻後侍女折身回來,低聲道:「回娘娘話,奴婢聽說是皇上沒見喬嫻妃,正好筠妃去送湯,便被留了下來,還氣走了喬嫻妃。」
淑妃面露譏諷:「她倒是會挑選時候,果真是不叫的狗會咬人,不聲不響地勾引了皇上。」
誰也沒有想到筠妃不僅得寵了,而且還連寵了三日。
三日內喬嫻妃日日都去求見,都被拒之門外,甚至還以身子不適為由,皇上得知後也隻是派人去請太醫。
沒轍了,喬嫻妃隻好去求鳳儀宮。
對著方荼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娘娘,臣妾冤枉啊,孩子還小哪經得起什麼算計,臣妾已經求見皇上三日,都被拒之門外了,求娘娘幫幫臣妾。」
砰砰朝著方荼磕頭。
方荼蹙眉叫人將喬嫻妃扶起來:「皇上許還是在氣頭上,你先別往心裡去。」
「娘娘……」喬嫻妃都恨死了背後之人,一句流言蜚語害慘了喬家,方荼又道:「皇上一定會有法子保你們母子平安。」
喬嫻妃眼眶都哭腫了,哭啼一下午,方荼偏還要耐著性子哄著,偶爾還要將心中不適強壓下去,扶月見狀遞來茶,裡面加了兩粒酸梅,方荼伸手接過,喝了兩口才算是緩和了許多。
送走喬嫻妃後,方荼才算是鬆了口氣。
扶月趕緊上前替方荼撫後背:「娘娘,用不用請太醫?」
「不必!」方荼矢口拒絕,擡起手下意識地摸了摸平坦的小腹,這幾個月看似皇上隻有初一十五才來鳳儀宮。
實際上,幾乎日日都會來一趟。
前幾日早晨起身時偶感不適,一陣噁心傳來,經過太醫診脈確定已經有了不足一個月的身孕。
「娘娘著實辛苦了。」扶月嘆。
方荼搖了搖頭:「後宮現在不得安寧,本宮難得躲個清閑,隻盼著三個月懷的穩固些。」
「自然會的。」
方荼抿了抿唇瓣,看向殿外映襯窗戶飄零的雪花,道:「許久不見母親了,也不知母親怎麼樣了。」
「奴婢聽說大少夫人也懷了,夫人應該是日日陪著孫姑娘呢。」
想著小侄女,方荼眉心都化了,對著扶月吩咐:「讓母親得空帶著嫿姐兒來坐坐,嫂嫂身子不便就不必來了。」
扶月辦事速度很快,次日就安排了方夫人帶著嫿姐兒入宮,嫿姐兒比慶安大了半歲,兩個粉雕玉琢的小丸子湊在一塊,嘰嘰喳喳,均是滿臉好奇。
「眉眼像極了嫂嫂,漂亮得很!」方荼彎腰就要伸手去抱,卻被扶月給攔住了:「娘娘!」
方夫人見狀揚起眉,詫異地看向方荼:「這是……」
方荼羞澀一笑,點了點頭,方夫人立即笑得合不攏嘴了,手拉著嫿姐兒後退兩步:「你也是個沒輕沒重的,自個兒什麼身子不知道?孩子還小,不知輕重。」
「母親,女兒知分寸。」方荼露出小女兒般撒嬌,沖著嫿姐兒招招手,從懷中取出一枚玉如意金鎖掛在了她的脖子上,嫿姐兒奶聲奶氣地說了句:「謝謝姨母。」
方荼嘴角翹起弧度,摟著嫿姐兒啪嘰親了親,一旁的慶安見狀也貼臉過來蹭了蹭。
「慶安也乖。」方荼慈愛地在慶安臉上親。
小傢夥這才滿足了,咧著嘴嘻嘻笑。
方夫人將兩個孩子遞給了扶月,扶月二話不說帶著孩子去了偏殿,任由母女倆閑聊。
「你嫂嫂這一胎,八成是個女孩。」方夫人也不意外,語氣更沒有失落,她早就對兒媳婦說過,生男生女都無所謂,讓她不必有壓力。
但對方荼,方夫人愈發心疼,處境不同許多事她也沒法說出口,一個皇後沒有皇子傍身,終究不穩固。
「母親,公主也好。」方荼搖搖頭,並不在意。
方夫人慾言又止,忽然改口問:「前些日子我聽說淑妃被算計了,祺答應又被打入冷宮,祺答應的母族又盼來了和親公主贖罪,你大哥說得輕巧,可我每每聽說宮裡的消息,總是擔心你會被算計。」
這些日子有關於喬嫻妃鬧得沸沸揚揚,方夫人就寢食難安,在府上吃齋念佛給女兒祈福。
乍然聽聞女兒有孕,方夫人也是憂喜參半。
「許多事隻是聽著嚇唬人罷了,母親不必擔憂,女兒一切安好。」方荼極力讓自己表現得很開朗:「後宮妃嬪偶有爭風吃醋,也鬧不到女兒面前。」
現在前朝後宮的注意力全都放在了喬嫻妃身上,鳳儀宮倒是安靜,有妃嬪來請安抱怨幾句,她也隻是當做沒聽見。
方夫人點點頭,看向了女兒欣慰道:「入了宮才短短兩年,你就已經和從前大不一樣了,越來越有國母風範。」
「那是自然,女兒可是中宮皇後!」方荼拉著方夫人撒嬌,宛若從前未出閣時。
留下了方夫人和小侄女用午膳,臨近傍晚了才派人送兩人離開,她鬆了口氣。
扶月送完人折身回來:「娘娘這下可安心了?」
「見過母親之後,心裡踏實了不少。」方荼微微笑,又見內務府送來了不少冊子,她蹙眉,大手一揮:「送去鍾萃宮,就說本宮這兩日照顧小公主騰不開身。」
內務府的人立即將冊子送走了。
許是白日裡見過娘家人,晚膳時,方荼的胃口格外好,吃飽喝足後扶月送來酸湯:「今兒還是筠妃侍寢,奴婢留意著淑妃那邊的動靜,這幾日麗貴人和淑妃走得頗近,麗貴人去儲秀宮的頻率越來越頻繁了。」
「儲秀宮?」方荼揚眉,大抵猜到了麗貴人的心思:「繼續盯著。」
扶月點頭。
轉眼間便是年下,前方戰事停了下來,北梁跟南和瓜分了北燕,朝廷這幾日越發的忙碌。
要派人去接手城池,更換舊臣,還要去安撫民心。
連續多日都不見皇上來後宮。
對於喬嫻妃這一胎,皇上堅持不肯見喬嫻妃,前陣子還風風火火的嫻妃,宛如被人打入冷宮。
喬丞相也沒轍,隻能私底下想法子破除流言蜚語。
否則,將來小皇子出生,也註定要背負罵名。
筠妃每日親手燉補湯送去議政殿,偶爾還會被留下侍奉左右,儼然是代替了喬嫻妃原來的地位。
不過,筠妃低調內斂,並未張揚,對內對外都是和和氣氣,該給的賞賜一樣不少。
對其他妃嬪也是客客氣氣,沒有半點失寵而驕的架勢。
又是十五
諸位妃嬪來請安
眾人一眼就看見了筠妃,身穿素色長裙,鬢間隻用玉飾點綴,整個人散發著一股溫柔的氣質。
麗貴人眼尖地認出了筠妃鬢間頭飾,驚訝道:「筠妃娘娘頭上的玉飾,倒像是太後留下的那一套,還是太上皇請的能工巧匠打造了一年多,才製成的,皇上對筠妃娘娘可真好,這麼貴重的飾品都給了您。」
經麗貴人提醒,大家才驚訝。
筠妃下意識地擡起手摸了摸髮鬢,訕訕道:「麗貴人是不是看錯了……」
「怎會,這玉還是嬪妾母族貢獻的,天下間僅此一塊,極難得,嬪妾幼時曾見過。」麗貴人笑著掩嘴:「皇上將這套玉飾賞給了筠妃娘娘,娘娘又何必遮遮掩掩?」
被點破後,筠妃蹙眉。
「難怪遠遠瞧著水潤十足,對比筠妃鬢間的頭飾,咱們手腕上戴著的這些就顯得太普通了。」淑妃晃了晃手腕上的羊脂玉手鐲。
筠妃又怎會聽不出淑妃的陰陽怪氣,不僅沒有生氣,反而朝著淑妃走來,直接拔下其中一支簪就要朝著淑妃鬢間簪去,卻被淑妃擡手制止了:「這可是皇上的一片心意,本宮怎能奪人所愛。」
「一支玉釵哪比得上咱們姐妹情深。」筠妃笑道。
淑妃搖頭,避開了,朝著諸位笑了笑:「筠妃現在可是寵妃,本宮可不敢高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