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婆媳倆的默契
第298章婆媳倆的默契
瀋海楓挑眉,「海平你才幾歲,別天天聽於飛旭瞎說。」
于飛旭就不樂意了,「哎,我怎麼就瞎說了,就這個事兒,我們家最有經驗,是不是飛躍!」
於小胖蹲在那兒跟沈池越摳石子兒呢,聽到于飛旭突然提他,他就隨口說道,「我不懂你們,反正我懂我自己就行。」
瀋海平一下子樂了,「對,飛躍你懂自己就行。」
沒過兩天青石一小就開學了。
開學這一天一大早,方曉洛給沈今夏準備了漂亮的新衣服,還給她紮了兩個辮子,戴了紅色的頭花,看起來又精神又漂亮的。
方曉洛將書包遞給沈今夏,「我們的夏夏從今天開始也是小學生了呢。」
沈今夏抱著方曉洛,給了她一個大大的親親。
「媽媽,等我長大了養你哦。」
沈清月一看,急急忙忙擠到中間,對著沈今夏指著自己的小臉蛋,「姐姐……親親……」
沈今夏看見沈清月,笑眯眯地,趕緊在沈清月的臉蛋上一面親了一口,「姐姐的乖乖小蜜果,等姐姐放學回家哦。」
沈池越也不樂意了,也湊過去,「我……我……」
沈今夏親完沈清月,趕緊又親了沈池越,真的是一個不能落。
因為是沈今夏第一天上小學,所以家裡人全都跑到學校去送,方曉洛還特意帶著沈池越和沈清月一起。
于飛旭和於小胖一大早也跑了過來,大家一起去學校。
到學校的時候時間比較早,分班的大紅榜就貼在了學校外面。
一年級一共四個班級,沈今夏分在了一年四班。
方曉洛琢磨著,「啊,我給忘了一件事。」
瀋海平聽了以後問道,「媽媽,什麼事兒啊?」
「我忘了贊助一年級新生桌椅了,夏夏他們用不到新桌椅怎麼辦?」
瀋海平:……「媽媽,那六年級你要贊助嗎?」
方曉洛拍拍瀋海平的肩膀,「你明年讀初一的時候,媽媽暫時青石一中三個年級的新桌椅,今年你先忍忍。」
瀋海平笑起來,「媽媽,倒也不用贊助桌椅,其實學知識和桌椅新的舊的也沒什麼關係的。」
方曉洛說道,「還是有點兒關係的,桌椅用的舒服,學習效率肯定高。」
她說著看向沈今夏,「夏夏加油,等到期中考試,也給媽媽考兩個一百分看看。」
沈今夏很認真地點點頭,「好,媽媽,我加油。」
各個班的班主任組織新生站排。
等到點名以後,就帶著新生們進了校園。
於小胖對方曉洛說道,「姑姑,我肯定會照顧好夏夏的,不會讓她受欺負。」
方曉洛笑著拍拍於小胖的肩膀,「姑姑當然相信啦。」
看著孩子們都進了校園,鄭蘭花很是感慨,「真快啊,夏夏都上小學了。」
方曉洛一手拉著沈池越,一手拉著沈清月,「是呀,明年這時候我就把這倆扔幼兒園去。」
鄭蘭花說道,「明年這個時候?那還沒到三周歲呢,是不是太早了?」
「不早,啥年代了,小孩子早點兒讀書,早立事。」方曉洛說道,「媽,咱倆不是還得在家享享福麼。」
鄭蘭花也不說話,兩個人一起往家的方向走。
方曉洛說道,「媽,你想啊。這倆一送幼兒園,你的時間可就充裕了。你看現在,我要是店裡有事兒,我就往外跑,沈崢忙來忙去的,家裡就你一人忙這兩個小搗蛋。等到他倆去幼兒園,天哪,上午的時間是你的,下午的時間還是你的,你想躺著就躺著,想出門吹牛皮就吹牛皮,空氣都是清甜的,信我!」
鄭蘭花想了想,「你說的可太對了,要不現在去問問幼兒園收不收吧。」
方曉洛笑道,「媽,你當我不想,我那天去問了,人家園長告訴我,太小了,再等等,怎麼也得到兩歲半才行。要不我今天就把這倆都扔幼兒園去。」
「啊,兩歲半就行啊。」鄭蘭花開始擺弄手指頭,「那行,明年六月份就送,一天別差。」
方曉洛和鄭蘭花對視一眼,「成,能多上一個月算一個月,就這麼定了。」
沈池越和沈清月兩個孩子還為了能出來玩開心呢,因為方曉洛和鄭蘭花還帶著他們倆去了集市,熱熱鬧鬧的,超級開心。
兩個開心的小朋友分別得了一根香蕉拿在手裡。
沒等到家呢,沈清月的香蕉已經吃了大半兒了。
沈池越的香蕉隻咬了兩口。
進門以後,沈池越就把自己的香蕉給沈清月了。
沈清月很是開心,爬到高腳椅上,將香蕉都放在桌子上,準備留著下次吃。
學校裡,第一節課下課,同學們呼啦一下全都跑出去玩。
儘管隻有十分鐘的課間時間,但是對學生們來說就好像能玩很多東西。
瀋海楓他們跑出來踢球,他就發現,班級裡的孫萍一直用哀怨地眼神看著他,弄的他很是鬱悶。
瀋海楓停下來系鞋帶,就這一剎那,一張字條就扔在他面前。
瀋海楓蹲在那兒將字條展開——「你不看我的信,是因為討厭我嗎?」
瀋海楓將字條團了團,滿腦袋問號。
他看不看信的,和討厭誰有關係嗎?
于飛旭眼尖,他笑嘻嘻地湊過來,「我可看見了,孫萍給你字條了是不是?好哥兒們就別藏著掖著,字條上寫了什麼?」
說著,于飛旭就將瀋海楓手裡的字條給摳了出來。
「艾瑪瀋海楓,那天給你信的是孫萍啊,怪不得,她和趙佳怡關係挺好的。」于飛旭說道,「人家現在還以為,你就是沒看人家的信,要是孫萍知道信直接給了竈王爺不知道是什麼心情。」
孫萍一直盯著瀋海楓的方向看,她就看見自己的字條被瀋海楓給了于飛旭,立馬覺得自己受到了天大的傷害,眼淚不爭氣地往下掉。
直接捂著臉就跑了。
于飛旭一拍腦門,「壞了壞了,瀋海楓,你把人給惹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