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溪水上還飄著薄霧。
老林頭把已經煮好的雞蛋裝進竹籃,塞到葉晨欣手裡:「路上餓了就吃,別省著!」
「這菌子泡軟了燉肉,比城裡的人蔘還補,軒轅小子傷沒好,多給他燉點。」
說著,他又把那包野山菌往趙琰懷裡塞。
軒轅坤扶著門框笑:「謝謝您老,等我們回來,一定給您帶石鎮的桂花糕!」
火女早早就把行李捆在馬背上,嘴裡叼著個熱雞蛋,含糊不清地喊:「老林頭再見!我們會想您的!」
眾人翻身上馬時,老林頭還站在村口揮手,直到他們的身影鑽進晨霧裡。
火女嚼著雞蛋,突然指著路邊的野薔薇:「快看!這花比木屋院子裡的還好看!」
她想跳下馬摘,被蘇海燕一把拉住:「小心馬驚了,前面就到溪口鎮,鎮上說不定有賣花的。」
溪口鎮依著一條小溪建,青石闆路被溪水潤得發亮。
沿街的店鋪大多開著門,賣米糕的鋪子飄著甜香,豆腐腦攤子前圍了好幾個人。
他們找了家「溪畔客棧」,老闆娘是個圓臉婦人,看到軒轅坤胳膊上的繃帶,連忙招呼:「受傷的小夥子快坐,我這有剛曬好的艾草,煮水敷著能消腫!」
放下行李後,眾人決定先在鎮上逛一圈,順便買點路上用的東西。
葉晨欣拉著軒轅坤走進一家布店,想給她挑塊軟布做護腕。
裴秀在藥鋪裡問有沒有止血的草藥,順便給老林頭帶了兩盒治風濕的藥膏。
火女則蹲在米糕攤子前,盯著剛出爐的紅糖米糕挪不動腳。
「老闆娘,給我來三塊!」
火女掏出幾張毛票,剛接過米糕,就聽見不遠處傳來撕心裂肺的哭喊:「我的娃!我的娃被搶走了!」
眾人循聲望去,隻見一個穿藍布衫的少婦跌坐在溪邊的石階上,頭髮散亂,手裡還攥著半塊沒吃完的米糕,朝著巷口哭喊:「穿灰布衫的男人!戴草帽!抱著我的娃!娃穿紅肚兜!紮倆小辮!三歲!」
趙琰立刻把骨刀別到腰後,快步走過去:「大姐你別急,我們幫你找,那男人往哪個方向跑了?」
少婦擡起滿是淚痕的臉,手指著鎮西頭的窄巷:「往那邊!剛跑沒兩分鐘!懷裡的娃還哭……」
蘇海燕掏出帕子給少婦擦眼淚:「你先穩住,我們分三組找,很快就能把娃找回來!」
她轉頭對眾人使眼色:「趙琰跟我走西巷,裴秀和火女去碼頭,那邊人多,人販子說不定想坐船跑。」
「小坤子和葉晨欣去北頭的舊倉庫,我剛才問過客棧老闆娘,那倉庫好久沒人用,常有外地人躲著。」
軒轅坤扶著葉晨欣的肩膀:「你跟在我後面,別靠太近!」
葉晨欣點點頭,從背包裡摸出之前老林頭給的野果乾,揣在兜裡,萬一找到孩子,能哄一哄。
趙琰和蘇海燕走進西巷時,巷子裡的商販正議論紛紛。
賣菜的張大媽手裡還拿著秤桿:「剛才是有個穿灰布衫的男人跑過去,懷裡抱個娃,娃哭得厲害,他還捂娃的嘴!」
「我喊了句幹啥呢,他頭都不回就往倉庫那邊跑了!」
「倉庫在哪?」趙琰追問道。
「順著這巷走到頭,左拐就是!」
張大媽說著,還往蘇海燕手裡塞了個西紅柿:「姑娘,找到娃記得跟我說一聲,這世道,娃丟了太可憐了。」
另一邊,裴秀和火女跑到碼頭時,船夫們正解纜繩。
火女攔住一個穿蓑衣的船夫:「大叔,剛才有沒有穿灰布衫,戴草帽的男人抱著孩子來坐船?」
船夫搖搖頭:「沒見著,今早就走了兩艘船,都是鎮上的漁民。」
「不過我剛才看到倉庫那邊有個人鬼鬼祟祟的,好像在放風。」
裴秀和火女聞言,相互對視一眼,立刻就轉身飛奔起來。
軒轅坤和葉晨欣剛走到倉庫附近,就聽見裡面傳來孩子的哭聲,還夾雜著男人的呵斥:「再哭!再哭把你扔到溪裡餵魚!」
葉晨欣攥緊軒轅坤的手,指尖都泛白了。
軒轅坤輕輕拍了拍她的手背,示意她別慌,然後慢慢繞到倉庫後門,發現門虛掩著,能看到裡面堆著不少廢木頭。
很快,趙琰和蘇海燕、裴秀和火女也趕來了。
趙琰貼在門縫上往裡看:裡面有四個男人,一個抱著孩子,正是穿紅肚兜的娃。
另外三個在收拾東西,地上放著幾個麻袋,還有一本翻開的賬本。
「人販子是普通人,別傷著孩子!」
趙琰壓低聲音:「裴秀和火女守在後門,別讓他們跑了。」
「我和蘇海燕從正門進去,先制住抱孩子的。」
「小坤子和小葉子從側門繞,盯著另外三個,別讓他們碰傢夥什!」
火女攥著拳頭:「放心!我絕不讓他們跑掉!」
趙琰推開門時,抱孩子的男人正把娃往麻袋裡塞,孩子哭得嗓子都啞了。
「住手——」
趙琰吶喊一聲,蘇海燕已經沖了上去,峨眉刺輕輕抵在男人的後腰:「把孩子放下,不然別怪我們不客氣!」
男人嚇得手一松,麻袋掉在地上。
葉晨欣連忙跑過去,解開麻袋口,掏出野果乾遞到孩子面前:「寶寶別怕,阿姨給你吃甜的!」
孩子抽泣著,小手攥住野果乾,漸漸不哭了。
另外三個男人見狀,想抄起地上的木棍反抗,軒轅坤抖了抖雙刃劍,劍身一下就把木棍打飛了:「老實點!你們跑不掉的!」
其中一個想往後門跑,剛到門口就被火女伸腳絆倒:「想跑?沒門!」
裴秀順勢按住他的胳膊,讓他動彈不得。
趙琰撿起地上的賬本,翻開一看,氣得臉色發青。
上面記滿了孩子的去向:「三月初五,男娃,賣往山北王家,五兩銀。」
「四月初一,女娃,腿有疾,棄於亂葬崗。」
「五月十二,男娃,哭鬧不止,揍了兩頓才老實!」
「……」
滿滿的信息,每一條都讓人觸目驚心,甚至越看越上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