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回屋去告訴娘親,將所有好東西,全部藏起來,尤其是那兩隻鵪鶉,可千萬別讓那老太婆給瞧見了!」
聽到春芳的話,春燕如臨大敵一般,拉著兩個妹妹就往屋裡跑。
正準備給鵪鶉拔毛的劉氏,看到三個女兒如一陣疾風般跑進來,不禁笑著問道:「咋還跑上了,小心摔倒。到時可不要哭鼻子哦!」
「娘,不好了,我看到祖母挎著籃子朝著咱家來了,快點將好東西全部藏起來,不然,一會兒,又要被祖母劃拉走了。」
不等劉氏反應過來,三個孩子已經行動起來,抱著各自認為的好東西,紛紛朝屋外的雜物間飛奔而去。
因為在祖母眼中,那裡面無非是一些破破爛爛,如同垃圾一般,根本看不上眼的農具,她甚至都懶得進去瞅一眼。
「娘,您想啥呢!快藏東西啊!不然,一會兒,又要被祖母這個強盜給打劫了。」
春妮見她娘有些愣神,擡手在她面前使勁揮了揮,然後拎起半袋雜糧面,還有一個油罐子,就急匆匆往外走。
劉氏百思不得其解,那個老妖婆早不來晚不來,為何偏偏這會過來,難道她有未蔔先知的本事,看到男人抓了兩隻鵪鶉?
劉氏越想越氣,抓起兩隻鵪鶉,還有裝雞蛋的簍子,就快步出了屋。
屋內正在摘豆角筋的父子倆,聽到動靜也連忙起身,跑去廚房收拾東西。
擔心藏東西的時候,被老太婆抓個現行,春妮打算派年齡最小的弟弟,去大門口放哨。
「大姐,你放心,保證完成任務。」春生拍了拍自己的兇脯,一副兇有成竹的模樣。
說完,就像一陣風似的,跑去大門口放哨了。
那兩隻鵪鶉自己還沒有吃,憑啥便宜了那個偏心的老太婆。
不是陳長安小氣,而是實在看不慣他娘的所作所為,吃自己的,拿自己的,到頭來,還在外面說他小氣,不孝等等。
大到米面糧油,小到一點燈油,皆被父女幾人藏得嚴嚴實實。
並非他們言過其實,而是侯氏恰似那強盜一般,每次前來,猶如蝗蟲過境,連針頭線腦都不肯放過。
「爹,娘,那老太婆來了。」春生瞥見那個偏心的祖母,見她與自家僅隔三戶人家,便邁著小短腿往回狂奔。
所幸這邊已將東西藏得差不多了,幾乎沒什麼能入得了她的眼。
「你們父子該幹啥幹啥!切不可讓她瞧出端倪,我繼續做晚飯,等你娘來了,見機行事。」
為了不讓對方察覺她們藏東西,劉氏特意讓大家佯裝出毫無防備的樣子。
故而,當侯氏踏入院子時,映入眼簾的便是這樣一幅場景:春燕正領著春芳、春嬌在餵鴨子,大孫女則在廚房幫母親做飯。
至於自己那不入眼的兒子,正坐在屋檐下和春生擇著豆角筋,好一幅溫馨祥和的畫面。
奈何這些人,仿若沒有看到她的到來一般,繼續忙著手上的活計,壓根就沒人理會自己。
這可把侯氏氣壞了,指著春燕姐妹三個的鼻子,破口大罵,「你們這幾個賠錢貨,是瞎了眼沒看到我嗎?竟然如此不知禮數,連個招呼都不打,難不成是啞巴了?」
話一出口,還沒等陳長安發話,在廚房裡做飯的劉氏一個箭步沖了出來,「我的孩子有沒有教養,得看她們面對的是怎樣的人,你一口一個賠錢貨,一句一個死丫頭,哪裡有半點兒長輩的樣子,還妄想孩子們跟你打招呼,真是癡人說夢。」
而被點名的三姐妹,仿若未聞,依舊自顧自地忙著餵鴨子,一言不發。
本就心懷怨念的侯氏聽到這話,愈發煩悶,心頭好似被一團棉花堵住,上不來,也咽不下。
許久,她才回過神來,心中暗自詫異,平日裡逆來順受的老二媳婦,今日怎會如此忤逆自己。
她隻覺得彷彿有什麼東西,正逐漸脫離掌控,這可萬萬不行,絕對不能讓這種事情發生。
老太婆旋即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我可是你婆婆,你就是這般對我講話?今日心情還不錯,便不同你們這幾個賠錢貨計較了。家裡的米和油已經見底,你大哥整日忙碌,沒有時間去買,你速速將你家的糧食給我裝好送過來。
還有,我聽聞老二近來跟著滿堂他家那個小兒子賺了不少銀錢,你爹近日胃口欠佳,就想吃些大肥肉。家中無錢,你給我一兩銀子,我好去鎮上買些回來,讓他過過嘴癮,也免得你再跑一趟。」
陳長安深知他娘貪得無厭,卻未曾料到,其貪婪程度已到了如此境地,開口便是一兩銀子。
他在山上的這段日子,確實略有進賬,但也隻有幾百文而已。
況且自己並不虧欠她什麼,雖說給予了他生命不假,但這些年,該盡的孝道他已然盡到,不該承受的委屈亦已承受,如今的他,已經不想再忍氣吞聲。
因為他發現,造成今日的地步,皆是自己軟弱無能,但凡反駁過一次,也不至於讓妻兒跟著自己受了十幾年的謾罵。
想到每次母親來家掃蕩過後,媳婦都會大病一場,他便不想再繼續做所謂的孝子。
看向侯氏的眼神中不禁多了抹冷色。
「娘,我們十幾年前便已分家,每年應盡的孝道和糧食,更是半點不少。爹若想吃肉,讓大哥去買便是,畢竟他身為家中長子,繼承了大半家業,贍養您和爹本就是他的分內之事。
沒有任何緣由來我家毫無條件地索取,所以,還請您打回去吧!莫說是一兩銀子,便是半文,我也不會給。」
侯氏本欲明日再來,怎奈家中大孫子饞肉心切,一個勁地念叨要吃肉,還振振有詞地說學堂裡那些孩子之所以讀書好,皆是因每日大魚大肉,吃得好,故而腦袋才靈光。
聞得此言,侯氏二話不說,穿上鞋,便風風火火地趕來了。
畢竟,大孫子可是家中的獨苗苗,是全家人的希望所在。唯有他讀書有成,自己方能跟著沾光,有朝一日成為秀才公的祖母,亦或是舉人老爺家的老夫人。如此一想,那可真是風光無限啊!
為了日後能跟著孫子盡享榮華富貴,侯氏隻能繼續來老二家搜刮,家中能節省一文是一文,畢竟大孫子讀書,每年所需的幾兩銀子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老大媳婦又是個好吃懶做、隻顧娘家的主,這些年,若不是自己隔三岔五來老二家撈點生活所需,日子恐怕會比現在更加清苦。
侯氏將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大孫子身上,若是空手而歸,拿什麼給大孫子買肉。那還如何指望他考取功名。
誰也休想耽誤她將來享福,因此,當她聽到老二的話,登時就急了眼,罵罵咧咧地說:「我可告訴你,不管你有沒有,今日必須給我拿一兩銀子,不然,你就等著我去衙門告你個不孝之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