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她買了一個小區
胡大嬸不死心,她還是認為,是容家把家屬院的龍脈都吸光了,現在隻有鳳脈,也就是女孩。
容媽媽聽到她這個說法,真是懶得跟愚蠢的人計較。
等兒媳婦出月子時,她就給全部家屬院的人分了紅鴨蛋,讓大家都沾沾喜慶,唯獨沒有給胡大嬸家裡發紅鴨蛋,氣得她找到容家理論。
容媽媽可不是好脾氣的人,特別是敢說她兒媳婦的。
胡大嬸剛來家裡說了兩句,容媽媽就火力全開,把胡大嬸罵的狗血淋頭,想死的心都有了。
最後灰頭土臉的離開了容家,以後再也沒聽到她說一句容家媳婦的壞話。
容家又多了兩個小孩,家屬院的房子已經有點住不下了。
容媽媽打算在外面買一套房子,她和孩子都搬過去住。
孩子畢竟太多,如果住在容老太那邊,那會吵到她的。
容媽媽現在有錢,公司發展的非常好,有政府的大力支持,有國家的政策扶持,她的公司越來越強大了。
容媽媽已經讓女兒容景柔接觸公司,哥哥想當兵,那家裡的企業隻能是女兒來繼承。
容媽媽本想讓兒媳婦接手,可她不幹啊,她隻想把自己的醫館做好。
最後沒得選擇,才讓女兒接手的。
不過景柔真的太小,要她獨自撐管公司,恐怕還需要幾年的磨練。
容景柔和周浩誠的事,進展的很慢,兩人到現在,也隻是牽牽手。
傅南嬌出月子的酒席,周浩誠和周蓉月都來了。
周蓉月見傅南嬌又生了兩個男孩,誇她是真能生,看她恢復的這麼好,打趣說是不是準備要三胎了。
傅南嬌有點哭笑不得,她應該不會再生了。
而她也找周浩誠,問的一件事。
那就是周浩誠是真的喜歡景柔,還是有別的目地。
周浩誠是一個聰明人,傅南嬌這麼問,他心裡自然就清楚是什麼事。
周浩誠跟她保證,沒有任何的目地,就是單純的喜歡景柔。
傅南嬌聽他這麼說,才放心了。
景柔要是能嫁給他,那也是一件大喜事,就憑周浩誠將軍的身份,以後景柔都不會委屈。
其實,周浩誠想快點結婚,他已經35了,這年頭,就算是將軍,但35還沒結婚,也是會被人說閑話的。
但對景柔來說,她還小,她現在才22歲。
兩人相差13歲,這是一個很大的年齡差。
不過周浩誠並不顯老,站在景柔身邊,不知道的人頂多說他是大哥。
景柔去過周家,周家人對她很喜歡。
知道她是容家人,就更是滿意了。
等過段時間,周家想到容家提親。
周浩誠把這件事跟容媽媽說了一下,容媽媽沒有什麼意見。
隻要是孩子自己喜歡,她不會幹涉。
但景柔要是嫁人了,那家裡的企業她就不能管理了。
周家可不會像容媽媽,讓兒媳婦自己折騰,在周家,兒媳婦就要知書達理,在家相夫教子,孝敬公婆。
所以說傅南嬌能遇到容媽媽,那真的是她太幸運了。
出了月子後,傅南嬌又休息了一個月,肚子上的疤已經看不出來了。
她自己調配的藥膏,能去除剖腹產的傷疤。
有一個藥商知道了她的這種葯,想從她手裡買下藥方。
這葯要是能生產出來,那絕對受廣大女性的熱愛。
多少女性因為肚子上的傷痕而自卑,又有多少男人因為傷疤而嫌棄女人。
傅南嬌想,這也算是給廣大女性謀福利,所以答應了。
但她不是賣藥方,她是入股,百分之三十的股。
藥商沒想到,她一個區區女子,竟然有這麼精明的商業頭腦。
這葯一旦生產出來,那絕對是一本萬利。
她佔百分之三十的股份,分紅分到手抽筋啊。
不過,傅南嬌還附加了一個條件,那就是不能賣的太貴。
葯價要能在普通女性接受的範圍之內。
藥商答應了,他們也想賺錢,當然要考慮當下的消費能力。
傅南嬌寫了藥方,和藥商簽下合同書。
她真的太聰明了,她隨著社會的經濟開始各種投資了。
醫館,影視,葯業她都有股份。
而在去看房子的時候,她更是買下了一個區的樓房。
樓房在錦城的市中心,一套2萬5千,她買的這片區一共有130套房,如果全款,那就是3百多萬。
但傅南嬌很聰明,她提出先預付首期,剩下的款在十年之內還清。
地產商的老闆接受了這個提議,就算先首付,也要100多百,老闆也不虧。
傅南嬌花了一百多萬,買下了市中心仙橋一品的小區,餘下的款在十年內還完。
目前這個小區,是錦城最好最貴的小區。
是今年剛剛完工的,容媽媽說要買房子,傅南嬌也跟著找好的地段,她就看中了這個小區。
仙橋一品小區都是精品房,已經都裝修好了,直接拎包就能住。
現在錦城可是流行一句話,要是能在仙橋一品小區有套房,那身份就不一樣了。
小區還備配了小學和中學,後期還會建設高中,有非常好的發展趨勢。
傅南嬌毒辣的眼光,就是看到了小區的前程,所以才把所有的資產都拿出來,購買了小區。
容媽媽知道兒媳婦有膽量,但沒想到她膽子比自己還要大,不過她還是支持兒媳婦的,幾乎拿出所有的積蓄來給她。
錦城的房價和申市比起來,還是便宜很多的。
但在普通人眼裡,一套2萬5千的套子,那也不是隨隨便便能住得起的。
而且一套2萬5千的房子這是傅南嬌買下來的價,但要在對外出售,那就得翻一翻了。
現在經濟越來越好,人們也會開始想著對自己好一點,開始享福。
所以小區的房價就算在翻一翻,也不怕賣不出去。
傅南嬌買下小區後,她並不是什麼也沒做,她在報紙上,電視上,還有廣告牌都打了廣告。
還請了當下最火的影星代言。
這麼一通操作下來,房子很快就賣了出去,還有人租房子。
傅南嬌不會那麼死腦筋,不管是買的,還是租的,她都不會拒絕。
而她的這一波操作,很快就有其他的地產商老闆紛紛效仿。
這正是促進本市經濟的一大闆塊,大大的提高了錦城的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