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專盯磨洋工和耍滑頭
秋冬的溫度果然如秦謹行預料的,比往年要高。
不過,就算再高,霜降之後,溫度也下降了許多。
到了十一月初,紅薯的秧子都快凍死了,不能再拖了。
於是秦謹行便下令開始起紅薯。
今年紅薯的生長期太短,即使林曉晴用了靈泉水,個頭也不如去年的大。
搶種搶收的時候,所有人都忙了起來。
韓文康和陳媛兩人也加入了隊伍。
就連趙春杏都來了。
不過,她大部分時間都在磨洋工。
她覺得這樣能占集體的便宜,比在家閑著更賺,於是,幹十分鐘歇半小時。
地裡正收著紅薯,突然有人報告,說有兩片紅薯地被人偷挖了。
許軍氣道,「竟然有人敢動兵團的東西,膽子真大,不要命啦。」
方正慫恿說,「團長,你這麼厲害,一定能查出來是誰幹的吧。讓我們見識見識你的本領唄。」
秦謹行去看了被偷的地方,估算了一下損失,讓人不用再查了。
「為什麼?」許軍不明白,「有些紅薯都沒長大,就被人給挖走了,連紅薯秧子都帶走毀屍滅跡了。」
「不用查了。」秦謹行說,轉身叫許軍去找荒山大隊的支書和大隊長。
許軍聽完更不解了,「紅薯被偷,荒山大隊的人嫌疑最大,還讓他們來幫咱們收紅薯?這不是引狼入室嗎?」
「今年的旱情太嚴重了,荒山大隊的秋糧交了公糧後,每家基本沒分到什麼糧食,西北的寒冬時間又長,他們要不想餓死,隻能到處找吃的。紅薯秧子並不是被毀屍滅跡了,而是被他們當食物吃了。」
荒山大隊並不像駐地,一年種兩季。
他們種的是春小麥、玉米和油料作物胡麻,一年隻種一季,這些作物減產甚至絕收後,沒時間再種第二季,所以,要想維持生計,隻能在山野中找吃的,或者偷吃的。
林曉晴當初招荒山大隊的人做工,也是想給他們個生計。
隻是,被招工的畢竟是少數人,大多數的人還是沒法弄到糧食。
「可是,就算有災,那也是政府的事,」許軍說,「老百姓過不下去了,他們會發救濟糧的,用不著我們來管這事呀。」
許軍覺得秦謹行和林曉晴這兩口子太心軟了。
駐地還欠著一屁股賬呢,總想著幫助別人。
「不止荒山大隊一個地方受災,縣裡的救濟糧有限,管不了所有人,咱們能幫一把就幫一把,團裡的日子還過得下去。你按我說的去做吧。」
「行行行,我這就去辦。」
誰讓他是團長呢。
許軍認命的去找人了,他一個副團,現在簡直成了秦謹行和林曉晴的跑腿管家。
兩口子跟閑不住似的,簡直把兵團當成自家來掏心掏力了。
怪不得兩人結婚這麼久沒孩子,這估計躺床上討論的都是駐地建設,能有空造孩子嗎。
偷挖了兵團紅薯的人,天天心驚膽戰,等著部隊來抓人,然而,等來的卻是兵團讓他們幫忙挖紅薯的好消息。
幫忙挖紅薯不給錢,但是給紅薯。
成年人挖一天給十斤紅薯,小孩和老人一天給六斤。
這消息一出,整個荒山大隊都沸騰了,以為自己在做夢。
大隊長和支書開了集體大會,說是真的,不過,有一個要求,那就是幹活時不許偷懶,更不許偷紅薯。
支書孫東平強調,「我知道有些人手腳不幹凈,偷了兵團的糧食,秦團長知道大家不容易,這次就不計較了,要是再犯,以後荒山大隊的好事,別想輪到他家。」
就這樣,荒山大隊的男女老少,浩浩蕩蕩的加入了挖紅薯的行列。
有了他們的加入,那些建設水壩和學校的士兵也不用停工挖紅薯了。
兩邊都有了好結果。
紅薯挖完後,就是大家最期待的分紅薯環節。
荒山大隊的村民們,家裡人口特別多的,甚至分到了幾百斤紅薯,省著點吃,再配上家裡的餘糧和乾菜,總能熬過冬天。
家屬院的人也在領各自的紅薯,不過,趙春杏隻領到小半口袋的紅薯,看著別人的一大口袋紅薯,她怒氣直衝腦門。
撂下紅薯就找分紅薯的馬愛花理論。
「我幹了那麼長時間,憑什麼給我這麼少,你是不是故意剋扣我的?」
「當然是因為你磨洋工啊,別以為大家沒長眼,你乾的活,就值這些紅薯。」
馬愛花幹農活不熟練,但是熱情勁頭足,林曉晴便讓她當了監工。
馬愛花平時串門子不是白串的,對許多軍屬們的性子都有大緻的了解,幹活的時候專盯那些磨洋工和耍滑頭的。
趙春杏不知道幹個活還有人監工,怪不得一起幹活的人,沒幾個偷懶,當時她還嘲笑人家傻,幹公家的活還這麼賣力。
沒想到在這等著呢。
「你說我磨洋工就磨洋工啊,當時為什麼不說,現在說這些,我不認。」
馬愛花冷笑一聲,「你認不認都是這些紅薯,不服氣,你告去啊,我倒要看看有沒有人給你做主?」
在馬愛花之上,隻有林曉晴,趙春杏沒少說林曉晴壞話,林曉晴才不會站在她那邊。
趙春杏也明白,氣得咬牙切齒,卻沒有辦法。
隻能暗自記仇,背著小半口袋紅薯回去了。
秋收結束後,軍屬開會,林曉晴特別表揚了馬愛花的工作。
馬愛花特別高興,心想肯定是她懟了趙春杏的原因。
以後再碰上趙春杏幹活,她一定緊緊盯著。
十一月中旬,駐地的電線鋪設工作基本完成。
軍營、新舊家屬院、大禮堂等地方都拉了電線。
未建成的學校,以及剛選定的作物培育基地,也預留了電線。
一根根灰白色的電線杆子,在低矮的黃土房子間格外顯眼。
家屬院的人都在商量自家扯幾個屋子的電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