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都市言情 子女不孝,重生後她嫁絕育軍官

第260章 林曉山當兵

  錢老太沒想到她這麼大膽。

  被抓了個現行,被揍了,還敢再搞事。

  她嚇得擺手,「我上次快嚇死了,不行,以後這事我不摻和了。」

  趙春杏冷笑一聲,抓住她的手,「得了便宜就想罷手,你想的美。我一天沒嫁給方正,你一天別想抽手。」

  錢老太覺得她真是瘋了,都這樣了還不死心。

  「行行行,我幫你行了吧,你把我放開。」

  錢老太的手被她攥的生疼。

  趙春杏鬆了手,問她娶的兒媳婦滿意嗎?

  「還行吧。」錢老太說,「就是長了一身懶骨頭,等生了孩子,我要好好調教調教。」

  「那就好。」趙春杏笑吟吟的說。

  錢老太覺得她笑的有點古怪,但是又說不出來怪在哪裡。

  她不想跟趙春杏多待,說了句還有事就急匆匆走了。

  隨著氣溫升高,雪山融水增加,水壩那邊不方便施工,不得不暫時停工。

  營地轉而將精力投入到家屬院的建設上來。

  林曉晴想到以後通自來水,肯定要有下水道,便跟秦謹行說,別忘了提前將下水道給修了,不然後期再開挖,很麻煩。

  秦謹行的公事太忙,查缺補漏的活都是林曉晴在幫忙幹。

  除了營裡的事,秦謹行偶爾還有任務需要執行。

  一般和較難的任務,可以讓屬下去做,但難度和風險特別高的任務,他不得不去。

  有些時候,甚至隻有他一個人去。

  每次他出任務,林曉晴都提心弔膽,隻能給他帶些可能用到的藥材,將行李儘可能準備齊全。

  任務回來,沒有大傷,但是小傷不斷。

  林曉晴情感上不想讓他一次次的犯險,但是理智告訴她,這是軍人的使命,不能幹涉。

  她問過秦謹行,為什麼沒見過張立強出任務。

  秦謹行說,他想要的更多,自然要付出更多。

  林曉晴知道他有大抱負,便不再多問,隻是每次出門前,給他收拾好行李,囑咐他小心。

  轉眼六月。

  河灣大隊,林家的二小子林曉山剛一畢業,就有媒人來說親。

  林家從窮的叮噹響,到成為河灣大隊數一數二的殷實人家,不過短短三年時間。

  而這一切都從林家大女兒林曉晴嫁人開始。

  大家也想通過嫁女兒來讓家裡蓋新房子、過好日子,城裡人他們撈不到,林家是最觸手可及的選擇。

  林曉山,則是林家唯一適婚年齡的孩子,還是大兒子,以後要繼承家業的。

  所以,他這頭剛拿了初中畢業證,那頭說親的媒婆,就來了一次又一次。

  還是當初給林曉晴說親的王媒婆。

  王媒婆本來就能說會道,撮合了河灣大隊許多姻緣,自給林曉晴說了個城裡婆家後,更加受歡迎。

  甚至其他大隊的人都來找她說親。

  媒人禮不知收了多少。

  如今,她的臉更加富態,紅光滿面。

  隻是在聽到王鳳英的拒絕後,那張逢人三分笑的臉,僵住了。

  「十七歲多點,就算十八了,虛歲十九,四捨五入一下,二十啦。這年齡怎麼都算大男人了,哪裡小了。」

  王媒婆一張巧嘴,說個不停,她掰著手指頭算。

  「結婚一年,再來一年生孩子,等孩子出生,正好可以領證。」

  男人二十,女人十八,正好是領結婚證的年齡要求。

  任她怎麼說,王鳳英都不應,隻是說現在不打算給兒子娶妻。

  王媒婆急了,「你難道不想早點抱孫子,我跟你說,今天說的這閨女,長得那叫一個順溜,旺夫臉,能幹活又賢惠,還是個生兒子的身形,你家娶了,絕對更發達。」

  媒人不好得罪,以後自家的孩子還要說親。

  再加上王媒婆給大女兒說過親,王鳳英不能趕人。

  迫於無奈,隻好把大兒子當兵的事說了。

  「曉山過兩天就走了,實在沒法說親。這孩子看著老實聽話,實際性子特別固執。他要出去闖一闖,我們不能拉他後腿啊。王婆,這些親事還是算了吧。等以後曉山想娶媳婦了,我們一定找你保媒拉縴。」

  王媒婆一聽,便明白了。

  等林曉山當了軍官,身份那可跟現在不一樣了。

  就算要說親,也不是今天這些人,要是混得好,娶個城裡姑娘都是沒問題的。

  而且,人家親姐夫是團長,怎麼能讓妹夫當個小兵呢。

  姐夫混得再好,那也是外姓人。

  不能算是林家發達。

  要是林曉山混個一官半職,那才是林家真正的發達。

  看來,林家快要擺脫靠女婿的名頭了。

  想到自己是頭一個知道這事的人,王媒婆心中興奮。

  等那時候,自己再給林曉山做媒,媒人禮絕對比今天重許多。

  想到讓她說親的人家,塞給她的那些塊兒八毛,王媒婆瞬間看不上了。

  她拍了拍屁股,站起來,「當兵可是大喜事啊,恭喜恭喜,你家小子出息了。等以後娶兒媳婦,別忘了找我王媒婆啊,絕對給你介紹一個十裡八鄉最好的兒媳婦。」

  王鳳英笑著道謝,「借你吉言了,等以後有需要,頭一個找你,隻是,我兒子當兵的事,還請你別對外頭說。」

  王媒婆保證,「你就放心吧,我王媒婆的嘴是最嚴的,你還不相信我嗎?」

  王鳳英心想,就是不放心,才叮囑你的呀。

  眼紅嫉妒林家的人不少,王鳳英不想兒子當兵的事出岔子。

  等王媒婆走後,王鳳英將給兒子收拾好的包裹打包好,除了一些日用品,還有自己和大女兒給他做的衣裳鞋子。

  反正東西和手續都辦好了,也不在乎早幾天晚幾天,王鳳英和林建民一合計,決定讓林曉山儘早出發。

  林曉山懂父母的顧慮,決定第二天一早便走。

  兒行千裡母擔憂。

  王鳳英和林建民跟林曉山說了半宿的話,將能想到的一切細細叮囑。

  「我們沒什麼本事,懂得就這些,不一定能用的上。」林建民說,「你到地方,要踏實幹,努力幹,別給你姐夫丟人。我們也不求你建功立業,保重自己,做個好人,別讓人戳脊梁骨,就行了。」

  王鳳英擦著眼淚,「到了地方,別忘了寫信回來。發了津貼,別給我們寄,自己吃飽穿暖。我和你爹兩個,能養活家裡頭。」

  林曉山紅著眼點頭,「爸媽你們放心,我都曉得。」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