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村裡人都瞧不起兒子,偏偏兒子也不爭氣
王輝心裡嫌棄死這個好吃懶做不務正業的二流子堂叔,但為了工作,面上隻能笑嘻嘻答應。
隻是,他可不信自己的這個堂叔這麼好心,白白把工作讓給他。
果然,一聽要一百塊錢,王輝氣的甩胳膊就走。
他可真敢開口。
一百塊,把他家的家底掏光也湊不了這麼多錢。
王二流子把人拉了回來,朝自家老娘眨眨眼。
「六十,不能再少了。」王老太婆說,「你不知道,那臭娘們看病就花了四五十,你總要給你嬸娘留點補身體的錢吧。六十塊錢,你幹兩三個月就把錢掙回來了。這買賣多劃算。要不是你堂叔沒學問,這好事俺可捨不得讓出去。」
王二流子也道,「就是,這工作這麼好,肯定有不少人想要,要不,俺明天去幾個莊子問問」
王輝打斷了他,「等我回去跟爹商量商量,你先別跟外人說。」
王二流子拍了拍他的肩膀,「肯定先給你留著啊,咱們這什麼關係。俺能娶上媳婦,還多虧了你爹的幫忙,俺不是那忘恩負義的人。」
王輝不想他再提這事,黑著臉說了聲明天給準信,便擡腳離開了。
林曉晴要是在王輝家,定能認出來,當初搶自己肉蓯蓉的那個王大娘就是王輝的奶奶王孫氏。
她一聽王二流子家開口就要六十塊,一口老痰呸了出來,起身要找他們算賬。
王輝的老爹王強拉住了自家老娘。
「你找王寶母子倆有啥用,你又不是不知道他們那德性。」
王孫氏呸了一口,「還王寶,叫王八蛋還差不多,二流子貨就是二流子貨。隻認錢的東西。」
「那咱們答不答應?」王輝問,「爹,奶,我真的很想要這份工作,要是能買到,三個月我就能把錢掙回來了,到時候,我一定好好孝順你們。」
王孫氏摸了摸王輝的臉,「不愧是我的好孫子,就是孝順。奶奶這有十塊錢,拿給你爹,湊一起把這工作買了。」
王強想了想,覺得這買賣劃算,雖然這一下子把家底掏的差不多了,但是回報也大大的。
王輝一聽工作穩了,喜笑顏開,對著兩人又是一番「孝言孝語」。
隔天,便到了教師報到的時候,王輝穿著新衣服,挎著軍綠色斜挎包,去後勤人事報到。
然而,任他怎麼解釋,柳芳菲把這份工作讓給他,登記人員隻有一句話。
「考過的是柳芳菲,這工作隻能是她的,她要是不幹,他們會另外招人。」
王輝急道,「她不幹的話,我是第二,那還是我啊。」
「不,我們會重新選拔。」
王輝不服,還想再爭,可見眼前的人已經做了送客的手勢,他咽下了嘴邊的話。
王輝興沖沖的來,氣急敗壞的回。
柳芳菲坐在炕上的角落裡,看著木窗戶上透過的光亮。
害怕她跑出去,王家人把紙窗戶都釘上了木框。
她知道王寶母子把工作賣給王輝的事,王寶昨晚,得意洋洋的在她面前說:她給自家掙了錢,總算沒吃白飯。
還說看在錢的份上,繞過她流掉孩子的事。
要是她以後還不老實,一定打斷她的腿。
現在,王輝已經去學校裡吧。
沒想到王寶寧願賺個快錢,也不願她去工作。
終究還是逃不出去嗎。
柳芳菲的眼神暗淡了。
就在這時,她聽到王輝奶奶,王孫氏的叫罵聲,還有王輝的聲音。
王輝,他不是要去報道嗎,怎麼在這裡。
柳芳菲趴到窗戶邊,側耳聽院子裡的聲音。
王孫氏已經把大孫子在軍營當老師的消息傳出去了,大家紛紛誇她孫子有出息,結果孫子哭著跑回來說人家不要他。
這誰能忍?
王孫氏帶著孫子就來找王寶。
王寶得了錢,一早就讓老娘去供銷社買肉了,他一個人在家嗑瓜子。
聽到人家學校隻要柳芳菲,手裡的瓜子都掉了。
腦中第一個想法便是,這肉還能不能吃上。
果然,王孫氏手一伸,「還錢!」
王張氏拎著一斤肉,滿臉喜氣的回家。
村裡人都瞧不起自家,偏偏兒子也不爭氣。
這次她把肉大喇喇拎在手裡,就是讓大家看看,她兒子不是個沒用的,憑自己,也能吃上肉。
然而到家就看到王孫氏冷著一張老臉。
柳芳菲在偏房,聽不清堂屋的聲音,隻有偶爾幾聲刺耳的謾罵聲。
好一會才停。
她將窗戶上糊著的紙捅個洞,看到王輝和奶奶往外走。
王孫氏頭髮亂糟糟的,手裡還拎著一塊肉。
王張氏坐在地上大喘氣,要不是走了這麼多路去買肉,這次幹架也不會輸。
可惜她買來的肉,便宜了王孫氏那老東西。
王寶也抱著頭蹲在地上,到手的錢沒了,快到嘴的肉也飛了。
摸著咕咕叫的肚子,他突然有個主意。
剛才王輝說了,人家隻認柳芳菲。
那讓柳芳菲去工作給他掙錢不就行了。
他把這個主意告訴了自家娘。
王張氏下意識拒絕。
弄個兒媳婦不容易,這柳芳菲是個心氣高心腸狠的,把孩子弄掉都要去考試。
現在讓她去工作,她還會要這個家嗎?
荒山大隊條件惡劣,閨女都是往外跑,沒有願意嫁村裡的。
要不是城裡分來幾個女娃娃,她費盡心思讓兒子搞來一個。
現在還打光棍呢。
「你不怕她跑了?」
「要不咱們跟她好好商量商量?」
他是喜歡城裡來的姑娘,長得好皮子嫩。
可是柳芳菲性子太烈了。
她連自己的孩子都能弄死,萬一哪天半夜發狠,把他也弄死了怎麼辦。
他是想要媳婦想要兒子,可他更惜命。
柳芳菲被放了出來。
王張氏先把她敲打一頓,才說可以讓她工作,但是掙的錢要全部給家裡。
「不行。」
柳芳菲扶著牆,癱坐在地上。
昨天到現在她一口飯都沒吃,身子本來就差,已經要虛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