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 摩擦
大院這裡都吃過晚飯了,覃秀秀還沒有回家,這會子都在院裡聽柳雪念話本子。
「隻見那婦人拿出一張房契,對著那負心漢揚眉吐氣道,房子已經被我兒買下了,該滾的是你!」
「好!」
刀小意帶頭鼓掌。
院裡的眾人也跟著拍起了手。
柳雪一擡頭就見宋月華牽著大寶進來了,連忙站起身,驚喜道,「師傅!」
院裡其它人也看了過來,覃秀秀跟刀小意激動地跑了過來,「東家!」
「東家,你算趕上了,明天後天棉花就該收了,」覃秀秀道。
柳雪讓左春娘去燒些水,其餘幾人也過來同宋月華說話。
宋月華笑看著柳雪,「你現在識字是越來越多了嘛。」
「能念的也不多,剛好這本裡頭的字,白書都教過。」柳雪有些不好意思道。
宋月華道,「也挺好的,每日無事總歸是能尋些樂子,等改天我再多尋些話本子,你喜歡就給他們念念。」
覃秀秀問道,「住外頭那幾家,也能過來聽嗎?」
宋月華看向柳雪。
「可以啊,到時候去操場那裡,一邊乘涼一邊念話本,想聽的自己搬條凳子過來聽就行了。」柳雪大方道。
覃秀秀點頭道,「那我去找喜阿婆,做點驅蚊的藥包。」
其餘人都各回各屋,宋月華讓二人去飯堂喝茶,順便了解近來大院的情況。
柳雪一邊倒茶一邊說話,「那50頭豬幾天前收走的,總共賣了320兩,我找覃嬸子一起去挑了100頭豬崽,昨天才剛剛全部拉了進來,豬圈也用艾草熏過,前兩頓的豬食都是喜婆婆煮的,晚點我帶你去看。」
宋月華讓大寶坐在旁邊,同柳雪說道,「安排得挺好的。」
覃秀秀也說起了棉花地的事,「自從東家走後,大富每天都會到山上來幫忙看著棉花地,我們原本就打算明天開始採摘。」
「人手這方面也安排好了,易夫子給學生放三天棉花假,等學生們回去後,小雪這邊也會調幾個人過來幫幫忙,還有學生家長的工時,我也算進去了。」
「住在排屋的那幾戶長工,他們家的女人也想過來幫忙,人家雖然說不要工錢,但我總覺得不好,於是跟小雪商量,請她們過來算幾日短工。」
這樣算下來采棉花的人手是足夠的。
宋月華問道,「排屋那幾家總共多少人?」
「過來尋我的一共是8個人。」覃秀秀道。
宋月華道,「缺人了再找她們做短工,一天一結。」
來大院之前,宋月華跟大寶在東山的棉花地裡轉了一圈才過來的。
棉花被照料得不錯,覃秀秀肯定費了不少心力。
刀小意端了熱茶過來,問道,「東家,阿娘問你們要不要吃點甜湯?」
其實宋月華也有許久沒有吃過家裡的紅糖雞蛋了。
「可還有紅糖?」宋月華問道。
刀小意點頭道,「有的。」
「之前熬綠豆湯給大夥解暑,買了不少紅糖的。」柳雪開口道。
宋月華道,「那就給大夥一人煮一碗紅糖雞蛋吧。」
說完,低頭看向大寶問道,「大寶要吃幾個雞蛋?」
大寶想了想道,「3個。」
宋月華點頭道,「那我要5個。」
說完又看向兩人道,「你們別客氣,咱們養這麼多雞,下那麼多蛋,今天晚上敞開了吃。」
柳雪道,「給我煮2個吧。」
「我1個雞蛋就夠了,」覃秀秀撫著肚子道,「我這可不是客氣,是真怕吃撐了。」
刀小意還沒開口,宋月華就道,「你的飯量也不小,多吃點。」
「我哪有……」刀小意難道不好意思,「那我就多吃些唄。」
說完話,刀小意笑著跑回了竈房。
宋月華又問了他們這一個月,村裡可有別的事。
覃秀秀道,「25畝稻地這幾日已經開始收了,正好跟棉花地這裡撞上了。」
「唐嬸跟張嬸要請假?」宋月華問道。
柳雪道,「這事我問過她們,大院的活也不是誰都好頂上的,張家打算自己去跟村裡人換工,兩位嬸子輪流請兩天假,也就差不多了。」
「這樣也好,」宋月華道,「兩頭都不好耽誤,現在我回來了,手頭上就能更松活些了。」
柳雪笑道,「那是,師傅一個人就能頂好幾個。」
宋月華,「……」
幾人都笑了,宋月華問她東山上可還有沒有別的事時。
覃秀秀道,「咱們東山倒是沒什麼大事,排屋那裡幾戶人家稍微有些摩擦,上次公爹過來幫忙時,正好碰上,罵上幾句就讓他們老實了下來。」
「排屋?」宋月華道,「什麼摩擦?」
覃秀秀原本隻打算一筆帶過的,本來也不是什麼好事,既然宋月華問到,就大緻說一下。
其餘人分到排屋都是帶著妻小或老娘過來,隻有王剛子帶的是家裡的老爹。
王家老爹身體不好,雖然幹不得活,但有王剛子養著,日子倒是好過。
這些年王剛子在東山幹活,吃住不愁,攢了不少錢,也想娶個媳婦。
同住在排屋,除了烏大頭,都是有妻有孩的,王剛子的心裡自然羨慕。
於是托湯媒婆找了門親事。
那女人姓武,長得不怎麼好看,卻是個本份老實的。
兩人都挺滿意對方,於是在中秋的時候回老家成了親,過完門就帶到排屋裡頭住著。
原本新婚夫妻倆挺好的,但他那公爹也住裡頭。
有些個嘴賤的沖著新媳婦說起了她公爹的葷話,武氏又是個不善言辭,回屋裡悄悄抹眼淚。
剛娶的媳婦就受這委屈,王剛子哪裡能受得了,當時就衝過去跟人打了起來。
「是誰在那裡胡說啊!」宋月華問。
覃秀秀面上尷尬不已,「是江才。」
江才是覃秀秀娘家那邊找過來的人,如今幹了這混事,她也覺得丟人。
「動手就對了,」宋月華道,「要是窩窩囊囊地不吭聲,那才是真混蛋。」
柳雪聽宋月華這麼說,點頭應和道,「沒錯。」
其實這些事情都是小問題。
王剛子在東山的日子幹得久,是個本本份份的,如今日子越過越好,宋月華也替他高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