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囤糧
「那你是準備去幹什麼?」宋月華問的是張如山。
朱文言連忙解釋,之前張二牛被人污衊,張如山僅用了幾天,不僅還了張二牛的清白,還把殺人奪財的真兇給揪了出來,當時整個村子都在討論這件事,朱文言自然也知曉。
這次碰到這種事,他一時慌了神,腦子裡馬上就想到了張如山,所以才想到找他幫忙。
豬倌的房子被封了,什麼都沒了,好在之前他還在朱文言身上留了一筆銀子。
若是別的事情也就算了,但豬倌這事可是同敵國有關係。
宋月華提醒道,「這事要是同大漠國有關,不是一般的事件,你一個學生,身上沒有半分功名,你能幹嘛?你接下這事同家裡人商量過嗎?」
「宋姑娘……」
朱文言一臉緊張地看向兩人,生怕張如山改變主意。
他現在真的是沒有半分辦法,就算拿著十兩銀子,也不知道該幹嘛,該從哪裡著手……
張如山點了下頭道,「放心,我有分寸的,不會給家裡帶來麻煩,主要,我對這種事很有興趣。」
宋月華嘆了聲氣,看向朱文言問道,「張如山不過一個學生,你何不找專業的訟師。」
朱文言吶吶道,「我銀錢不夠,而且……」
縣裡一般的訟師不願接,願意接的也是漫天要價。
人家同窗之間的事,宋月華不好多加阻攔,而且張家人都沒說話,她也不好多言。
兩人現在要坐馬爺的牛車去縣城,宋月華順便讓馬爺順道給她帶條魚回來。
回到家,宋月華把門鎖好就準備去大院幹活。
這時宋大的媳婦,劉氏找了過來。
這個大伯娘,宋月華幾乎沒什麼印象,但對於老宋家的人,她都不會有什麼好印象。
「大丫,能跟你說個事嗎?」劉氏說這話時,表情有些不自然。
宋月華道,「什麼事?」
劉氏小心翼翼道,「最近,你堂哥不是在相看嘛,明年正月估計就能進門了,到時候,能來喝個喜酒嗎?
「不能。」宋月華說完轉頭就走。
劉氏追過來,「大丫,咱們畢竟是一家人,再大的氣你也該消了吧,哪怕是看在同村的份上,吃個酒而已……」
宋月華停下腳步道,「劉嬸子,我不會去的,你這樣糾纏著我,同宋大宋二商量過嗎?」
聽出話裡的威脅之意,劉氏馬上頓住了腳步。
有些事情一旦發生過,就永遠也抹不去。
至於劉氏為什麼非要請她去喝什麼喜酒,細想之下也能明白,借著她在新媳婦面前立威,想讓兩家就這樣不清不楚地扯到一塊去,真把她當傻子了嗎。
到了東山後,宋月華先去找了周大富,讓他給宋大宋二傳個話,讓老宋家的人別來沒事找事。
周大富點了點頭,抹了把汗道,「大丫,最近一直沒下雨,井水的水位下降了不少。」
宋月華算了一下,除了上個月下了陣小雨,便再也沒有雨水,想來是有些不正常。
大院那邊的米糧雖然夠吃,宋月華想了想,還是再買些的好。
次日一早,到了縣城雜貨鋪子,一問之下才知道粟米由15文一斤長到了20文一斤。
也不知道過段時間價格是上漲還是下降。
掌櫃道,「等倉庫裡的存貨賣完,下批貨可就不是這個價了。」
「倉庫裡還有多少?」宋月華問道。
「沒多少,1萬斤。」
宋月華,「……」
米糧隻要存放得當,多囤一點不礙事,宋月華要了5000斤粟米,總共100兩。
當天,連著好幾輛牛車拉著滿滿當當的米糧送到東山大院去。
雖然以往宋月華也會買不少米糧,但這次明顯是多了不少,村裡人見了後,私下議論紛紛,周裡正也過來問宋月華,是什麼情況。
宋月華道,「最近降水量過少,縣裡的糧食也漲了價,我怕後面再漲,於是多囤一些。」
「你懷疑會幹旱?」周裡正面上一驚道。
宋月華笑了笑道,「這個說不好,現在快到冬天了,說不定開春雨就來了。」
確實如此,這種事情誰也說不準。
周裡正點點頭道,「反正快過年了,囤點糧也好過冬,我去村裡張羅張羅,免得糧到後頭越買越貴。」
等到周裡正回去後,季明也過來問了一趟。
「我能借個倉房嗎?」季明道。
宋月華看著他問道,「大院的倉房反正空著,你這是要囤多少?」
季明笑呵呵道,「明天你就知道了。」
次日,雜貨鋪老闆剩下的5000斤全部被買了,要不是周裡正也一起去了,差點全被季明全包圓了。
兩人商議之下季明分了2000斤,周裡正3000斤。
昨天聽了周裡正的話,有許多人還沒反應過來,又見到一車車的米糧往村裡拉。
有些人看著心裡著急,跑到縣城再買粟米時,價格又漲了2文錢。
周裡正自留1000斤,拿出2000斤來,按20文一斤的價格,每戶限買50斤,賣給村裡人。
有些人覺著20文一斤還是太貴了,還有一些人覺著50斤也不多,總比外頭便宜,周裡正2000斤粟米很快被村裡人分完。
一些沒有買到的人也無所謂,總覺得價格還會再回去。
這段時間,朱文言跟張如山都沒來學堂。
後面宋月華在學堂碰到了張如山,順便問了豬倌的事。
豬倌這事說來確實有些違背律法,幾年前,朝廷就禁止了本朝與大漠國通商,這一年來豬倌大量收購的都運到了大漠國。
兩人私下見不到豬倌,但通過旁聽,豬倌應該是不知情的,大漠國的人通過本地人,偽裝成北方人高價進行收購,豬倌還以為自己撿了大便宜。
殊不知,天下沒有白得的銀子。
張如山鬱悶道,「你說得對,我身無半點功名,上次因為是親子關係,才勉強能得以辯護,這次的事情的既定事實,按燕縣令的性子,隻怕不管你是否受到蒙蔽,全部按通敵來判。」
「你現在去考個功名也來不及了。」宋月華道。
張如山搖頭道,「訟師,需得是秀才功名。」
宋月華嘆了口氣道,「我寫封信,你們儘快送去驛站,看能不能給你爭一個辯護的機會。」
回到家後,宋月華給燕風見去了一封信。
信裡隻求得到一個辯護的機會。
接下來的日子,朱文言縣裡村裡兩頭跑,張如山整日泡在書房裡面,跟易夫子研究我朝律法。
大約過了8天,燕風見回信,讓張如山去找衙門的師爺,那人會安排好的。
得知消息後,朱文言感激不已。
張如山欣喜道,「大丫啊,我就知道你最厲害了。」
「狗蛋啊,你可別讓我失望。」宋月華道。
張如山,「……」
豬倌的事情,宋月華沒再多管了,在楊木匠那裡定的食盒早就做好了,往裡頭墊上幾層布,再用油紙包著吃食一包包放上去,整整裝滿了三大盒,裡頭的東西耐放,放久一些也不會壞,可以慢慢吃。
小瑜把自己寫的乙班的教案也寄了過去。
「乙班的?」宋月華笑問道。
謝瑜有些不好意思道,「宋姐姐說得對,人得有志氣嘛,老是畏手畏腳的,我就隻能在丁班打轉了。」
宋月華很欣慰,笑道,「好好努力,爭取以後教到甲班。」
把小玉生辰禮物寄出去後,宋月華現在整日看天盼雨,要是碰上乾旱,那就是大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