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都市言情 穿成農家長姐,開局就養三個崽!

第二十六章 搬新屋

  清理起來,宋月華才發現自己家當還挺多的。

  單是吃食就不少,還有45斤臘肉。22斤葛根粉,10斤幹蘑菇,2斤木耳,45斤闆粟,20斤幹葛根。

  這些乾貨都被搬進了地窖,掛的掛起來,包的包起來。

  豬油還有一罐,鹽也有大半壇,紅糖約摸著隻剩下半斤,小半罐醬油,還有後面買的許多五香調料,小半罐醋。

  這些都擺在竈房的櫃子裡。

  原先的屋子裡,除了竹床跟門闆被留下,其餘都被搬走了。

  趁著太陽大,宋月華把被褥裡面的舊棉花拆出來曬曬。

  之前買的25斤新棉花,原本是打算做棉衣,前段日子,宋月華分出16斤,做了兩床大棉被。

  火炕的尺寸太大,墊褥薄了小了都不好,舊墊褥的棉花,也扯了出來重新曬過,墊褥得重新縫過。

  晚上睡在炕上,得儘快把墊褥趕製出來。

  工期有點緊,宋月華在外面曬舊棉,小瑜負責照看大寶小寶,謝文武在竈房做飯。

  小玉跟王婆婆得趁天黑前,把墊褥縫出來。

  棉花曬好後,小瑜想去給小玉幫忙,奈何紮了幾次手,還是悻悻地放棄了。

  「小玉,我教你認字,你教我縫衣裳吧」

  小瑜看小玉一根針靈活地上下翻飛,好是羨慕。

  小玉笑道,「我也剛學沒多久,哪敢隨便教人,我們可以一起跟婆婆學。」

  「不用不用!」

  謝瑜連忙擺手,「我這粗手,也隻敢跟你請教,別的不說,能自己縫個衣裳就成了。」

  小玉一時好奇,「怎麼不跟嬸子學?」

  唉……

  謝瑜嘆了口氣,道,「我娘命好,她不會針線活,平時家裡要縫補的活,都是我爹在幹,家裡的衣裳也是花錢請村裡人做的。」

  「我沒別的要求,能做個衣裳,縫個被子,我就心滿意足了。」

  小玉一時呆住了。

  謝瑜的爹,小玉也是見過的,看上去五大三粗的,你說他會殺豬沒人不信。

  但你要說他會縫衣服,都不敢想象會是什麼畫面。

  王婆婆跟小玉忙到晚上總算把墊褥縫好,接下來還得塞棉花,全部塞完後,還得定針。

  宋月華左手抱大寶,右手抱著小寶,三人眼巴巴地看著兩人忙個不停。

  墊褥總算在天黑後鋪在了炕上。

  火炕做得大,四姐弟睡一頭,不管橫著睡,豎著睡,空間都很充足。

  這天晚上,小玉翻來翻去,有些激動,「阿姐,這房子是我們的?」

  「是我們的。」

  「浴桶也是我們的?」

  「也是我們的。」

  小玉還是不敢信,「怎麼就住進這麼好的房子裡來了,我不會是在做夢吧!」

  宋月華壞笑道,「那就讓你看看是不是夢。」

  然後在小玉的腰上撓了兩把,小玉被癢得哈哈大笑。

  姐妹倆玩耍了一會,怕吵醒雙胞胎,才消停下來。

  除了王婆婆的10兩,家裡總共還有61兩銀子,手上有了銀子,該添置的東西也要趁早買回來。

  明天家裡擺酒,今天一早姐妹背上背簍,坐上馬爺的牛車。

  馬車上同行的村民免不了問上一句房屋建得怎麼樣

  宋月華笑著回道,「明日家中擺席,到時候,還請各位賞臉過來吃個酒。」

  再多的話,也沒人敢問。

  宋月華那日的一箭,被嚇住的可不止宋婆子。

  縣裡的肉包兩文一個,宋月華買了四個,她跟小玉每人兩個。

  小玉吃了一個就飽了,宋月華把包子掰成兩半,塞她嘴裡道,「多吃點,今天要背的東西多,沒有力氣弄不回家。」

  兩人先去鐵鋪,定了個煮水的大鍋,泡個澡至少要兩桶熱水,煮水鍋的容量不能小。

  然後又定了個小鍋子,用來吃火鍋。

  之前的鎬頭丟在山裡了,重新買了一把鎬頭,一把砍柴刀。

  算下來總共8兩銀子。

  宋月華在鐵鋪算熟客,趙鐵匠順口問了句,要送上門嗎?

  當然要送貨上門。

  宋月華喜歡有眼力見的店家,趙鐵匠也喜歡花錢大方的客人。

  趙鐵匠一高興,隨口嘮了幾句。

  宋月華這才知道,原來村裡的竹篾匠還是趙鐵匠的嶽丈。

  竹匠,鐵匠,家裡都是手藝人,真的好羨慕。

  從鐵鋪出來後,宋月華又在雜貨鋪買了1把大門鎖,3把小門鎖。

  往後在家中囤糧,上把鎖比較安心。

  飯碗也需要添置,家裡要是來了客人,還得出門借碗筷,那也太不方便了。

  暫時先買8個大海碗。

  冬天出門不方便,米糧得多囤點,100斤白米,120斤粟米,50斤白面.

  調料也補點,10斤鹽,1大壇酒,5斤醬油,5斤醋,10斤紅糖,2個大罈子,2個小缸。

  最後又買了一張大油布。

  結賬時付了13兩銀子。

  東西買得多,店家自然樂意送貨上門。

  趁著店家還在準備,宋月華帶著小玉,來到一家書肆。

  店家一看是兩個小女娃,也沒有怠慢,起身招呼。

  宋月華先是問筆墨紙硯的價格,普通的筆倒是不貴,10文一支,硯台最好的上百兩,最差的也得5兩銀子。

  墨的種類更多,宋月華選了了個中等偏下的,一碇墨也得500文

  紙也分幾種,好的有宣紙一刀1兩銀子,差的有毛紙一刀330文。

  宋月華要了3支筆2碇墨,一方硯台,2刀宣紙3刀毛紙。

  準備結帳時,小玉拉了拉宋月華的衣角,咬了唇輕輕地搖頭。

  宋月華沖她笑了笑,還是把東西拿到了櫃檯結帳。

  掌櫃的抹了個零,總共9兩銀子。

  原本還想買幾本啟蒙書,宋月華還是收手了,有些東西,能省則省。

  難怪這個時代養個讀書人難,隨隨便便一年的家用就沒了。

  剛出店門,小玉就不安道,「阿姐,是因為我說要識字嗎?」

  「不僅僅是你。」宋月華道,「還有我,大寶,小寶,我們都要識字,小玉不願意嗎?」

  小玉趕緊搖了搖頭,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別擔心,銀子還有不少。」宋月華安慰道。

  其實她還想說,銀子沒了她會去賺,但考慮到,上次的事剛過去沒多久,還是乖乖閉嘴。

  宋月華吸了口氣,又帶著小玉來到布莊,補了50斤棉花,挑了三種顏色的棉布,各要半匹。

  給倆人各選了兩雙布鞋,還給小玉買了一套綉具。

  一共8兩銀子。

  至此,兩人再也沒有了購物的慾望。

  坐上雜貨店的牛車,到家時已經是下午。

  小玉去王婆婆家接大小寶回來,宋月華則把新買的東西搬進屋子。

  米面糧食,大壇的鹽醬醋,都搬到地窖裡面,其餘的則歸類放好。

  看著慢慢充實的屋子,數了數剩下的23兩銀子。

  宋月華心滿意足地嘆道,日子總算是越來越好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