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置換地皮
東山南院。
包子花了大價錢,托鏢行給聞州送去一封信,終於在這天收到了關英武的回信。
在得知包子在這三年旱災期間一直為了他守著這百畝山地,關英武感動不已。
都這麼久過去了,他早就淡忘了同宋月華那點小恩怨了。
沒想到這旱災三年,包子不僅活著,還找了個女人,生了娃娃。
關英武的回信順便把包子的身契給他寄了過來,並且寫信留言,那些山地就留給他了,讓包子帶著女人娃娃,往後好好過日子。
包子拿著信件看了一遍又一遍,眼前似乎又浮現出二爺那副憨憨傻傻的模樣,往後沒了他,二爺可要怎麼活哦。
「二爺啊!」
包子嚎了一聲,隔壁屋裡正在哄娃娃的姚二嚇了一跳,看到小崽子沒有被吵醒才放心,輕手輕腳地出門後,來到包子的屋裡問道,「老爺,出什麼事了?」
「沒事,」包子抹了把臉,笑著道,「咱們往後儘是好事。」
當天下午,宋月華找到了包子住的地方。
這院子建得大氣,還是田氏來開的門。
「東家!」
田氏吃了一驚,隨即又看向身後,見四周沒人後,湊上前小聲道,「東家,你怎麼過來了?」
宋月華道,「當然是找包子有事。」
包子在得知宋月華找他的時候,心想,這丫頭來這裡肯定沒有什麼好事。
雖然這樣想,但該見的還是得見。
「有事就直說吧,咱們之間沒必要寒暄。」包子有樣學樣。
宋月華,「……」
「小孩可取了名字?」宋月華問道。
提到自家兒子,包子還是高興的,「早取了,叫陸耀祖,有了這個兒子,百年後到地底下,也有臉見祖宗了,你還沒見過吧,我們家耀祖長得那叫一個白嫩水靈……」
宋月華輕咳一聲,打斷道,「耀祖生產那日,情況緊急,可奈何條件有限,隻得將家中僅剩一片人蔘給了你媳婦用了,也不知道她近來身子恢復得可還好?」
包子面上一緊,咽了咽口水道,「宋姑娘救命之恩無以為報,娘子小兒並無大礙。」
「那便好。」
宋月華笑著,然後進入下一個話題道,「我準備在南面再買60畝地,不知能不能同你在北面的地皮置換一下。」
原來這便是她此行的目的。
「這個嘛……」包子心中難免得意,自然想著拿捏一番。
宋月華又道,「大院的圍牆我不打算拆,以後會發生什麼,誰也說不定,就像當初我們也沒猜到,好不容易度過乾旱,又差點迎來滅頂之災,好在村裡眾人團結一緻,才保全了眾人。」
包子,「……」
「我那地都是開過的,你跟我換,至少別拿荒地跟我換。「包子無奈道。
「那是當然。」
宋月華跟包子來到周家,剛好周大富在家,兩人商量好,在包子的山地旁邊又畫了60畝地,至於開荒這個事,宋月華不打算讓東山上的長工來幹。
劃分好地界後,宋月華同包子說好,過上幾日,就叫人來儘快幫他把地開好。
包子臨走時,又問道,「你那地裡打算種些什麼?」
這個沒什麼不好說的,宋月華道,「有什麼種什麼,我這裡還有些土豆,蘿蔔跟白菜種,總之全部種滿,等明年還是繼續種棉花,你那裡,有什麼打算?」
包子搖了搖頭道,「我先去縣裡看看,能找到什麼就種什麼。」
「我那裡還有不少蘿蔔,白菜的種子,實在沒別的,上我那裡拿一點,」宋月華說完又道,「按市面的價,不賺你的。」
聞言,包子也哈哈一笑,「成。」
現在大院裡的人也在幫著耕地,縣城裡面暫時還沒有雞崽跟豬崽,過段時間再去看一看。
原本差不多40畝的地,再加上換過來的60畝地,總共是100畝。
全部種土豆,是種不成的,沒那麼土豆種,現在地窖裡面存的土豆最多隻能種10畝地,剩下的其作90多畝地,全部種蘿蔔白菜,幾年下來,留的菜種還是夠種的。
宋月華想找些短工,去把換給包子的那片地給開了,但又怕耽誤了村裡建房的活,乾脆問問周大富的意見。
周大富想了想道,「村裡要建的房子多,地裡的活也不好落,到時候我分一下,盡量讓大夥既能賺到錢,又能蓋好房,這事我來替你辦。」
「那行,做工的工錢還是按之前的來,」宋月華道,「晚些我再把銀子送過來,到時候還需要找個人看管著才行。」
「宋大郎怎麼樣?」周大富問道。
宋月華一擡頭,有些好奇,「大富叔怎麼會想到他?」
周大富道,「當初宋大救了馬虎一命,姜氏見覃秀秀當上管事,便動了心思,想用恩情換個活計,馬爺這才找上我的。」
有恩情在這裡,確實不好推脫,反正那活計也不長久,宋大郎念過書,叫他去做也好。
「那就讓他去吧。」宋月華道。
除了開荒,周大富還有事情找宋月華商量,就是外村讀書這件事。
「換工肯定不成的,」宋月華道,「外村的人不好管先不說,如果真的窮到這種程度,還是好好做工過活要緊。」
周大富道,「名額這一塊怎麼放?」
「這一時半會先不急吧,」宋月華道,「剛過完旱災,就是地主家也得緊一緊,哪會有心思送孩子念書的。」
周大富笑道,「這兩年不是收了不少外村的人嗎?他們都在我這裡打聽,村子裡是怎麼逃過滅頂之災的……」
「這事問過你周爺,他叫我別說太詳細,我隻說是村裡的年輕人,然後也不知道他們怎麼想的,把功勞都歸到了學堂。」
「現在想想,這幾個年輕人都是從學堂出來的,也不算說錯,外村這些人還在村裡的時候,就有了送孩子去學堂的打算,今年不來,明年等他們喘過氣了也會要過來的。」
宋月華輕笑道,「那便來唄。」
東山的地窖裡面,糧食還是夠的,畢竟現在糧價也不便宜,吳心蓮跟左春娘煮的粥米有些稀。
「吳嬸,左嬸,這個稍微多放些米吧,吃太稀,人幹活使不上勁。」宋月華道。
地窖裡頭還有差不多三千多斤糧食,蛇洞那裡也埋了一千多斤,就算是吃稠一點,再吃上一年半載也是沒有問題的。
左春娘應下後,又問道,「東家中午可有想吃的菜?」
「我不挑,跟大夥一樣就成。」宋月華道。
自從過了災後,四處都要用到銀子,又是請大夫,又是買地皮的。
宋月華扒拉著剩下的700兩銀子,琢磨著能做些什麼小本買賣。
想了半天隻得嘆一口氣,還是慢慢來吧,這麼點銀子,真要做生意,隻怕顧得了前面,顧不得後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