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做香腸蝦仁乾貝
「放心吧!剛剛我們已經把切下來的腿肉和一些瘦肉稱重了,還別說,這頭豬是真的肥,光是這些肉就有八十斤了,還剩下不少肥肉,阿琴不想放進去,我打算一會兒切成塊,咱熬豬油。
骨頭分一分,留著慢慢燉肉吃,還有兩隻豬蹄,一會兒下鍋鹵,明天給孩子們下飯吃。」
林義仔細說著自己的安排。
四個大孩子一個勁兒地歡呼,最小的陳瑞銘學著哥哥姐姐的樣子笑得花枝亂顫。
林琴聽著孩子們的笑聲,嘴角上揚,「文軍,先帶孩子們去洗澡,免得天黑了太冷,丫丫晚點我再給她洗。」
陳文軍也覺得這會兒風大,立馬抱起小兒子,趕其他孩子進屋。
沒了孩子們嘰嘰喳喳的聲音,院子裡都清凈了不少。
等調料放好,再拌一拌,蓋上蓋子,等明天清晨就能開始灌腸了。
因著香味太過濃烈,林義擔心耗子光顧竈屋,還特地把那些盆子放到高處,緊閉竈屋門窗。
第二天一大早。
林琴和黃月珍還沒清醒,林義這邊就開始灌腸了。
等兩人起床下樓,發現菜地裡早已架起竹竿,掛了一排香腸。
第二根竹竿準備就緒。
兩人趕緊擼起袖子,把手洗乾淨,過去幫忙。
林義正好抽空歇歇,扭頭進竈屋看看早飯熟了沒有,順便再給孩子們炒兩個菜,煎一盤蛋。
黃月珍感嘆道:「大舅舅幹活可真麻利,也不知道他幾點起來的,那麼多肉都弄了一半。」
香腸還要綁線,一個人幹活不如兩個人順手。
林琴深以為然。
兩人小聲嘀咕著,差不多到了七點多就把所有香腸灌完了。
菜地裡晾了整整四根竹竿。
那些湯汁跟下雨似的淅淅瀝瀝往地下淌,香得邪乎。
也是他們在島上,江風大,這要換成其他地方,蒼蠅已經聞著味兒成堆成堆地過來了。
黃月珍看著他們辛苦的勞動成果,笑眯了眼,「阿琴,這香腸要晾多久?」
林琴擡頭看看天空,沉吟道:「這兩天估計都是好天氣,咱家這位置上,菜地一天都要陽光,這麼曬個兩天就能放到陰涼的地方,再風乾兩三天就差不多了。
要是趕時間的話就曬個三天,再風乾一天,這樣口感比較好。」
直接晾曬乾也可以,隻是那樣的話容易曬過頭,太幹了不好嚼。
黃月珍眼中多了一絲期盼。
林琴道:「表嫂,你今年打算什麼時候回去?」
「再過一周,今年天氣不錯,工地的活能做,不過新招的工人好些都是外地的,大家都要趕回去過年,所以黃老闆讓我們再幹一周就放假。」
黃月珍已經在工地混成老員工了,今年黃文龍還給她漲了工資,從原先一個月三十變成一個月三十五,她也幹得越發起勁。
林琴點了點頭,「那正好,到時候你回去可以帶些走,讓姑姑嘗嘗我們的手藝。」
提到林娥,黃月珍立馬同意了。
受了香腸的啟發,陳文軍當天從南港弄了一大袋沙蝦回來,說是漁船回港的時候正好碰上的。
沙蝦都是純野生的,不大,也就比河蝦大那麼一丟丟,肉不多,勝在清甜。
陳文軍道:「把這些沙蝦過沸水,肉剝下來曬乾,就是現成的蝦仁,不管是做菜煮湯還是給孩子們當零食吃都不錯。」
林琴被那一大袋蝦鎮住,嘴角直抽抽,「你是不是覺得我太閑了,故意給我找事?」
陳文軍狂搖頭,「沒!我就是覺得外頭蝦仁貴得離譜,咱自己弄,省錢不說,蝦仁的個頭還大,劃算!」
林琴正要說什麼,林義直接打斷,「文軍說的對,自己做才是最好的,要是能弄些大貝殼回來,咱自己挖乾貝也不錯。」
陳文軍也是這麼想的。
兩人就這麼當著林琴的面商量著接下來弄點啥回來加工。
嚇得林琴趕緊把那些沙蝦弄進竈屋,生怕多待一會兒她的工作量翻倍。
這一袋沙蝦直接讓林琴忙了兩天。
好不容易把蝦仁剝完,陳文軍果真弄了一些貝殼類的海鮮回來,滿足林義的挖乾貝要求。
林琴無力吐槽,隻能繼續咬牙幹。
忙碌起來,她連時間都忘了。
轉眼到了黃月珍放假這天。
黃文龍今年早早給了過節費,還有一箱桔子。
黃月珍帶著東西回南嶼,告訴大家她決定明天一早回去。
林琴趕緊給她裝了一大袋香腸,一包蝦仁,還有還沒幹透的乾貝。
林義那邊則摘了一筐柚子和青棗桔子,讓黃月珍帶回去。
除了這些東西還有黃月珍特地買的一些年貨。
七七八八裝滿了一輛三輪車。
把黃月珍送走,林琴才閑下來。
這會兒差不多要過年了。
她還得帶孩子們去理髮,給他們買春節的新衣服和新鞋子,連帶著下學期開學用的文具都要全部買新的。
難得來市裡採買,對聯之類的東西肯定不能落下。
幾人帶著大包小包回到南嶼,開始新一輪忙碌。
折騰了一通。
當徐大海來市裡接人,已經是除夕了。
徐健徐康很久沒回老家了。
兄弟倆剛坐上客車就迫不及待地跟徐大海說著自己這一年的生活。
「爸爸,我和弟弟現在不僅能說英語,跑步還是班級第一名,我們老師還給我們發了獎狀,在書包裡。」
徐健顯擺地把兩張獎狀拿出來。
邊上的乘客立馬誇了起來,眼中滿是羨慕,「兄弟,你是怎麼教的,兩個孩子都得了獎狀,真厲害!不像哦我們家兩個傻的,成天除了吃就是玩,放學回來就跑得不見人影。」
徐大海一副與有榮焉的樣子,腰桿都不自覺得挺直,故作謙虛笑道:「哪裡哪裡,他們也皮實得不行,以前在村裡,一放學就跑了,抓都抓不住,現在去市裡念書才好了一些。」
對方連連點頭,表示贊同,「可不是!鄉下的條件不好,會讀書的孩子沒幾個,大部分都是玩,還是市裡的孩子懂事。」
徐大海一怔,下意識看了看兩個孩子,好像明白了什麼,暗自慶幸,「是這樣的,所以不管再難,咱都得咬牙讓孩子去更好的地方學習。」
兩人說著話,兩個多小時很快就過了。
下車後,徐大海領著兩個兒子去了鎮上的新房子。(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