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自以為是
見太後這裡行不通,她隻能回去找姐姐了。
回去聽說姐姐也在休息,她氣的想罵人了。宮裡的女人都這般金貴麼,一個兩個的啥可也沒幹,就知道累。
太後她不敢惹,姐姐她還不能去鬧麼?
想到這裡,她不顧玉嬤嬤的阻攔,便直接闖進了姐姐的房間。
聽到很大的開門聲,床上的楊妃斥責道:「誰?滾出去。」
剛睡了一會,還沒完全清醒,但被開門聲吵到,所以,楊妃也是很不客氣。
沒想到,楊若心不僅沒有被姐姐嚇住,反而直接走了進去。
邊走邊道:「姐姐,你快起來,我有要事跟你說。」
楊妃聽到是自己妹妹的聲音,眉頭便也皺了起來。
這個祖宗又想來幹嘛?
揉了下額頭,她好脾氣的道:「有什麼事,待會再說。先讓姐姐休息會行麼?」
楊若心一聽,頓時不樂意了。
「不能等,你先起來,把我這事解決了再休息。」
說著,乾脆不管不顧的,來床邊掀她的被子。
楊妃見妹妹這麼冒犯,心下很反感,怒聲道:「你幹什麼?沒聽懂本宮說的話麼?給我滾出去。」
楊若心第一次被姐姐這麼罵,差點以為自己聽錯了。
好在,她很快便反應過來了。
看姐姐還在她面前擺皇妃的譜,不屑的道:「行了,你省省吧,自己什麼德行,還敢在我面前叫囂。趕緊起來,要是讓我生氣了,會幹出什麼事,我也控制不了。」
聽到妹妹的話,楊妃這才完全清醒了。她冷笑一聲,她真是好樣的,居然敢這樣跟自己說話。
看了眼站在床邊的妹妹,她這才招手,讓玉嬤嬤伺候她起身。
玉嬤嬤在心裡道:真是作孽,這兩姐妹怕是要反目成仇了。
等到楊妃穿好衣服起身,楊若心已經坐在那,等的不耐煩了。
見姐姐走過去,才嘲諷道:「姐姐,不是妹妹說你。你懷著假龍胎,還理所當然的享受這榮華富貴,你就不怕遭天譴麼?」
聽到楊若心的話,楊妃也並沒有生氣。反而,輕笑道:「我要是沒有這假龍胎,妹妹你跟哥哥,又怎麼能到京城來生活了。你們也是沾了這孩子的光。說到底,咱們都一樣,你不怕我肯定也不怕。」
楊若心沒想到她會如此說,不高興的道:「說的,好像我們佔了多大便宜似的。在桐城,我們也是生活的很好的。」
楊妃點點頭。回道:「嗯,桐城要是好,那不如妹妹你就回去唄。需要我給父親去信麼,讓他派人來接你?」
一聽這話,楊若心頓時清醒,忙好聲好氣的道:「不不不,姐姐,我開玩笑的。這裡肯定比桐城好啊,你看我,我就是說笑的。」
楊妃冷哼道:「開玩笑?妹妹如今的玩笑可是越開越過了。」
楊若心:「呵呵呵,姐姐,您大人不計小人過,就原諒我吧,我就是隨口一說。」
「行了,你也別在我面前,做這些表面功夫了。說吧,找我什麼事?」
「姐姐,我錯了,我剛剛不應該這麼說的,你別生我氣了。」
一想到還要讓她幫忙,目前肯定不能把她惹惱了。
楊妃看著她,也沒想繼續跟她姐妹情深,直接道:「說正事。」
楊若心這才把自己的目的說出來。
聽完妹妹的話,楊妃看向她,確認道:「所以,你的意思是,讓我找人去把寧侯夫人擄走,然後,送到太後娘娘手上,讓她去對付她。」
楊若心點點頭,又道:「其實,我一開始,也想讓太後娘娘安排人手去的。隻是我去見她,宮人說她在休息,我也沒見到她的人。」
楊妃看著她這個腦子短路的妹妹,輕蔑的說道:「你當寧亦辰住的是什麼地方?」
楊若心納悶道:「不就是個破爛的宮殿麼。不是我說啊,我在外面看了,破舊的很,還不如姐姐你的宮殿了。」
「我說的不是宮殿的裝飾,我說的是那裡安排的人手。那裡的侍衛,可是唯一僅次於陛下和皇後寢宮的。」
玉嬤嬤此時也補了一句,說道:「是啊,二姑娘。老奴也聽人說過,那裡的宮人,就連灑水的都是功夫很厲害的。」
楊若心不是很理解,這是什麼意思。
茫然的問道:「這是什麼意思,意思是,那個宮殿裡的下人,功夫都很高?姐姐的護衛們不是對手是麼?」
楊妃:「我也不可能,無緣無故的派護衛去擄人。雖說陛下派了這些高手保護我,但是,我也不可能,讓他們去幹這種見不光的事。」
楊若心:「為什麼?安排給姐姐了,不就是要聽你的吩咐麼?」
「你懂什麼?他們的職責是保護人,不是去害人。」
楊若心:「這怎麼是害人了,他們隻是幫我報仇而已。姐姐,你不知道,那個舒宜可過分了,剛才我遇上她們,她還讓她的丫鬟打我了。你看看,我臉上現在還有巴掌印了。」
說著,還把臉湊到她們面前,讓她們看。
楊妃隻是隨意瞥了一眼,她妹妹是什麼性子,她也很清楚。
想必,事情根本不是她說的這樣。
「你想如何,光天化日的,讓他們去擄人?」
楊若心想了一下,才道:「那要是白天不方便,晚上也行啊。就是,不知道晚上,他們還會不會在宮裡了。這個難得的機會,我不想錯過。」
楊妃看著妹妹的樣子,她一心想除掉舒宜,為的就是寧亦辰。
看來,她還是沒把她說的話放在心上。
沒看出姐姐的異樣,楊若心還在想著,等晚點怎麼去行動。
不能等寧亦辰在的時候動手,得想個辦法,把寧亦辰騙走。然後,再神不知鬼不覺的把人弄出來。
或者,晚點再去找一下太後,跟她商量一下。或許,她有更好的辦法也說不定。
而且,太後的人手肯定會更多,到時候行動起來,會更加容易。
嗯,還是得去找太後。
楊若心一點也沒覺得,自己的想法有什麼不對。主要是,她一向自以為是慣了。總覺得,別人都會按她的意願行事。
殊不知,除了她的家人,別人可能,聽都不願意聽她多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