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都市言情 老太太重生七零,斷親離婚逆襲了

第233章 框架初現

  聽到林鐵軍和陳紅霞的名字,錢隊長嘆了口氣,

  但凡這兩人把日子好好過,不貪心不坑女兒,不把眼睛長在天上,亂得罪村裡人,都不會把日子過成這樣。

  聽林菀這話的意思,林鐵軍和陳紅霞兩口子是打算去羊城禍禍林菀了?

  錢隊長心裡其實已經有了答案,但還是忍不住問林菀「你手上應該多少有點錢吧?真打算以後都不來往了?」

  「嗯,不來往了。」林菀回答得斬釘截鐵,「早就斷絕關係了。林鐵軍、陳紅霞和林潔鬧到今天這地步,還不都是因為林鐵軍和陳紅霞貪心,後果就得讓他們自己承擔。」

  林菀語氣堅決「憑什麼一出事就找我兜底?要是開了這個頭,以後不管出了什麼事就來找我,我怎麼辦?活活被他們拖累死嗎。

  錢隊長,我掙錢也不容易。

  羊城這邊的村裡,我也不會去給他們開同意接待證明,這事麻煩您了。」

  林菀說的這些情況,錢隊長自然能想得到。

  更何況,林菀是新橋大隊好不容易考出去的大學生,他也不能看著她被那兩口子給毀了。

  「好,介紹信我不會開。」錢隊長答應著,也順帶著提醒道,「可要是他們自己跑去找你,我可就管不著了。」

  林菀笑著點頭「隻要您不開介紹信就行。沒介紹信,他們坐不了火車,至於扒火車什麼的?他們沒那個膽子和能耐。要是真敢來,我自有辦法對付他們。」

  一九七八年剩下的一個月,時間過得飛快,馬上便到了一九七九年初,學校放寒假的時間了。

  林菀還是不打算回新橋大隊,她把宿舍的東西都搬回了蚝殼巷的小院,方便她準備開年了做生意。

  過完年陳淑蘭和李海棠他們一家也要過來了,現在對於林菀來說,新橋公社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孫師傅了,所以,但凡她有個啥好的東西都給孫師傅寄回去。

  谷金鳳今年過年也不回去過年,她把東西搬到蚝殼巷小院的時候,林菀正在給李雲澤打包衣服,準備等會拿到軍區,讓沈衛東一起帶去桂省給李雲澤,像這樣的包裹,林菀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拿一包過去。

  谷金鳳看到這個說林菀「喲,菀菀版改良軍裝又上線啦。」

  之所以說是改良軍裝,那是因為林菀給軍裝加厚了墊肩和膝蓋部位、在腰帶內側縫了竹片加上彈簧鋼片。

  桂省多為喀斯特地貌,還都是叢林行軍,必須得注意再注意。

  不僅如此,前段時間林菀還去外貿商店花高價錢買了一塊黃銅胎鍍金懷錶,讓李雲澤放在上衣口袋裡,必須隨身攜帶,不準摘下來。

  另外,還準備了好幾個小的針線筒,裡面放了手術縫線、磺胺粉、蛇藥片,用蠟密封好,給李雲澤寄了過去,

  雖然上輩子她沒有聽說李雲澤在戰場上受到傷害,但還是去廟裡求了護身符,放進了李雲澤的生辰八字、香灰和硬幣。

  林菀笑了笑「我也就是瞎整整,用不上最好了。」

  谷金鳳來了之後,林菀確實輕鬆了一點,但是,也沒輕鬆太多,畢竟年前是旺季。

  到下午的時候,來了幾個年齡大約在十六七歲的姑娘,姑娘們是結伴而來的,跟著林菀一起上到二樓,看到縫紉機和掛在繩子上的樣衣之後,才確定下來,這裡是真的在招學徒。

  又回去和家裡人商量了一番之後,第二天才正式過來學手藝。

  人來了之後,交給谷金鳳培訓,林菀繼續忙她年前的活,又是忙到了臘月二十八才閑下來。

  谷母在樓下喊「金鳳、菀菀,下來吃午飯啦!」

  谷母和谷妹妹是十天前來的羊城,每天白天來這邊,晚上住在紡織機械廠附近的農村小院裡。

  林菀收拾好工具,和谷金鳳一起下樓,谷妹妹已經把飯盛好了。

  谷母問她「這下可以休息一下,安心過個好年了吧!」

  林菀喝了一口蓮藕墨魚筒骨湯,咬了一口蓮藕道「可以好好休息,安心過個好年啦!」

  谷母笑著看向她們倆「那我們下午去買春聯和窗花。」

  過年當然是要喜氣洋洋還要把年味拉滿,林菀心情好,笑得格外開心「那必須得去,不僅要去,我們還要多買一些東西回來,過一個紅紅火火的幸福年。」

  聽了這話,谷金鳳和谷妹妹也全都笑了起來。

  谷母說「菀菀說得對,就得紅紅火火才能幸福。」

  可不是嘛,自從女兒下鄉認識了林菀,去了公社的鋪子裡上班之後,不僅還清了短命鬼欠下的債,還考上了大學,日子可不就是越過越紅火了嘛。

  林菀把米飯倒了一些到湯裡,拌了拌「我們去沿江西路的南方大廈百貨商店逛,聽說那裡年前可熱鬧了,什麼都有的買。」

  「好呀好呀!」聽說逛大商場,谷妹妹率先開口,這次是第二次見到小姑娘了,林菀發現她臉上的笑容比第一次見的時候多了不少。

  那可不是嘛,自己家裡的日子越過越好,之前那些兇神惡煞的討債人也沒再出現過。

  小姑娘臉上的笑容可不就越來越多了。

  林菀跟他們待在一起也笑的像個孩子,擡起手指彈了下谷妹妹的額頭道「先吃完的不管,後吃完的收碗。」

  「哎呀!」谷妹妹看著林菀碗裡所剩無幾的飯,大呼上當,端起碗拿上筷子開始往嘴裡扒飯。

  谷母也不阻止,就在一旁看著她們鬧。

  正鬧得開心的時候,來學手藝的六個姑娘陸續到了。

  她們是來試手藝的。

  「已經教了半個月了,手藝上我感覺她們沒有什麼問題,縫紉機她們幾個都踩得挺不錯的,我感覺年後她們就可以上手幹活了。

  看你今天得空,叫她們今天過來試試手藝。」

  谷金鳳教幾個姑娘學手藝用的是之前林菀教她時候的方法,拿舊布、破布讓姑娘們練踩縫紉機。

  拿這些布做做小包、手絹之類的小玩意。

  熟練之後就看看自己家裡或者親戚家裡有什麼要做的,拿過來練手。

  兩人說著話來到二樓,看六個姑娘在縫紉機前穿線、踩機器.....

  六個姑娘林菀都看了一下,確實都挺不錯的。

  讓她們量體裁衣上機,走整個流程肯定是不行的,林菀和谷金鳳還是按照新橋公社裁縫鋪的制度。

  她們把所有的東西都準備好,姑娘們隻要踩縫紉機,把衣服縫製起來就可以了。

  現在場地有了,縫紉機有了,工人也有了。剩下的就是解決布料的問題了。

  這個問題簡單,紡織廠的布料早就開始私下買賣了,而作為改革最前沿的高第街,在上個月的時候,第一家服裝攤也支了起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