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買地,落戶籍
所以霍知雨得去量尺寸,何春花也要再跟謝醫官磨一磨,找他再買點硝石。
大牛和李滿倉得再去捕些野兔。
至於李老頭幾個,在家裡殺兔子剝皮子。
把各自要做的事兒安排好,大家都喜滋滋兒的開始忙起來。
隻有還在悠哉悠哉吃草的兔子就在眾人幾句話之間,遭受了滅頂之災。
謝醫官看到她來,倒是十分意外,囁嚅半天嘟囔出一句,「你可別告訴我,是捨不得我走。」
何春花嘿嘿一笑,立刻回嘴道,
「我要是捨不得,你就不走了嗎?」
謝醫官鬍子一翹,背著手睨她一眼,
「你就直說吧,這次又找我討什麼東西?」
眼下還有許多事兒等著,何春花也不再多話,便把自己的目的說了出來。
「我昨兒才給了你一袋,這麼快用完了?你拿回去當飯吃了?」
何春花可不管這個小老頭是什麼神色,繼續笑嘻嘻的說道,
「這不是接了單做兔皮帽子的生意嘛,要的多,您再勻我點兒唄。」
何春花邊說,邊從袖子裡掏出錢袋子,「這次我不白要你的,我花錢買。」
聽了這話,謝醫官臉色更差了幾分,
「這哪裡是錢的事兒,你不知道這硝石有多重要嗎?
我哪兒能說給就給,這都是記錄在案的!」
「噢」何春花撇撇嘴,又繼續說道,
「我也實在沒辦法,這麼一大家子要養活,我們總得掙些銀錢換些油鹽醬醋什麼的,
再說我們也不能在山上躲一輩子,還得下山建房子買地,這處處都要花錢……」
謝醫官皺著眉頭擺手,連忙打斷她,「行了,最後2斤,多的沒有!」
何春花眼睛一亮,趕緊向他拱手感謝。
硝石拿到手,何春花又找謝醫官借了筆墨紙硯,便趕緊去了軍棚那處。
大貴不知在哪裡尋了個桌椅擺放在外邊。
不用何春花多說,大郎已經坐在桌前,開始鋪開紙筆,熟練的磨起墨來。
霍知雨負責給那些人量尺寸,剛開始那些兵流子還笑嘻嘻的看著她,被大貴罵了幾句各個都正了神色
何春花也趁此機會開始推銷其他的物品,比如護膝或者圍脖。
這些都是比較小的東西,做起來用的時間短而且也不費料子,所以多接幾個也不打緊。
經她一宣傳,果然她們又多接了10套護膝和三個圍脖。
帽子220文一個,護膝260文,圍脖150文。
先交一部分定金,剩下的等交貨時再補尾款。
這些東西如果全部順利交貨,那他們就能得10兩銀子並90個大錢!
這些錢再加上原有的,那她們買幾塊地是足夠了,何春花一邊喜滋滋的數著錢,一邊心裡盤算得清清楚楚。
等大郎把所有的賬目都登記清楚,何春花將大貴喊到一邊,塞了二兩銀子到他手裡。
大貴連忙推拒,「春花妹子,這是幹什麼?」
何春花笑嘻嘻的沖他眨眨眼,「你幫我們攬了這麼大的生意,總得讓你跟著喝口湯不是?」
大貴梗著脖子不接,「我這算哪門子的幫忙,不過是順手的事兒。
再說,我在你們哪裡吃了那麼久的白食,總得幫著使使勁兒的。」
「你留枕頭下的三兩銀子我們收下了,所以我給你的這銀子你也得收下,一碼歸一碼。」
何春花說完,又笑著打量他一眼,「再說,你也得存錢娶妻生子啊,可別讓佳人等太久。」
聽了這話,大貴的臉騰的一下子紅了起來,驚訝的張大了嘴巴,「你.....你....」
結結巴巴嘟囔半天,也沒能說出一句完整的話。
何春花被他這模樣逗的捂嘴偷笑,又看看不遠處的霍知雨,幽幽說了一句「加油」
然後瀟灑轉身離去,隻剩大貴一人在風中淩亂。
由於大郎刻意掩飾自己,一手字兒寫的跟雞扒過一樣,不過依然清晰明了。
這一趟下山他們可謂是收穫頗豐,何春花將那張紙細細收進荷包裡,三個人來開開心心的回了家。
在村裡耽誤了一個多時辰,等到家已經過了晌午。
幾個人顧不上休息,就開始做起帽子護膝之類的東西來。
李滿倉和大牛也帶著多寶他們在山裡跑了一天,這一次抓到了十來隻大兔子。
怕耽誤工夫,晚上打著火把就將這些兔子剝了皮用硝石浸泡上了。
接下來好幾天,李滿倉幾人成天帶著麻袋去山裡掏兔子洞。
其他幾人也各個忙的腳不沾地。
等這些帽子圍脖全部做好,已經是十天以後了,他們又下山了一趟。
這一次不僅是要送貨,還得登記土地。
昨天羅軍爺來山上通知他們,明天一早要在村裡曬場那處候著,讓他們帶好一應的戶籍文書。
裡正那一家子聽說已經在城裡落了戶,不會再回來了,現在這些登記造冊的活兒全都落在了陳軍頭身上。
羅軍爺特意提醒,陳軍頭可不耐煩等人,讓她們得早點去。
這個事兒他們倒是也能理解,讓一個行伍出身的漢子,去做細緻的文書工作,而且還要在外邊吹大半天的冷風,心情煩躁也是正常。
所以那天天還沒亮,李老頭就把他們叫了起來,一群人摸黑打著火把下的山。
趙氏和劉氏在家裡帶著幾個孩子,而何春花估摸著是過年期間冷酒喝多了,昨天來月事身體不舒服的緊,所以也沒下山。
不過觀他們回來個個喜氣洋洋的樣子,就知道這事兒是辦妥了。
李滿倉原先在村裡的房子雖然已經塌了,但是宅基地還在,離大牛他們的房子沒多遠。
再加上緊挨著補的一小塊宅基地,兩家挨的就更近了。
因著李滿倉提前跟陳軍頭通了氣,所以戴秀才和霍知雨分得的宅基地也就在大牛房子旁邊。
至於田地,霍知雨和戴秀才並沒有佃,現在地便宜,還不如直接買下,畢竟這三年多交一成的糧稅也不是個小數,而且以後總是要買的。
一起買了20畝地,共花了16兩銀子。
五戶人家,每戶四畝,都是李老頭親自挑選的,說都是上好的水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