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都市言情 穿到古代深山我靠挖野菜發家緻富

第270章 何春花辭官(大結局)

  翟繼明家的兩個兒子兒媳在官道支了個攤子,賣煮好的蕨根粉,配上下飯的菌菇醬,操作簡單,而且廣受好評。

  官道上現在來往的商隊多了起來,蕨根粉和菌菇醬都方便攜帶,所以很多商隊一買就是許多。

  除去成本後,所賺得的錢五五分賬,光這半年,翟繼明一家子就靠賣蕨根粉蓋起了青磚瓦房。

  而何春花也用所賺來的錢給柳大夫建了醫館。

  二娘和夢茹一起跟著柳大夫去鎮上擺攤做了幾回義診,一下子就將名聲打了出去。

  又加上好些鄰村的成天來送草藥、蕨根、菌子,也是第一時間知道了李家村開了個醫館。

  所以鎮上那家黑心藥鋪的生意一下子一落千丈。

  很多人寧願多走些路到李家村來看病,畢竟這裡的老大夫醫術精湛不說,開的葯也不貴。

  黑心藥鋪的掌櫃還帶著人來鬧過一次,結果自然是被李滿倉打的皮青臉腫。

  而且,他們事後也打聽了,醫館開門時,鄭縣令還帶著人送來了牌匾,人家這是有後台,他們哪裡惹的起。

  鄭縣令來送牌匾時,還帶來了好幾個鎮的亭長,一群人吃了晌午飯就在村裡四處溜達,儼然把李家村當成了模範代表。

  霍知雨和戴秀才的房子也在下雪前完了工,她們的房子雖然不大,但是也鋪了地磚,十分精緻。

  第三年的時候,村裡一起湊錢蓋了個學堂,李家村的娃子不分男女可以免費上三年學。

  隨著別的村娃子也來求學,戴秀才明顯應付不過來了,何春花特意去縣城裡找來兩個教書先生和他一起。

  這幾年在李家村的帶動下,不少村的日子也跟著好過了起來,所以也樂意交二兩銀子讓自家孩子跟著認幾個字。

  大貴在大年初八這一天終於抱得美人歸,何春花那天早上送霍知雨出嫁,姐妹倆拉著手哭了好半晌,直把霍知雨哭成了個大花貓,惹得村裡人笑了好久,說大貴成了拆散她們的惡人。

  霍知雨蓋房子所花的錢完全是她自己掙來的。

  打從盛夏開始,何春花就讓村裡人上山挖葯時順便捉兔子回來養著。

  等秋收過了,她就開始收兔子制皮子做衣裳。

  霍知雨的手藝加上何春花的創意,做出的兔皮衣裳非常受歡迎。

  又加上有方公子助力,直接讓自己娘組織了一場《貴婦茶話會》,他娘把新得的衣裳一穿出來,就有不少人問,每個人都是幾套幾套的下訂單,就連州府大人也穿上了何春花的兔皮鬥篷。

  那些兔肉都被何春花做成了肉乾,然後由李滿倉送去了西山大營,走了他哥沈長雲的門路,換了好幾箱制兔皮要用到的硝石。

  這一年春天,大家都在地裡忙活,準備起壟種苞米。

  鄭縣令又帶著人來學習了,何春花瞅著空子將鄭縣令叫到了僻靜處,拿出她糾結了好久的辭呈。

  鄭縣令看清楚信封上的字之後,便哼了一聲,「怎麼著?忙著數錢所以沒空管村裡的事兒了?」

  他可是清楚的很,去年秋天何春花就和知州大人的外甥還有百草堂的謝老的外孫女一起在李家村開了個廠。

  現在整個渝州府誰不知道益母草顆粒和闆藍根顆粒?

  特別是闆藍根顆粒,已經是許多人家中的常備葯。

  聽說他們今年還把這種葯賣去了京城,三個人賺得是盆滿缽滿。

  不說別的,就說這婦人身上穿的緞面的繡花襖和頭上戴的金簪,可是比許多富貴人家都要看著華貴。

  何春花覺得十分委屈,廠裡有大貴兩口子幫著她打理,還有村委會成員帶頭,壓根就不需要她操心太多,隻每天去晃悠一陣就行了。

  「大人,我們村如今算是順淌了,我也就功成身退了。其實,咱們村的姜德發也能做裡正的,他做事認真又不偏不倚,在村裡也是極有威望的……」

  鄭縣令皺著眉頭擺擺手,「你別整這些理由,說個我能點頭的……」

  何春花有些臉紅,摸摸被寬大的棉襖蓋著的肚子,硬著頭皮道:「民婦已有兩個月的身孕,近日嗜睡的很,實在有些力不從心啊……」

  鄭縣令明顯一愣,「此話當真?」

  「這種事我怎敢欺瞞於您,您要是不信,八個月後我肚子裡要是沒蹦出個娃,直管把我抓進府衙吃牢飯!」

  鄭縣令看她說的言之鑿鑿十分認真,但是有些忍不住失笑,隨後擺擺手,說道:「那這辭呈我就接了,等你把孩子生了,再來找我……」

  「找您做什麼?」何春花有些發慌,不會是秋後算賬吧?

  「你難道不知?這清豐鎮的亭長一職我可是特意給你留著的。」

  何春花有些發懵,難怪這次譚亭長沒有跟著一起來。

  「那譚亭長……」

  「他年紀大了,腦袋不清楚還眼瞎耳聾,我讓他回去養老去了。」鄭縣令擺擺手,又接著道:「怎麼著,考慮考慮?你們李家村如今是過上好日子了,可是清豐鎮還有許多人連飯都吃不飽,我來的路上還見著有娃娃餓的哭呢。難道你忍心?」

  這不就是道德綁架?何春花心裡清楚鄭縣令使的什麼招數,卻是沒辦法開口拒絕。

  「那……那我就做三年成嗎?」

  「放心,我知道的,三年後你家大郎要進京趕考,你肯定是要陪著的,我不會影響你們奔大好前程的……」

  大郎如今正在州府的鹿同書院讀書,教書先生說他極有天賦,怕是文曲星下凡。

  當時何春花聽了這話,和李滿倉高興的連吃兩大碗飯……

  然而那位教書先生說的也沒錯,10年後大郎成了最年輕的宰輔大相公,一時風頭無兩。

  他的故事也為後人津津樂道,不僅是說他天縱奇才,而且還十分長情,在考中狀元郎之前就與自己同村的青梅竹馬戴夢茹定了親,20歲那年便人娶回了家,一生未納妾。

  何春花雖說不想涉入朝堂,終究到了中年確是母憑子貴到京城安了家,成了宰相府裡的主母。

  不過她這主母沒當幾年,等夢茹進了門就做起了甩手掌櫃,和李滿倉成日裡遊山玩水。

  伏在案頭忙公務的大郎有時會收到何春花差人送回來的蜀錦繡,有時候是從南邊送來的紅茶,有時候是一袋色彩斑斕的貝殼……

  當一個人瀟灑暢快,必然是背後有人替她負重前行。

  那人就是二娘。

  她如今成了德華一般的存在,何春花生的老四也是個小丫頭,當初生下來李滿倉就說,

  「娘子,這孩子是我倆心有靈犀的見證,不如就叫她靈通吧?」

  何春花要不是剛生完孩子沒力氣,高低要跳起來打她。

  最後,孩子取名叫李嫻月,生她的那天月亮高掛十分皎潔,故而有此名。

  此時的小嫻月六七歲,正是話癆的年紀,成日裡十萬個為什麼又喜歡粘著二娘這個大姐姐,把她纏的苦不堪言。

  不過,太子時常借著與首輔大人討論學問的名號過來,帶著嫻月騎馬撈魚,倒是給二娘減輕了不少負擔。

  此時的何春花正在塞北看雪,她可不知道太子已經在偷家了,而她過不了多久就成了太子嶽母,是朝廷許多貴婦巴結的對象……

  《全文完》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