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萬物有靈
何春花又繞著牛看了一圈,滿意的點頭。
不過她並沒有立刻付錢,而是和老翁攀談起來:
「老伯您也是從外地來的?」
賣牛老翁知道何春花的言下之意,無非就是擔心他手上的牛來路不正。
不過他並沒有生氣,眼下宜安縣的牛可不多見,而他手上卻正好有一頭,讓人生疑也正常。
所以便耐心跟何春花解釋,「我是宜安縣梨花鎮彭家村人,這牛是我三年前買的。」
聽了這話,何春花卻更疑惑了,不過她並沒有直接問,而是試探著說道:「這是因為兵亂起了,你家牛跟著逃難,所以路上餓瘦了?」
何春花雖是這樣說,可是卻一點都不信。
雖說在古代,普通百姓不允許私自殺牛。
可是在極度飢餓的情況下,誰還管的了禮法,大家都隻想竭盡一切辦法活下去。
所以在春秋時期,宋國被楚國圍困時,城裡百姓為了活下去,連易子而食都成了常態,更何況是殺一頭牛了。
要是他們真帶著這麼一頭牛去逃難,估計早就被搶來殺著吃了。
雖然何春花沒問前邊那個賣小雞仔的大娘,現在怎會有小雞仔賣。
但是牛畢竟是貴重物品,它的來源還是得問清楚了才安心。
說到這裡,老漢臉上露出幾分得意之色,
「誰說就非得逃難了,我們家就沒逃,而是躲進了大山裡。
雖說日子過得緊吧點,倒是沒有顛沛流離。
而且我兒子常年往返縣裡,做些拉人拖貨的營生,
他發覺不對勁就在儘可能多的囤糧食和鹽,
再加上我們那山裡野果子多,隻要勤快點,多開荒種地,餓不死人!」
何春花瞭然的點點頭,「那這山上漫山遍野都是青草,你這牛怎麼……」
這個問題倒是提起了老翁的傷心事,他揩了揩眼角又繼續說道:
「原本我這牛也是膘肥體壯的,可是去年村裡回來了人,那些壞心思的狗東西衝上了山,搶我們家的糧食。
我那小兒子也被人打傷了,從此一病不起,沒熬到過年就去了。
這頭牛一直是我那可憐的小兒子照看的,也有了感情,小兒子走後這牛硬是不吃不喝好一陣子,所以就餓瘦了……」
老翁寥寥幾句,卻是說不盡的心酸。
何春花雖說不欲探聽別人的傷心事,但是依然覺得感同身受。
要不是她們那兩年時時布置陷阱,她也常備著毒藥,李滿倉又有一身功夫。
不然她們估計也會跟老漢一家子一樣,落個天人永隔的下場。
何春花聲線有些顫抖,「那,你們村沒有官兵駐守,他們不管嗎?」
「怎麼沒管……要不是有那些軍爺,我們一家老小早就被人打死了……」
老翁一臉慘然的搖搖頭,
「可是那些人都餓瘋了,知道我們家有糧食就一窩蜂往山裡闖,官兵也攔不住啊!」
何春花重重吐出一口氣,隨後笑著安慰他,「老伯,這日子啊咱們得往前看,馬上就要好起來了。」
說完又側過身,從腰帶上解下錢袋子,數出二十五兩銀子遞給他,
「這牛我買了,老伯快些收了銀子去給你孫子瞧病吧。」
賣牛老翁愣了一下,並不接何春花手上那白花花的銀子,有些不敢相信的看著她問道,
「你真的買?」
何春花點頭,「我真買。」
就在這時,一旁的孫捕快咳嗽了一聲。
何春花狐疑的回過頭,就見他沖自己飛快的眨了下眼睛。
於是趕緊轉身,朝孫捕快走近幾步,問他怎麼了。
孫捕快有些不好意思的撓撓頭,
「沒什麼,我隻是覺得你這錢付的太快了些,你可別因為心疼這老人家的遭遇,就買頭不咋成的牛回去,免得日後後悔。」
何春花以為他是要說什麼大事,聽到是這個原因,也是心下一松。
對於他的好意提醒,何春花也十分感激,所以這聲音也沒有壓著,
「孫大哥放心,《相牛經》上曾說,相牛有如下要領:眼圓且大,眼白與瞳仁相通,脖長腳大股闊毛短者為佳,所以這牛是真不錯。」
聽了這話,孫捕快更不好意思了,「我這也不懂,隻是勸你小心些罷了,既然你懂相牛,那便買吧。」
見著何春花又轉身回來,老翁臉上露出笑容,
「姑娘,還買嗎?」
「當然要買!」何春花笑著答,隨後利利索索將銀子遞給老翁。
待老翁將銀子細細收好,這才解開栓在木樁上的繩子將牛牽出來。
那牛大概是知道自己要被賣了,哀鳴一聲,梗著脖子寸步不挪。
老翁無法,加大了力氣往外扯,卻依然紋絲不動。
「姑娘,你等等,這小傢夥又犯倔了,等我勸勸它……」老翁回過頭,局促的沖何春花笑笑。
「無妨,我不急。」何春花笑著安慰他。
老翁將角落裡的竹籃拎起來,把裡頭為數不多的乾草遞到它嘴邊。
隨後拿粗糙的大手溫柔的撫摸它的頭,
「這些年你跟著我們吃了不少苦,你有啥捨不得的?
你的新主人看著就是個心善的,以後她肯定會好好待你,你是跟著她去享福過好日子哩!
可別犯倔了,吃了這把草就趕緊跟著別人走……去了新家要好好乾活兒,別讓人說我賣給她的是個懶東西,那不是給我這老頭子丟人嗎?」
老翁擦了把眼角的淚水,又試著將牛往外拉,那牛卻依然不動,甚至嘴裡沒吃完的草都不嚼了。
萬物有靈。
何春花看著那頭牛眼中清亮的淚水,也差點跟著落下淚來。
「老伯,我叫何春花,家住宜安縣清豐鎮李家村,等你有空了去我家做客,時常去看看牛,讓它放心。」
「噯,噯」老翁紅著眼眶,急忙點頭應下。
隨後又拍了把牛背,「還不走,再不走別人就不買了,不賣了你我哪兒來的錢給桂寶看病?
我不是答應你了嗎,以後一定時常去看你,桂寶也去……」
老翁絮絮叨叨說了一會兒子話,那牛邊聽邊將嘴裡的乾草嚼完,隨後自己出了牛棚。
老翁臉上露出笑容,將牛繩交到何春花手上,又說道:
「姑娘,我看我倆有緣,正好還有一副牛車架子,你要是不嫌棄,我就送給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