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等著看笑話
地幹了,林曉晴拿著鋤頭和糞筐去開荒。
自留地離家屬區不太遠,這裡的土地貧瘠,軍營開荒也輪不上這裡,便讓家屬隨便種菜。
開完荒,將自家的自留地位置跟後勤部說一聲,登記一下就行了。
流程很簡單。
離家屬區最近的都被佔了,林曉晴挑了個遠些的,雖然遠但地方大。
荒地裡的大小石頭,林曉晴沒亂扔,個頭大些的,留著圈自留地,小的,都扔到糞筐裡,背回家墊院子。
院子不墊,一下雨非常泥濘,沒法走路,林曉晴打算簡單墊兩條小路出來,最起碼能走人。
花了好幾天時間,林曉晴才把地上的亂石和枯草清理完。
她一口氣開墾了五分地。
劉小蘭說她瘋了,這些地需要澆水的時候,能累死個人。
而且,她家就兩個人根本不需要種那麼多菜。
要是遇上不好的天氣,連種子都收不回來,功夫全白費。
「人勤地不懶,反正這地荒著也是荒著,我又閑著沒事,不如多種點。」
「行吧,我看你是不撞南牆不回頭,等你吃了虧就知道了。」
家屬區不是沒人幹過,大部分家屬都是鄉下來的,見了土地,天然的親切,更何況隨便他們種,隻是最後都碰了釘子,老老實實的隻種了一兩分自留地。
劉小蘭覺得林曉晴看著秀麗柔弱,其實固執又有主意。
別人的意見,她即使不同意,也不會跟你爭執,隻會自己默默的做。
八月的白天仍舊炎熱,林曉晴便早晚涼快些的時候去翻地,澆水。
澆水的時候,她加了靈泉水,然後才把自己拿來的蔬菜種子種下。
黃瓜西紅柿這種對水分需求大的不能種,林曉晴種了耐熱耐旱的豆角、白菜、小蒜和蘿蔔,還切了發芽的土豆、紅薯,種了一小片秋土豆和紅薯。
南瓜的根系發達,對土壤的要求不高,林曉晴也種了一些。
蠶豆、胡蘿蔔、芥菜,林曉晴也種了一些。
她種了許多種類的蔬菜,主要是為了測試,這裡的土壤更適合種哪種蔬菜。
所以,數量並不算很多。
體會過上一世生病無力的狀態,林曉晴很珍惜現在精力充沛的時間。
她喜歡種地,喜歡看著種子發芽、抽條、生長,喜歡它們結果成熟的時候。
她骨子裡是一個農民,對土地有天然的喜愛,上一世跟周凱進了城後,別人家的院子裡種的都是花草,她卻種滿了蔬菜。
為此,周凱常常責備她,說她進了城也改變不了一身土氣,給他丟人,掉面子,讓她種花。
可其他地方林曉晴都願意妥協,就這點不願意,蔬菜一次次被拔掉,就連兒女也覺得她沒有官太太的修養,太寒酸。
蔬菜被拔掉,她就重新種,周家人拗不過她,給她留了一小塊偏僻的地方,讓她種菜。
在不被看見和理解的時光裡,隻有那片不起眼的小菜地,是她心靈放鬆的休息地。
所以,這一世,她要使勁的種地,想怎麼種怎麼種,想種什麼種什麼。
林曉晴長得好看又能幹,來了家屬院一段時間,就算沒見過,也都聽說了她。
再加上她是秦謹行的媳婦,更加引人注目。
秦謹行長得好又有前途,拒絕了首長的侄女,漂亮的文藝兵,娶了個鄉下媳婦,許多人都替他惋惜,認為林曉晴配不上他。
知道林曉晴哼哧哼哧開了半畝的荒地後,更是等著看笑話。
她們隻能開個一分兩分,偏她開了五分,倒顯得她們多懶惰多沒用似的。
這段時間,大家都觀望著,沒來找林曉晴走動。
林曉晴專心侍弄自己的菜地,隔三差五的澆點水,也不怕辛苦。
她沒有漫天灑水,而是細緻的往菜根邊少量多次的澆水。
在周家寂寞的日子裡,看電視中的農業頻道是她的一個樂趣。
在電視裡,學到了許多農業的知識。
隔壁菜地的人見了,笑話她種個菜,跟伺候兒子一樣細緻。
林曉晴笑笑沒有說話,那人覺得沒趣就不說了,但是隔天卻傳得整個家屬院的人都知道了。
等地裡的菜苗出來,看熱鬧的人沒之前叫囂的聲音大了,不過她們換了一種說辭,長出來苗苗而已,不代表能長大。
林曉晴知道家屬們對她的議論,大部分都是從劉小蘭那裡聽到的,每次劉小蘭聽到那些話,總是氣沖沖的告訴她,為她鳴不平。
不過她並不在意。
上一世一直活在別人的眼光中。
周凱說這樣不好,別人會說,那樣不行,別人會看不起,這不體面,不合你的身份,那太寒磣,丟他的面子。
於是,她就不說,不做,端著,裝著,家人和身邊的人都滿意了,開心了,隻有她自己不快樂,最後變得越來越不像自己,活的越來越壓抑。
現在想來,她得癌症除了勞累的原因外,還因為活的太壓抑,太不開心。
這一世,她再也不要那樣過,她要說自己想說的話,幹自己想乾的事,走自己想走的路。
不過,她們有句話沒錯,她伺候菜地,像伺候孩子一樣。
林曉晴又去了兩趟集市,她買了些馬糞,認識了一個草原放牧的老漢老馬。
老馬是漢族人,逃荒到草原,從此在草原安了家。
他有著草原人的曠達,也有著內地人的細膩。
他說自己姓馬,註定跟草原有緣分,因為馬是屬於草原的。
牧場的一切都是集體的,老馬因為搶救集體財產時,傷了腿,沒法再上工,就被特殊照顧,不用上工,隻幹一些簡單的活。
閑暇時,他會去草原撿些馬糞,曬乾拿來集市賣。
他去的地方都是大隊篩過一遍的,一天撿不了幾個,生產隊的人也睜一隻眼閉一隻。
靠著撿馬糞和乾柴,老馬賺一點微薄的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