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都市言情 子女不孝,重生後她嫁絕育軍官

第233章 不能壓抑他的天賦

  她喜歡臨時抱佛腳,想著等三姐、五弟的寫完了,隨便抄抄就行。

  林曉嶺的作業也寫完了,隻是本子上特別乾淨,連點計算過程都沒有。

  「你怎麼不寫解題過程?」

  「浪費稿紙,這些題都很簡單,掃一眼就能看出來答案。」

  額,林曉雨和林曉雪好想打爆他的頭。

  「大姐,我想再跳一級,但是爸媽不讓,你能不能跟他們說說。」

  現在的課程太簡單,他覺得很浪費時間。

  但是爸媽覺得他年齡小,跟同學年齡差多了,會受欺負。

  「你有問過老師的意見嗎?你能跟上進度嗎?」

  「老師說我可以先上半年初一試試看。」

  按照正常進度,他們暑假才升初一。

  五弟聰明,林曉晴覺得不能壓抑他的天賦,「我去跟爸媽說,不過,要是有人欺負你,記得跟老師和爸媽說。」

  林曉嶺點了點頭。

  他知道學校的生存法則,隻要學習夠好,自然有老師護著,沒人敢欺負他。

  所以,他並不擔心同學的欺負。

  他們最多不跟他一塊玩。

  況且,他本來也不喜歡跟他們玩那些幼稚的遊戲。

  還不如做題、看書好玩。

  聽到弟弟又要跳級,林曉雨有些沮喪。

  她是姐弟三個中最努力的,可成績還比不上五弟。

  而四妹,平時很懶散,做作業也不積極,考試卻和她不相上下。

  有時候她也覺得累,想過乾脆不那麼努力了。

  可要是不努力,她很快就會落在他們身後。

  她不想認輸。

  林曉雪心很大,覺得五弟跳級有好處,以後她和三姐就有了現成的老師。

  秦謹行聽到林曉晴把爺爺的寶貝藏在了鄉下,十分佩服。

  她能把東西運到鄉下,還不被人發現,關鍵連爺爺奶奶都不知道,真的很厲害。

  除了一箱子東西,還有幾包王鳳英準備的木耳、蘑菇、栗子、野兔、臘肉等乾貨。

  林建民雇了一輛牛車送兩人。

  秦老爺子一聽說自己的寶貝還在,整個人都精神了。

  讓秦謹行把東西給他擡屋裡,一件件的把玩著,笑的合不攏嘴。

  就連晚飯都多吃了半碗。

  一個勁的誇林曉晴聰明有腦子,還說等以後他走了,這些全留給她。

  寶貝失而復得的事,秦老爺子沒往外透露。

  隔天搬去幹休所的時候,秦老爺子把自己的寶貝全都帶上了。

  至少是團長以上的退休幹部,才有資格入住幹休所,所裡配有警衛員,比家裡還安全。

  還有食堂,吃飯也方便。

  秦老爺子在裡面碰到了曾經的戰友,有人聊天、下棋、侃大山,人看著比在家裡開心許多。

  秦奶奶也找到了組織,跟人一起侍弄花草,做做手工。

  秦謹行見他們很喜歡這種集體生活,也放下了心。

  爹娘都搬出去了,秦家良不想被兒子誤會賴著不走,也準備收拾收拾,搬去單位分的房子。

  好在他們回城後新添置的傢具不多,一天就搬完了。

  秦雅嵐雖然不情不願,但拗不過父母,隻能跟著一起搬了。

  秦家的小洋樓,一下子空了。

  秦謹行買了初六的火車票,初五兩人去幹休所看了秦爺爺和秦奶奶,一起吃了個飯。

  第二天一早便拿著行李去了火車站。

  走前,秦謹行買了幾把大鎖,將房門、院門鎖了起來。

  回來的時候大包小包,走的時候也是。

  除了兩人的一些換洗衣物,全是王鳳英給她拿的乾貨。

  幹木耳、幹蘑菇,幹筍,是從春夏天就開始攢的,野生栗子,還有幹柿子,是秋天曬的。

  臘肉、野味和鹹魚,也不知道留了多久,硬的都能當武器了。

  臨走的時候,秦奶奶還給了她一沓全國通用的糧票和肉票。

  說自己用不完,讓兩人在西北吃好點。

  初六年味還沒散,火車上人並不多,比來的時候舒適不少。

  就在兩人離開的兩天後,周凱一家,帶著趙春杏也坐上了開往西北的火車。

  周凱覺得火車票太貴,不想讓小姨子去,還是趙春杏說她自己掏錢買票,才得以同行。

  趙春桃可不相信家裡能掏幾十塊錢給她,問了才知道錢竟然是她冒充林家人問秦家人要的。

  「你膽子真大。」趙春桃讓她別再幹這事了,要是被林曉晴兩口子發現,沒有好果子吃。

  趙春杏表面應了,心中卻覺得趙春桃膽小。

  以前林曉晴被趙春桃騙的又是幫忙幹活,又是分吃的,現在竟然這麼怕林曉晴。

  她才不怕。

  等她嫁給了方政委,就連林曉晴見了她也要客氣三分。

  從老家到西北,一路上添加衣物,等下了火車,秦謹行穿著軍大衣,林曉晴則穿著棉襖皮馬甲毛衣,裹得像一隻圓滾滾的熊。

  裹著圍巾,戴著帽子,隻露出一雙眼睛。

  等從縣城到駐地,睫毛上都結了一層白霜。

  開了門,把行李放堂屋,秦謹行立刻去竈房燒火炕。

  等房間裡暖和一些,林曉晴才覺得凍僵的身體又活了過來。

  西北灰塵大,不到半個月,家裡就落了一層灰,兩人又把家裡給打掃一遍。

  家裡的雞是拜託劉小蘭喂的,林曉晴收拾了些家裡帶來的乾貨,去給她家送去。

  營地已經正常開始訓練,胡大虎沒在家。

  劉小蘭帶著幾個孩子在搞麥稭網。

  就連小真也學著幹了起來。

  聊著天才知道,胡大虎的爹摔跤骨折,他們沒辦法回家照顧,給了一筆錢。

  劉小蘭抱怨起來,「鄉下花不了多少,大虎每個月都給他們寄錢,這麼多年肯定攢了不少,就這還動不動就問我們要。我們的錢難道是大風刮來的,一點也不心疼自己的兒子。」

  又是醫藥費、營養費的,胡大虎大半個月的工資直接沒了。

  而且,要去的錢根本花不到老人身上,全都給胡大虎的兄弟了。

  胡大虎孝順,覺得自己不在父母跟前,多給點錢是應該的。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